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28 20: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行辈(háng)
怠慢(dài)
撺掇(cuàn)
皎洁(jiǎo)
B.晦暗(huì)
羁绊(jī)
眼眶(kuàng)
闭塞(sāi)
C.褪色(tuì)
恬静(tián)
亢奋(kàng)
怅惘(càng)
D.争讼(sòng)
斡旋(wò)
冗杂(rǒng)
燎原(liáo)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7分)
文段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腕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迷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文段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zhèn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zhòu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yǒng(
)跃
强zhèn(

zhòu(
)雨
(2)找出画线句子的错别字并订正。(2分)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根据文段2的内容,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刘阳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寸步不让了,已懂得人情世故。
B.《生命交响曲》旋律急促,当达到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C.在万米高空,飞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场面惊心动魄。
D.今年以来,巴西境内亚马孙雨林发生火灾近8万起,如此频繁的火灾,让我们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不仅美国的“关税武器化”政策将导致全球贸易壁垒增加、贸易额下降,还将造成负面示范效应,终会将全球经济拖入泥潭。
B.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的昆曲,是最古老的我国剧种之一,有着“百戏之祖”之称。
C.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陕北过大年”“中国安塞黄土风情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安塞腰鼓艺术得到很好的展示和传承。
D.9月11日下午,李斌带着6位小蚂蚁艺术团成员,来到北京市大兴区枣园东里北区,给居民表演皮影戏。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羊皮扇鼓是一种藏刚于柔、纳火于水的舞蹈,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渲染了陕北人生存于高梁大峁之间,直面困苦的豁达脾性
②还是人员众多的群舞,都能压人心魂
③它不仅跳动出了粗犷古朴的美
④而且让我体味到了生命的深沉和负重、容忍和期盼
⑤无论是巫师手中曾经挥舞过的羊皮扇鼓
A.①⑤②③④
B.③④①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⑤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选自《呐喊》,“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的角色;“小旦”是戏曲中扮演年轻女子的角色。
C.《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四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D.《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文中提到的“斗方大字”,是指一尺见方的大字。
7.名著阅读。(3分)
A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A,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选段中的A指“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从选段看,傅雷给儿子写信的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班级举行主题为“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分)
(1)探访小组想去考察美食项目。先考察哪一种呢?大家都推荐老蔡记蒸饺。请你为之拟写一则广告,为喜爱的传统美食做广告。(2分)
老蔡记蒸饺是郑州市有名的小吃,属于豫菜系。蒸饺躺在长白山马尾松针(笼屉内铺)上,皮薄微黄,色泽光亮,让人垂涎欲滴。创始人是河南长垣县蔡士俊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了非遗小卡片后,探访小组打算采访传承人,以深入了解朱仙镇木版年画。请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要求:采访问题之间要有梯度)(2分)
非遗小卡片
名称
朱仙镇木版年画
类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在地
河南省开封市
