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评(五)
一.选择题
1.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领导下成立的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突出表现在哪方面?
A.社会制度 B.国家名称 C.文化观念 D.民族构成
2.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最先和巴勒斯坦和谈的以色列总理是
A.拉宾 B.佩雷斯 C.沙龙 D.内塔尼亚胡
4.下列选项属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表现的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5.下列哪一城市成为三大宗教的圣城A
A.耶路撒冷 B.巴格达 C.麦加 D.君士坦丁堡
6.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其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也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这一地区是
A.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
7.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50年以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被称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宣告成立,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成为其成员。这一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其利用民族矛盾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的典型事例是
A.封锁古巴 B.发动侵朝战争
C.发动科索沃战争 D.发动五次中东战争
9.新浪微博与下列哪一项科学技术成果有关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10.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B.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以克隆技术发展为核心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1.研究历史讲究“论从史出”。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沦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冷战”的开始
1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我们对待全球化的念度是
A.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坚决反对
B.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完全赞同
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害,要趋利避害,迎接全球化
D.为保护民族企业,坚决反对
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两级格局 B.一超多强 C.全球化 D.多极化
1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C.克隆技术的广泛应用 D.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商业化
15.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经济区域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 D.地区经济一体化
16.2010年1月31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落幕,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与会各界人士就一系列全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达沃斯年会的召开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协商解决 D.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联系密切
17.下面连线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建立 标志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B.十月革命胜利 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苏联解体 标志 两极格局的彻底瓦解
18.中国古代有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实现这一现实的是哪个国家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19.图片是我们了解和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摄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工业区附近,图片上的孩子都是1973年以后出生的。这张图片告诉我们
没有手掌的孩子
A.人类已成功地掌握了克隆技术
B.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D.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0.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 B C D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表的《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指出,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超过地球承受能力的20﹪。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支持人类生存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四大生物系统--森林、海洋、耕地与草场、气候继续遭到巨大破坏。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全球土地荒漠化以每年500~70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有100多个国家面临荒漠化威胁;有80个国家面临淡水资源匮乏;海洋污染日益严重,赤潮成为全球性公害;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人民日报》2002年8月23日℅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人类发展中面临的什么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述材料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警示?
22.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世界格局出现三次大变动。
(1)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格 局 起支配作用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冷战”主要在哪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展开?
(3)“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4)“冷战”期间带有明显军事对抗色彩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分别是?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评(五)
一.选择题
1————5 ADAAA
6————10 BCCBB
11————15 DCDBA
16————20 BDCCD
二.材料题
21.(1)环境和资源问题。
(2)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
(3)全球人民应联合起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保护现在的环境和资源。否则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2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英法美等 雅尔塔体系 美国和苏联
(2)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苏联的解体
(4)北约和华约
(5)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加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实质的综合国力,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各国要谋发展、促合作、要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