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 3 比的应用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 3 比的应用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09: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六年级上册P55—P56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方法。
能力目标: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难点 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课前折纸游戏 折纸游戏:把一张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快速地给1份涂上颜色,让学生从这张纸上找出比和分数。使学生对比和分数有了生动的形象认识。
一、上课热身,复习相关内容
1、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如果告诉你“ 我校五(1)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联想到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如下:
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是5份,女生是4份。
男生是全班的 ,女生是全班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看来大家对比的认识还是有些清楚的。南水社区幼儿园的园长叫老师给大班和小班分一下卡片,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老师把这些卡片分一半给大班一半给大班好不好?你们来说说怎么分合理些?生边说师边在课件打入数据。
看课件中的表,说规律 表中左边的数与右边的数有什么特点?最简比都是3:2
现在我们就按一定的比来分。 揭示课题 比的应用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现在老师告诉你这袋卡片有250张,按3:2分给大班、小班,大班小班各能分多少张?
从这个3:2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信息?
老师给你们一个温馨提示:1、知道做的,可以直接做;
2、不知道做的可以借助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
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妙,而且能画出线段来说清道理。再问他每一步为什么那做?为什么?
如:250÷(3+2)=50张 50×3=150张 50×2=100张
引导学生验算。 150:100=3:2 150+100=250张
展示老师的做法 ,介绍这两种方法的依据。

四、实践应用
1、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解决了这样一道“按比分”的问题,觉得有困难吗?有信心独自完成一道这样的题目吗?好,请大家自己读题分析完成,有几种方法都可以把它写下来。课件出示题目——
“幼儿园阿姨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说明书上介绍了其中巧克力和奶的比是2:9,你能帮阿姨算算调制这些巧克力奶需要用多少克奶和多少克巧克力吗?”
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好,已经完成的举个手?谁愿意带着你的本子到台前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1上台展示汇报:2200÷(2+9)=200(克)
200×2=400(克)
200×9=1800(克)

师:他做得对吗?还有其他做法吗?你也来介绍一下。
生2上台展示汇报:2+9=11
2200× =400(克)
2200× =1800(克)
答:需要1800克奶和400克巧克力。
2、师:非常棒,但一直做同类型的题目没意思。现在我把题型改一改,看看有谁大家被考倒。请看题,课件出示题目,师读题:“幼儿园图书室有图书若干本,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后,大班小朋友分到了60本,你能帮小班小朋友算算他们能分到多少本吗?”怎么样,谁发现了它和前面题目不一样的地方?能解决吗?好,你能想到几种解题方法,都请你写出来。
师巡视辅导:有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已经写好的同学不妨把你的做法在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通过思维碰撞,说不定你能得到更多灵感哦。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解法写出来。学生展现出的方法及思路如下:
(1)60÷3×2=40(本)
说明:把大班人数看作3份,看看一份是多少,然后小班是这样的2份,再乘2。
(2)60÷ × =40(本)
说明:把两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大班是单位“1”的 ,先对应除求出单位“1”,然后小班是单位“1”的 ,再把单位“1”乘 求出小班。
(3)60× =40(本)
说明:把大班人数看作单位“1”,小班人数是它的 ,就把单位“1”乘 就可以了。
(4)60÷ =40(本)
说明:把小班人数看作单位“1”,小班人数是它的 ,就把单位“1”除以 就可以了。
(5)利用方程解
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只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就可以找出多种解题方法。看,我们集体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一人只要说一种,就凑成了这么多种解题方法。其实,就算是“嫦娥奔月”那么伟大的事,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说,只要继续发扬这种“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六年5班也一定会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个情境中,容易将前后的知识衔接起来。以上两个练习的设计将新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层层深入,学生学习兴致更浓。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身边,关于团结互助的例子处处可见。比如(出示课件卡通造型的“献血屋” 、播放“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献血屋”,是提供给大家无偿献血用的。我国延续几千年的民族精神中,一直都倡导“兴仁义之师,行仁义之事”。而无偿献血,救助生命就是“行仁义之事”,它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团结互助、人道友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因为个人体质的不同,有的人血液浓度过高,她就需要在献血前可以喝一些盐水来稀释血液。一般情况下,1克的盐要搭配20克的水。问题是,“如果我现在要配制一杯210克的盐水,你能告诉我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克吗?”好,请你用心帮我搭配。
独立完成,请学生口头说,教师板演,并说清“比”是怎么得来的。
生:“1克盐要搭配20克的水”就隐藏了盐和水的比是“1:2” 。
小结:很多时候,题目里并不会明明白白告诉你“比是多少”,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判断分析,找出它们是按什么比来分,再找出它们之间的比来进行计算。非常感谢大家的精心搭配,不过对于你们而言,无偿献血还为时过早,但你们可以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为希望工程做些什么呢?
生纷纷发言,一致赞成给希望工程捐款。
师:我们国家虽大,但向来都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以我们只要尽己所能,积少成多,也可以为希望工程作一份贡献。
(课件出示图表,持续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背景音乐)
2、如果现在有零花钱45元,具体用途如下表,将这45元按一定的比来分配,你会怎样安排这45元零花钱呢?先请你们在小组里制定出它们之间的比,然后计算。
学习用品 爱心储蓄 其他用途
( ) : ( ) : ( )
( )元 ( )元 ( )元
请个别小组上台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练习的设计进行民族精神的德育渗透,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与生活实际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六、评价总结,促进发展
师:这节课我们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的应用”——揭示课题。请大家翻开书本第55页,再好好看看,书本上有哪些方法我们刚才没介绍过吗?
生:书本上还有画图、列表法。
师:是的,这些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可以了解。但是跟我们刚才探讨的方法比较,哪种更方便啊?
生齐答:刚才我们的方法比较方便;
师:所以,解决问题关键是讲究实效,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方法。那么学习了“比的应用”,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觉得要好好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到数学知识。
生2:感觉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用到比的知识。
师: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建筑业、农业、医药等方面都需要非常精确应用比的知识,所以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让我的课堂更有实效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