概述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用纸讲究,色彩艳丽,庄重深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晾干后,再用鼎沸的热水冲洗。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木版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制作,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二十余件。后来,雕版师傅也在使用成套的专用雕刻刀。2006年5月,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独角兽”是流传于河南新郑一带的独特民间舞蹈。你想随采访小组一起去了解民间
舞蹈“独角兽”,妈妈却不同意你去,你会如何劝说妈妈?(2分)
链接材料:“独角兽”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刑天舞戚的故事创造的,反映了人民对不畏强暴的断头英雄的崇拜。斗兽者执鞭出场,与独角兽打斗拼搏。其“击头”“击腿”“滚翻”“窜桌子”“倒立”“擒兽”等动作粗犷诙谐,生动有趣,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你:妈妈,我今天想和同学一起去新郑了解一下民间舞蹈“独角兽”。
妈妈:独角兽,独角兽,只剩一只角,有什么好看的。我看你还是在家做题吧。
你: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4分)
端午即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①,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②,三湘③隔辽海④。
【注释】①夙昔:指昔时,往日。②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③三湘:指沉湘、潇湘、资湘。也指湖南一带。④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背景】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被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9.“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重九
周密
禁中①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内人乐部②,亦有随花赏,如前赏花例。盖赏灯之宴,权舆③于此,自是日盛矣。或于清燕殿、缀金亭赏橙橘。遇郊祀岁则罢宴。
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④,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又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曰“春兰秋菊”。雨后新凉,则已有炒银杏、梧桐子吟叫于市矣。
(选自《武林旧事》)
【注释】①禁中:帝王居住的地方。②乐部:古代泛指歌舞戏曲演出单位。③权舆:起始、萌芽。④馈:馈赠。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略如元夕__________
(2)缀以榴颗__________
12.用“/”划分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簪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后新凉,则已有炒银杏、梧桐子吟叫于市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说说宋代重九主要有哪些习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_____________
李宗贤
①1966年暑假。九月份我就要去隔壁弄堂那深宅大院似的黄三小学读书了,母亲说得带我去江南水乡祭祭祖,讨点灵气,好读得进书去。她便在八月的第一天,带我上沪杭线绿皮火车,下盐嘉塘小火轮,往水乡深处而去。车程三小时多、水程近四小时后,我们终于在一个四面环水小镇的船埠头上了岸。
②阿姨一家早已在船埠上迎候。她拉着母亲的手喜悦道:阿姐,今天是十五,正巧我们姐妹两家团聚。上岸的乘客中大约就我和母亲是远方客,其他人都是操着本乡本土口音的短程客或是返乡人。不少人还头戴草帽,草帽上铺着一块湿毛巾,挽着裤腿,赤脚行走在街中间的条石板路上,神情里透着“双抢”的疲惫。周老师是随阿姨一家到船埠头迎候我们的。他早在那儿招呼着,俞水英!母亲欣喜道,周泓达,是你呀!
③原来,周老师和我母亲及姨夫在县中读书时是同班同学。周老师穿着短袖白衬衣,下摆束进西装短裤裤腰里,脚上穿着塑料凉鞋,是城里人打扮。他是县里书香门第周家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自愿到镇上教乡里孩子读书。他似乎不忌讳太阳晒脸,并不戴草帽。周老师告诉母亲他暑期还在给学生上启蒙课,本是想义务教的,可是公社硬是按天算给他补贴,“双抢”期间停了课,明天就要恢复上课——你儿子快上学了吧,正好也可以来听听课,每天下午一点到三点,在公社小学竹园东面教室。
④我住东屋北间。母亲住东屋南间。睡前我在屋前白场上自家的水井边冲澡,望见圆圆月亮位置偏在南边,投影在水湾里,有一种空灵静谧的境界。冲完澡躺在罗纱帐里的凉席上,我闻着夜风吹来水田里秧苗的清香,享受着乡下四野空旷的宁静,这宁静包含有青蛙的叫声。
