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4 旅游安全防范 试题(鲁教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2.4 旅游安全防范 试题(鲁教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2-29 08: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生用书P  ~P  ]
2010年5月15日,一支中国民间登山队在尼泊尔道拉吉里峰遭遇山难,5名队员中一名队员不幸身亡,4名队员受重伤。据悉他们是在成功登顶后,在下撤途中遭遇了大雾天气而遇险的。据此回答1~2题。
1. 造成此次登山探险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事故 B.疾病
C.自然灾害 D.社会动荡
2. 此次事故,提醒我们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是(  )
A.增强安全意识 B.加强预防和管理
C.做好自我防范 D.快速处理旅游安全事故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大雾天气”不难看出C正确。第2题,做好自我防范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
答案:1.C 2.C
圣洁的雪山,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进藏游”热已渐渐兴起。据此完成3~5题。
3.结伴去西藏自助游时应准备的物品有(  )
①通信工具 ②应对重大事故的医疗器械 ③指南针
④旅游地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有(  )
①防缺氧的氧气袋 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 ④防暴雨的雨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  )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解析:本题组考查旅游常识和旅游安全防范措施。在结伴自助游时,准备必要的物品是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第3题,①③④为必备物品,而②不易携带。第4题,青藏高原地区特点是高寒缺氧,光照强,该地一般不会下暴雨,雨具可以不带。第5题,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进藏游客可能会感受到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所以用“渐进——阶梯式”来缓解这种不适。
答案:3.B 4.A 5.B
6.下图A处为我国名山之一,每年大量的游客来此山旅游观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山,与泰山、恒山、嵩山、衡山并称为我国的“________”。
(2)该山因何特色而名扬天下?
(3)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应最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4)登此山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安全问题及旅游景观的分布、特色。解答本题需要抓住以下关键点:
①利用经纬度位置和区域轮廓确定地理事物。
②旅游安全问题及种类。
答案:(1)华 五岳
(2)因“华山自古一条路”,“华山天下险”而名扬天下。
(3)旅游安全问题。
(4)交通安全问题。
一、选择题
2010年5月份,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暴雨连连,许多地方铁路、公路被冲毁,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来上述地区旅游的游客心理产生了影响,旅游安全成为人们出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影响旅游安全重要因素的有(  )
①交通事故 ②爆炸事件 ③自然灾害 ④水土不服
⑤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提前做好旅游安全防范,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有关旅游者自我防范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规划好旅游路线
B.出游时选择安全的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
C.在旅游过程中注意观察地形,避开危险地带
D.在旅途中尽量不要带食物,沿途购买
解析:第1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旅游硬件设施等情况。主要有交通事故、犯罪、疾病、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及其他安全问题,如战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意外伤害、迷路等。第2题,在旅途中应带上水和易保存、直接可以食用的食物(但量不可过多),因为沿途购买可能不方便,卫生状况也得不到保证。
答案:1.D 2.D
2009年6月5日,重庆武隆出现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来渝旅游的游客心理产生了影响。旅游安全成为人们出行首要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3~4题。
3.本次事件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旅游安全 B.旅游形象
C.旅游景观 D.旅游季节
4.有关旅游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安全就是保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B.旅游安全主要靠旅游管理部门来实现
C.旅游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
D.旅游过程中偶发的疾病不属于旅游安全问题
解析:第3题,本次事件是由恐怖性事件造成的,说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安全。第4题,旅游安全的实现,不仅要求旅游管理部门提高管理质量,而且要求旅游者加强自身防范。旅游过程中因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环境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引起的疾病,也影响着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答案:3.A 4.A
5.在野外遇险时,关于运用各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B.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
C.脱下自己的白衬衣,不停向空中挥舞进行求救
D.在地面标示SOS字样
解析:选C。A、B、D都是野外求救的基本生存技能,颜色鲜艳的衣服才能进行求救。
6.在野外寻找饮用水,做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茂密的山区,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
B.平川找到的水,一般都可直接饮用
C.在雪地,可将冰雪融化、烧开后饮用
D.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可将水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
解析:选C。森林茂密的山区的水一般都可以直接饮用。平川找到的水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要将水反复过滤后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
二、综合题
7.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材料1:“驴友”一词源自网络,“驴子”起源于新浪网,“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这类朋友互称“驴友”。但现在更多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的户外爱好者。简单的说“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
材料2: 2006年7月7日,南宁时空网上一个叫梁华东的人,以自助户外探险游的方式发帖邀人外出游玩,一天之内就有13个人报了名,这里面就有手手(骆旋)。7月8日早上,他们出发了,目的地为赵江峡谷。赵江的两边都是高山,坡度极为陡峭,只能把帐篷扎在河谷里。当晚,这13个人就把帐篷扎在了赵江边上。夜里遭遇山洪暴发,骆旋不幸身亡。
(1)由材料可看出,“驴友”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若“驴友”在野外旅游时,遭遇一场如下图所示的泥石流灾害。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驴友”正好位于O点,图中提供了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3)你认为材料2中悲剧的发生对“驴友”今后的旅游活动有哪些启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常识的有关知识。第(1)题,结合材料“驴友”从事的活动多数带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多是青年人参加,要野外露宿,故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应有帐篷、睡袋等。第(2)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泥石流发生在山谷中,且泥石流运动的方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即与图中④路线方向一致。而“驴友”要逃生最好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即沿路线②逃生是最正确的。第(3)题,从这场悲剧来看,“驴友”外出旅游应该具备一些旅游常识,加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尤其对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方面深入了解,降低出游的危险性。
答案:(1)帐篷 睡袋 (2)② (3)要有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要深入了解和熟悉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各方面的情况;学会在野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只要合理即可)
8.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清澈湛蓝的泸沽湖水,淳朴善良的摩梭人,秀美的丽江古城,高原明珠“洱海”,玉龙雪山的雪景,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彩云南正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但由于云南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再加上山地众多,旅游安全成为旅客出游云南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雨季,云南有可能会发生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2)引发旅游安全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如果你准备在暑期去云南旅游,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答案:(1)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引发交通安全、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等问题。
(2)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山体多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3)留意天气变化,注意当地天气预报;了解旅游地的地形、地质状况;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9.2010年暑假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上图就是他们看到的一截树桩,请帮助他们定位并说出判断依据。
(2)假设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幸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
(3)假设他们在其中出现了下列意外事故,请你写出就地应急措施。
A.被野蜂蜇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外伤出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首先确定大兴安岭地处北半球北温带,树干南侧为向阳一侧,接受太阳辐射多,生长快,树的年轮间距大,和它相反的为北侧。第(2)、(3)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可借鉴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合理即可。
答案:(1)C是南方,B是北方,D是东方,A是西方。依据:在北半球,树木朝南的一侧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生长速度较快,树的年轮间距大,由此确定南北,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判定出东西方位来。
(2)利用地图、指南针、罗盘;利用声音求救(哨音等);利用反光信号;利用国际求救信号,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用颜色鲜艳的衣物求救等。
(3)A应用镊子等将毒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B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后,用水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其身体晃动,然后送往医院。C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帕等包扎。轻微出血可用压迫止血法,1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