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中国丹霞”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避暑山庄 B.青城山—都江堰
C.武陵源 D.武夷山
2.下列旅游资源属于我国已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九寨沟 B.泰山
C.庐山 D.峨眉山—乐山大佛
3.下列项目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 )
A.黄山 B.黄龙
C.平遥古城 D.万里长城
解析:九寨沟、武陵源、黄山、三江并流等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庐山、避暑山庄、都江堰、万里长城、平遥古城等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黄山、武夷山等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答案:1.C 2.C 3.A
2010年的上海又新增了一处令游人瞩目的旅游景点——世博园,据此回答4~5题。
4.世博园这种旅游景点的出现,说明了旅游资源的何种特点( )
A.多样性 B.观赏性与吸引性
C.重复使用性 D.可创造性
5.2010年,上海成为旅游热点地区,按中国旅游资源分区,上海位于我国的( )
A.华北旅游资源区 B.华中旅游资源区
C.华南旅游资源区 D.西南旅游资源区
解析:上海世博园是为了开办上海世博会而兴建的世博会展馆园,它的出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上海地处华中旅游资源区中。
答案:4.D 5.B
6.以下景观图分别是:甲南京中山陵、乙布达拉宫、丙庐山三叠泉瀑布、丁广西漓江。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________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
(2)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 )
A.探险猎奇 B.游乐
C.疗养 D.教育性
(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只要正确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就会长久存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分类、意义及特点。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两点:
(1)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可创造性、重复使用性、不可移动性等特点。
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 丙丁
(2)D
(3)多样 地域 甲乙 观赏性和吸引 重复使用
一、选择题
我国文人骚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宣传。据此回答1~4题。
1.“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
②旅游最好游山
③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 )
A.不可移动性 B.可创造性
C.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 D.具有季节性
3.山东威海宣传其重要的旅游胜地刘公岛时,使用的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这句话暗含的该旅游资源的特性是( )
A.多样性 B.观赏性和吸引性
C.可创造性 D.重复使用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黄山,天下无山”说明黄山是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
B.“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泰山是纯粹的人文旅游资源
C.“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长城是寄托人们信仰的宗教性质的人文旅游资源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明旅游资源能反映一地的历史文化
解析:第1题,读懂诗句是解题关键,此诗意谓四季山景不同,山景随季节而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第2题,理解对联的意义是解答好该题的前提。对联主要描写的是山水组合及山水与天气组合所产生的不同的美,因此它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是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的。第3题,在历史上,刘公岛曾是北洋水师总部所在地,它与甲午战争那段屈辱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说它不仅仅是岛,就是暗含了它的历史文化意义。而旅游资源在内容上的多样性表现为: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已开发的,也可以是潜在的。第4题,黄山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景观,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同样泰山也是如此;而长城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址遗迹,不是宗教建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现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美学属性。
答案:1.C 2.C 3.A 4.A
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观察天津市旅游资源图片,回答5~6题。
5.以上天津市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的,也有当代的;既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呈现出旅游资源________的特点( )
A.多样性 B.季节的变化性
C.不可移动性 D.重复使用性
6.关于四幅图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津的旅游资源具有天津的地方特色
B.图中四种旅游资源都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C.杨柳青年画是天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D.图中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
解析:第5题,上述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既有物质的、精神的,也有自然的、人工创造的,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点。第6题,梨木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其他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答案:5.A 6.B
二、综合题
7.读下列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京杭大运河沿线聚集了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黄金带”。
材料2: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区)、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汇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起送入渤海。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苏州——“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杭州——大运河终点,入钱塘江。
(1)京杭大运河沿线的特色旅游资源有哪些?
(2)我国园林南北差异明显,体现了旅游资源________性的特点。
(3)京杭大运河沿线“联合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最多的省区是( )
A.北京 B.山东
C.江苏 D.浙江
(4)试分析制约运河沿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答案:(1)江南水域风光、传统历史文化名城。
(2)地域 (3)A
(4)运河通航能力差,只有济宁以南通航;货运量大;沿途污染严重;沿线旅游资源缺乏合理规划等。
8.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吸引350万人次的海外游客,有力推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复苏。
为此2010年已被确定为“中国世博旅游年”,同时3月启动了全球百城世博宣传月以及全国百城世博宣传周。
上海已推出55条长三角世博旅游线路,确定了44个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世博会的召开,将极大丰富上海的旅游产品,也成为上海旅游业的一张新名片。
(1)为什么说世博会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2)就旅游资源的类型而言,世博会属于( )
A.自然旅游资源 B.地质景观
C.遗址遗迹 D.人文活动
(3)世博园各个国家的展馆中都将各自的独特自然及历史文化景观争相介绍给前来观展的游客,这也充分说明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特征。世博会的召开,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的旅游产品,说明了上海的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特征。
(4)世博园有我国各个省区的展馆,每个省区的展馆中展出了反映本省区各具特色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图片,其中,游客可以感受绿洲文化的是( )
A.地处东北旅游资源区的省区展馆
B.地处西北旅游资源区的省区展馆
C.地处内蒙古旅游资源区的省区展馆
D.地处华北旅游资源区的省区展馆
解析:世博会作为一个人文旅游资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备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
答案:(1)从参观人数可知,世博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其带动旅游业可知,世博会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很高的社会、经济等效益,因此具备成为旅游资源的三个必备条件。
(2)D
(3)地域性 多样性 可创造性
(4)B
9.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6年11月27~28日,在重庆市举行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3次会议上,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签署了多边协议,将联手开发利用长江旅游资源,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旅游带。建议由南京牵头,上海、武汉和重庆配合,沿江城市共同推进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岸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上图为我国长江沿岸局部图。
(1)生活在甲省的傣族的传统节日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
(2)乙处旅游景点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它是________;图中F处于长江上游,是欧洲人喜欢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它是________;长江沿岸有我国的七大古都城市之一,它是________。
(3)长江沿岸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试列举至少五处旅游景点(除以上两题提示以外的景点)。
解析:本题以打造世界最大的内河旅游带材料为背景,考查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长江沿岸旅游资源丰富,如江西九江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重庆的大足石刻等。
答案:(1)泼水节 人文或非物质文化
(2)三江并流 丽江古城 南京
(3)庐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