⑤我很快有了乡下玩伴,他们年龄参差不齐,相差达七八岁。我想带给他们城市的游戏,伙伴们似乎没多大兴趣,他们甚至不太明白斗蟋蟀是怎么回事。我隐约感觉到,城乡不同,人们的兴趣也不同。乡间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骑牛、摇船、割羊草、打水漂和扑洋片(香烟牌子),其中前三项准确说就都是农活。当然,我仍兴趣盎然。我学会了打水漂,看碎瓦片跳击河面、溅开点点水花,一路窜向对岸;我学会了割羊草,左手揪草,右手挥镰——我左手食指上还留有镰刀割破皮肤后留下的刀疤;我学会了扑洋片,手心虚拱着扑击桌面,让窜出的气流掀翻对方的洋片……
⑥割稻打谷插了秧,学生们重回校园竹林子东面的教室。我是首次坐进教室。周老师先让大家齐声背诵《三字经》开始的一段,之后便开始讲新课。他有意从我这里引出新课,看着我说,宗贤同学从嘉兴坐船来我们小镇,请告诉同学们,轮船航行途中你看到了什么?没想到老师会问这样容易回答且是我愿意回答的问题。我眼前又闪过了高岸、河滩和船行中时时让我看不清对岸景物的宽阔水域,河流北岸上俯着肩背吃力拉纤的纤夫,形制方圆大小不同的草亭,一片片低矮的桑树,河滩上的放牛娃,正饮水的黑褐色水牛,河道上随处可见的水草,渔用的水中草帘栅栏……我随口报着名词:高岸,河滩,纤夫,草亭,桑树,放牛娃,水牛,水草,草帘,浪潮……
⑦老师指着讲台上的四块约五寸见方的泥土讲着课,一边板书“水稻土”“潮土”“盐土”“红壤”,一边说了取土位置,土壤颜色。老师说,皇天之覆、后土之载,就是我们牵肠挂肚的生活。
⑧母亲一早就要带着我回上海去,船埠头退远了,我还向着岸上挥手。船左转,穿过南宋初年留下的这如虹壮丽的大石桥,在盐嘉塘里航行,两岸桑树不断向我迎来。
⑨我对母亲说,这条河叫盐嘉塘;我对母亲说,岸上长桑树的土叫潮土。
15.根据文章内容,为之拟写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⑥段都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景,请说说各自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同样是描写在船上所见,第⑧段是“两岸桑树不断向我迎来”,课文是“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和课文所叙述的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叙述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延安组诗(节选)
陈国良
之二·延安的雨
延安/把春情留下一半/借了夏天的热度/在秋天发酵/秋雨如绵/临窗于午夜/听到世界都在生长/历史的天空/在宝塔留下一个豁口/淅沥秋雨/落在凤凰山/落在杨家岭/落在南泥湾/流进延河,流进黄河,流进大海/延安的秋雨/曾经落在百花山/怒放了万亩红艳艳/落在瓦窑堡/织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落在凤凰山/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全党、全军的思想/落在陕公,落在抗大,落在华联/培育出无数革命的火种/撒向敌后,撒向战区,撒向抗日前线/蓬勃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落在黄河第一湾/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方向/今天/延安的秋雨/绵柔似醇,细如发丝/一丝雨湿不了一丝发/却滋润了一颗颗心/延安的秋雨比春雨金贵/这块土地乃至中华大地/需要的不仅仅是花草树木/更需要生长的力量/是延安精神的力量/英雄的炎黄子孙/再展红旗,漫卷西风/开启新的征程
之三·洛川的路
1937年8月/通往洛川冯家村的路/并没有随着风起云涌/而省略它的曲折和崎岖/顶着硕大的黑暗/一行人掌着微亮的心灯/摸索前行/要为一条东方巨龙/挣脱夜的囚笼/十大纲领/清晰了内外大势/浓缩了十年征程/从此,方向与方法/把这条路引向正道和光明/这群龙的传人/保持着前世的火性/也有着今生的血性/今天/扛着责任/在大道上前进,前进
之七?枣园回望
清晨/风从枣林穿过/穿过记忆的闸门/吹落战火熏染过的灰尘/晨曦深情地从宝塔划过/我终止对山川的远眺/转身回望/把目光投向枣园枝叶间蕴藏的时光/回望窑洞前的小纺车/掀起了大生产/打碎了封锁线/回望警卫队操场/生死价值的论断/闪耀着为人民服务的光芒/回望书记处礼堂/振臂一挥/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坚毅打响/回望窑洞不眠夜/透出窗棂的灯光/把中国的未来和前途照亮/我把回望装订成一本书/再三捧读/写近百年的屈辱入诗/一边回望一边泪殇/绘千万里的江山入画/一边回望一边激昂/把尊严和自强写上/让历史变成力量/用血性和铁肩担当/让迷茫重树信仰/信天游的歌声不绝/安塞的腰鼓声齐响/复兴就在前方/回望枣园/岁月让我们畅想/从这里走出/一个富强的国度/再一次屹立在东方
(选自2019年5月24日《山西日报》)
20.说说你对“延安的雨”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洛川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说下列诗句所表达的含义。(4分)
(1)要为一条东方巨龙/挣脱夜的囚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身回望/把目光投向枣园枝叶间蕴藏的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诗中为什么要写“信天游的歌声”和“安塞的腰鼓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首诗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有哪些相同点?表现形式有哪些不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表达。(50分)
25.生活中有许多事,经历的过程或枯燥乏味,或困难重重,或辛苦万分……但完成之后,
