8《时间的脚印》同步经典练
第一部分:基础经典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犹豫(yù)
砂砾(lè)
掀起(xiān)
B.崩落(bēng)
腐蚀(shí)
犀牛(xī)
C.吹拂(fú)
宝藏(cáng)
滴漏(lóu)
D.沉淀(dìng)
粗糙(cāo)
帷幕(wéi)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腐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龟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
: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5)________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
(2)根据计算,大约3
000至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第二部分:能力经典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B.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说得有声有色。
C.本文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
D.课文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巧妙。
6.
精美文段赏析。
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⑶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开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⑷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⑸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起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包括哪些?
(3)“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的特点。
(5)如果化石上有裂开的缝隙,可以推断那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部分:提高经典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生态脚印
①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口将会多至90亿到100亿。目前,世界人口有60多亿,至今世界人口每年增加7800万,估计到2012年世界人口就会达到70亿。于是不断有人问:“人口如此增长下去,地球承受得了吗?”答案要从两个方面来谈,如果光从地球面积来看,地球是承受得了的,仅仅一个欧洲就可以再接受和安置67.5亿人。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要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工作、消费、耗能、排污和释放二氧化碳……光用地球面积来分配是不科学的,必须用“生态脚印”的概念来评估。
②生态脚印是指按今天的生产条件,一个人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要求、标准和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算出一个平均的生态脚印。生态脚印越大,表示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根据全球脚印网和欧洲环境局所提供的数据,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每人1.8公顷,但按目前人类的消耗,每人的生态脚印是2.2公顷,显然,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而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也不一样,如美国公民的平均生态脚印是9.7公顷、英国5.6公顷、欧盟成员国平均4.7公顷、巴西2.1公顷、中国1.6公顷、印度0.7公顷……如果全世界都像印度人民那样节约能源,地球让100亿人吃饱饭是没问题的;倘若世人的生态脚印都和美国人的一样大,那我们今天就需要3个地球了。
③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发表的《生命地球报告》显示,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大自然再造资源的速度。报告警告说,如果这种状态不发生改变,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就面临着在本世纪中叶发生大规模崩溃的危险。
④扩张生态脚印的后果不止如此,它还会导致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速度最快的是草地、河流冲击形成的草场、大草原和赤道干旱森林。这些地方多数被人类开垦成了农田或养殖牲畜的草场。
⑤生态脚印的概念首先由马克西斯·瓦克纳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随之得到世界公认。2003年,瓦克纳格尔创建全球脚印网,从事拯救地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工作。
⑥人类正在辛苦地寻找第二个地球,梦想能否成为现实,什么时候成为现实,不知道。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地球,地球人共同行动起来控制人口快速增长,尽量调整生活习惯,节约使用地球资源——保护人类自己。
(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估计”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阅读全文,说说一味地扩张生态脚印的危害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读完文章,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保护现有的地球和人类自己?(请写出两个具体的做法)
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砾”应读lì。C项“藏”应读zàng。D项“淀”应读
diàn。
2.D【解析】D项错误,“丙”应当是“柄”。
3.(1)指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失去它原有的性质的变化。
(2)裂开许多缝子。
(3)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4)帷幕
(5)海枯石烂
4.
(1)举例子
(2)列数字
(3)打比方
5.A【解析】本文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6.(1)总领全段
(2)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的动物遗体、北极冻土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3)过渡段
(4)寒武纪:地球上海洋宽广;石炭纪:地球上温暖而潮湿;第四纪:天气寒冷,冰期来临
(5)天气干旱
7.B【解析】排列组合先看选项确定首句范围。本句首句为②或③其中一个。按照总括性句子放在前面的原则,可判断③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当中的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即窗子很重要。那么,窗子为什么重要以及哪里重要呢?按照逻辑选项可知,原来窗子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所以③之后应是②句。接下来再具体围绕有了窗子之后的内外交流的具体例子来阐述,这就是行文逻辑。故选B。
8.(1)不能,“估计”是指“大概的预计”,表示句中的的数字是推测而来,并不是确切的,去掉语言就不准确了。
(2)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就面临着在本世纪中叶发生大规模崩溃的危险还会导致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
(3)列数字,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人类消耗的资源多,一个地球已经不够用了。
(4)做法要具体,不能用文中原句回答。①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浪费;②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不能随便乱扔垃圾,不能随便乱排污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