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谁先看到日出》课件+教案(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谁先看到日出》课件+教案(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15:01:24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2021年春人教鄂教版科学精品课件
五年级下册
2
谁先看到日出
北京
乌鲁木齐
为什么乌鲁木齐和北京的日出时间不一样?
学生想法一
学生想法二
在地球仪上找出乌鲁木齐和北京的位置
两个城市的相对位置是怎样的?
怎样探究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怎样探究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模拟实验
地球仪
手电筒
模拟实验
地球仪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北京
乌鲁木齐
交流讨论
学生想法一
学生想法二
地球仪上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观察点先从黑暗慢慢变亮,哪个观察点先亮起来,就说明它先迎来日出。
模拟实验
转动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上
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北京
乌鲁木齐
为什么乌鲁木齐和北京的日出时间不一样?
自西向东
地球围绕地轴
自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犬7世纪获盲
已7世纪就盲
wwu2icny.com
已7世纪盲
uuU.≥icny.com
p
sadc
tabia
m
d
e
我在北京!这里
已经出太阳了!
真的?乌鲁木齐天还
没亮呢!
交流讨论
2谁先看到出
北京与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不同,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
的?把我们的猜想和理由记录下来。
我们的猜想
我们的理由
我持相是团为大为转
生到了北京同时也会围者
那片,是鱼鲁木阳转
2谁先看到日出
1.北京与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不同,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
的?把我们的猜想和理由记录下来。
我们的猜想
我们的理由
北京和鲁水齐位置
地球是不侍自转的
不。球不转,
北京先到太用能熙
到的数方,就会先
至日出
到了!做个标记
伊库茨克亿吗关乌德
赛米色金斯克
第赫巴托尔
变升
布表
乌兰业参里
塔木察格布拉克



宁才米
脉哈密
连浩特
呼积
尔将克巧干沙满
包头
玉门

若羌




民"和

格尔木/西

丙安和”涂州
备吧
甘孜
昌都
成都
拉萨
依沙
校加僵满部
布江
韶山
高脉
萨地亚

昆明
5
德勒
2.为什么北京比乌鲁木齐日出时间早?怎样探究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我们可以用手电筒和
我们可以在上节课的发
地球仪上哪里先被照
地球仪做模拟实验。
现基础上进行研究。
亮,哪里就先迎来日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谁先看到日出
年级及学期
五年级下学期
相关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课件制作者
教学分析
《谁先见到日出》在《课标》中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课程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是: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亮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具体的学习内容为:13.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5~6年级的学习目标为: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中的第二课。首先引导学生对北京、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进行思考,在前一课《白天与黑夜》的基础上,根据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之间的关系,对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交流和了解资料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在探究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日出时间不同并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空间想象、模型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知识:1.通过模拟实验能说出地球围绕地轴西向向东转,能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日出时间早的原因。科学探究:1.能根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对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解释。2.能根据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的猜想设计模拟实验,通过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进行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发展模型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积极与同伴交流和合作,能尊重事实,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基于生活体验,了解人类通过认识地球运动规律来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教学重点:能够对北京比乌鲁木齐时间早的原因进行猜想,并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教学难点:能够对北京比乌鲁木齐时间早的原因进行猜想,并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课件。2.教师演示材料:地球仪、电灯(手电筒)。(二)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地球仪、电灯(手电筒)。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什么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不一样?
了解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关系
讨论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并提出探究方法开展模拟实验进行探究解释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提出并聚焦问题
出示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图像资料。问:你知道这样的现象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为什么两地的日出时间不一样?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谁先看到日出》。板书:谁先看到日出
学生观察现象,联系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说一说,并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联系已有经验和认识。引出本课研究主题。
科学实践
一、了解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一)在地球仪上找到两地的位置。1.提问:这两个城市在哪里呢?2.在地球仪上找到两地的位置并标记。(二)明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1.提问:北京和乌鲁木齐那个在东边?哪个在西边?2.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二、讨论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提出探究方法。(一)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与地球自转建立联系。1.提问:哪些现象能说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日出时间早?这个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有关么?
2.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就,全班汇报。
(二)设计模拟实验1.怎么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2.先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分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3.全班交流,适时引导提问:如:模拟实验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日出的先后?
要观察什么?
什么现象能说明与自己的猜想相符等等。(三)进行模拟实验(四)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解释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1.汇报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学生思考。在地球仪上找到两地的位置并标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则判断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学生根据现象联系已有认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分组交流讨论。预设:学生的观点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先被太阳照到,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北京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先转到了太阳能找到的地方所以就先看到日出。学生思考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畅所欲言,通过质疑和提醒的方式完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实验,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并及记录。如实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将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进行比较,并最终确定与事实相符的模型,只有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才能出现北京比乌鲁木齐先到太阳的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学生通过实验已经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此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不同。进而思考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将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猜想转换成地球自转方向可使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先请一两位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目的在于立足于学生思维,通过教师引导,为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搭建脚手架。学生基于经验做出各种猜想,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日地关系模型,并明确模拟实验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模型思维能学生以实验现象为基础,在分析、比较、推理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比较、排除的过程中筛选出符合实际的日地关系模型。
拓展与应用
阅读资料,对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课文和小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后与自己得出的结论相比较,再次解释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
学生阅读小资料,了解地球自转以及地轴的相关科学解释。通过完善对地抽的解释和地球自转方向的认识,进一步完事自己的解释。
将学生的发现与人类2000多年的研究相比较,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完善学生上节课得出的日地关系模型。
板书设计
1.谁先看到日出
为什么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不同?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
PAGE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