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1 15: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部编版
选修1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梭伦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贵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也有很多抱怨。平民和贵族矛盾又趋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
雅典的市场
当时,希腊一些城邦实行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有些人劝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威,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但遭到了梭伦的拒绝。梭伦认为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不会有好下场。后来,梭伦不得不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
[历史纵横]
“僭主”指不合法的政权篡夺者。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较普遍地实行这种政权形式。
僭主在位期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一般都专制独裁,同时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和奖被文化的政策。
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海岸派” 继续拥护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不过,庇西特拉图并没有废除梭伦改革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
思考: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贵族寡头政治的复辟?是否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败?为什么?
(1)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也不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败。
(2)因为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并没有废除梭伦改革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主要表现为: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等等。他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保护了改革成果。
在外游历10年后,梭伦返回雅典,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安葬在故乡萨拉米斯岛。后来,人们在他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伦改革(评价)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等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各地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
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这是当时希腊最繁忙的港口。
内瓶上的雅典商船
梭伦改革(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同时,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通过反对僭主政治执政,他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梭伦以财产资格来区分公民对国家所具有的责任和能力,意味着虽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就不能享有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这就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专权的社会基础,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此后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势必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所以,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历史纵横]
大约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联合平民推翻了僭主政治,实行改革。他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同时,在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还从每个部落选|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人危害城邦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当写有某人名字的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他就要被放逐国外.这就是所谓的“陶片放逐法”.
伯利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民主政治家,多次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是实际最高统治者.在他任职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推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
梭伦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后来,经过多次改革,雅典才逐步废除了财产对公民政治权利的限制,过渡到所有雅典公民不论财产资格都可以自由参政议政。
梭伦改革以后,贵族的势力虽有所削弱,但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结果,贵族对权势的削弱不满,下层平民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愿望也没有得到实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本课测评:1.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梭伦改革中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2.简要分析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在改革中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所以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的色彩,这使得他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
梭伦以财产确立公民的等级身份,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第二富有等级才享有高级官吏的被选举资格,这就使得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另外,梭伦改革并不彻底,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保留了贵族势力依旧存在的基础,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凭血缘门第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梭伦的变革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富者有势、贫者无权的状态依然存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一前527)是雅典城邦的著名僭主。出身贵族,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依靠“山地派”的支持,发动武装政变夺取了政权,当上了雅典的僭主。
重点突破
在其统治期间,庇西特拉图不仅贯彻执行梭伦立法,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者和小农的政策和措施:
①对农民实行低息贷款,把土地税定为收获的1/10或1/20。
②设立农村巡回法庭,现场办公,及时处理农民诉讼,削弱贵族对地方司法的专断和干扰。
③扩展雅典工商业,建造大批商船和战舰。在小亚细亚西北部建立殖民地,以控制黑海的商路和贸易。
④进行大规模的雅典市政工程建设,将雅典变成希腊最繁荣的城市。
⑤重视雅典文化事业,出资组织节日庆典,请文人墨客到雅典创作交流,《荷马史诗》)的整理工作就是在此时的雅典进行的。
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工商业者和农民提高了政治和经济地位,雅典变得更加繁荣强盛。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
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小农经济得以长期保存和不断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财产等级制使平民成为国家政权的主宰;贵族处于绝对劣势,这使国家权力下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3)国家机构改革,尤其是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恢复和其权力的提高,使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实行法治、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 -切公职人员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城邦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4)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促进了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5)发展对外贸易,就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保障海上安全,这就必然要提高充当海军的第四等级公民的社会地位。
1.梭伦改革后,雅典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有(  ) ①梭伦改革没有消除平民与贵族的根本矛盾 ②贵族在改革中利益损失较多,对改革日益不满 ③下层平民因利益得不到满足也有较大意见 ④梭伦放弃权力,被迫出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选D 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故选D项。
提高训练
2.梭伦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那么他的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应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
解析:选B 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贵族制时期是民主制的开端,A项错误;C项伯利克里时期民主制发展到顶峰;D项克利斯提尼时期民主制完善。
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说明(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解析:选C A项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只适用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民主权利;B项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作为司法机关的是公民陪审法庭;D项陶片放逐法用来放逐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题干材料“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说明了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4.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古代希腊的辉煌。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然后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共组成了10个行政区。其做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基本上实现了各阶层公民的平等 B.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C.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解析:选B 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代替氏族部落,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
5.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这充分说明(  ) 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雅典民主政治已深入人心 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 D.改革促进了雅典社会发展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梭伦改革有利于雅典政治经济的发展,庇西特拉图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故A项正确。梭伦改革引领雅典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尚未使雅典民主政治深入人心,排除B项。庇西特拉图建立的僭主政治,本质是独裁政治,排除C项。D项说法笼统,而材料是强调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
6.亚里士多德在评价雅典某一政治举措时说:“它的制定乃是出于对那些权高位重者的防范,人民不断驱逐僭主的朋友们,这条法律的目的也正在于此,然而在后来的几年它也被用来除去其他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该举措(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B.提高了低等级公民参政水平 C.捍卫民主的同时也存在缺陷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解析:选C 根据“它的制定乃是出于对那些权高位重者的防范,……然而在后来的几年它也被用来除去其他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举措指的是陶片放逐法。而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主要是防范某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并不是提高低等级公民的参政水平,也与促进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B、D两项;该举措在捍卫民主制度的同时,也容易被人所利用,说明该举措也存在缺陷,故选C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