想一想,其实这些对我们习惯兴趣的培养、性格品质的锻炼、品德修养的提高都有帮助,也挺好的。
请以《那段值得铭记的经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思路清晰,突出文章中心。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
1.D(A.“撺”应读“cuan”;B.“塞”应读“se”;C.“怅”应读“chàng”)
2.(1)踊

骤(2)腕



(3)示例1: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示例2: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D(“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D(A.将“不仅”移至“政策”之后;B.将“我国”移至“最古老的”之前;C.删去“使”)
5.B
6.C(应为“两行一节”)
7.(1)真诚(2)与儿子探讨艺术,教育儿子如何待人接物。
8.(1)蒸饺吃蔡记,生活美滋滋。(2)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哪些?②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用现代科技代替传统手工雕刻吗?(3)妈妈,“独角兽”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独角兽独角兽,独此一家,首屈一指。刑天舞戚,助我神力!其实,如果我去的话,可以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学习。
二、(一)
9.写出了诗人远离亲朋、孤苦伶仃的境况。
10.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难酬的士大夫形象。
(二)
11.(1)完全。(2)用。
12.内人乐部/亦有随花赏/如前赏花例。
13.(1)都城人,在这个月要饮用新酿的酒,上面漂着茱萸、菊花。
(2)秋雨之后,天气转凉,就已经有了炒银杏、梧桐子的在集市上叫卖。
14.赏菊,点菊花灯,赏橙橘,郊野祭祀,喝菊花酒,做菊花糕,做“春兰秋菊”,炒银杏、梧桐子等。
【参考译文】
皇宫照例在农历九月初八就及早安排妥当重阳节的活动,在庆瑞殿内摆放了万株菊花,菊花明亮鲜丽、光芒耀眼,还要点上菊花灯,就像元宵。宫中的歌舞奏乐者,也跟随着赏花。原来观菊灯的盛大宴会,在这儿开始,从这时起盛行。有时在清燕殿、缀金亭观橙赏橘。适逢郊野祭祀才停止赏灯的大宴会。都城人,在这个月要饮用新酿的酒,上面漂着茱萸、菊花。
还把菊花糕作为馈赠品,用糖、果肉、高粱面等混杂在一起做成,上面再撒些果肉丝,再点缀些石榴颗粒,用彩旗高高插上。再做一些狮子模样的饰物放在上面,以煮熟的栗子粉做碎末,加上蜂蜜,在饼上印上菊花,把它当作糕饼。用苏子在梅的卤汁中微微浸透,掺杂进蔗糖粉、梨子、橙子、玉石榴的小颗粒,名字叫“春兰秋菊”。秋雨之后,天气逐渐凉爽,就已经有了炒银杏、梧桐子的在集市上叫卖。
(三)
15.水乡暑期一课(暑期水乡行)
16.第④段描写的风景表现了水乡夜晚空灵静谧的特点;第⑥段描写的是坐船看到的沿途风景,展现了一幅水乡民俗画。
17.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与小伙伴们关系亲密,已经学会了许多游戏,动作娴熟。如打水漂,“跳击”“溅开”“窜”,表现瓦片在水面上快速行进的形态,非常精彩。这里也有痛苦的记忆,如镰刀割破皮肤;这里有游戏中取胜的快乐,如扑洋片时“掀翻对方的洋片”等。
18.这里都是表现船行速度之快,但因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本文的“我”是坐在船头,看到的是前面的景物向“我”迎来,而课文的“我”坐在船中,看到的远山都向船尾跑去。这些都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19.本文和课文叙述的都是在江南水乡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都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都叙述了与小伙伴的友情,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文化特点。叙述这些内容,一方面表现纯朴的乡情,人与人之间友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这段人生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四)
20.延安的雨,就是延安的革命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的思想,培育出革命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从而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1.从黑暗中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道路。
22.(1)要让祖国走出黑暗获得新生而腾飞起来。(2)“枣园”是当年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3.“信天游”“安塞腰鼓”都具有陕北文化特色,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用在这里代表延安。
24.相同点:都回顾了延安的光荣历史。不同点:课文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朗朗上口。这首诗是现代诗,形式上比较自由,而且没有押韵。
三、2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