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01 19: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信息传递的方式非常多,交谈、手势、书信、旗语、打电话等,其中电话联系已成为现代人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但是对于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到远方的却并不清楚,“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已经学习过声波、电磁感应等知识,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带领学生用数字通信做小游戏让学生揭开数字通信的面纱,突破难点。利用电话发展史,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醒学生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请同学们认清手机的危害性,提高自制力,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成就未来!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的是“信息的传递”,是全章的线索,引出本章的重点内容“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节主要内容由:“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交换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三部分构成。“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讲解的要点是“为何会想到用电来传声的”,“电话交换机”使学生了解程控电话的实际功能,“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要让学生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常识性了解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会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自学,并结合多媒体演示,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播放有关电话交换机的视频,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了解数字通信,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回顾通信的发展,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利用微课使学生们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合作的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解决重点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体会“怎么会想到用电来传声的”.
2.教学难点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通过游戏的方式,理解数字通信,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
五、信息技术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应用
课件(PPT),视频(电话交换机),微课(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导学案,一部手机,做课堂游戏用的小纸条和小彩旗
六、教学流程图
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得知人们的美好向往是—信息的快速传递
由“顺风耳”的传说,引出古代、近代信息传递的不便
电话联系是现代人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由现代的越洋电话,引出课题
这是本课的重点,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导学案,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利用视频使学生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知道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的互动游戏,了解数字通信,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
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学习利用莫尔斯电码来传递信息;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发送呼救信号SOS
设计简单信息的传递
利用微课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醒学生认清手机的危害性,提高自制力。
知识拓展: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知识总结
小结
巩固练习,
拓展提升
反馈练习
结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导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古代“顺风耳”的神话传说,引出古代、近代信息传递的不便,得知人们想要冲破空间的阻隔,互通信息的美好向往
古代:烽火台、骑马送信。史书记载,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唐玄宗才知道这一消息。
近代:1857年,
信件从美国圣路易斯送到加州的旧金山,大约有4500公里,需要大约24天。
飞机:从北京到洛杉矶,一万公里多一点,直航需要12个小时。
理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让学生感受古代信息传递的不便,理解古代人想互通信息的迫切性。
引出课题:
电话联系是现代人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这里打电话到洛杉矶,仅需几分钟。
老师打一个越洋电话到洛杉矶,让学生感受现代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
了解电话进入人们的生活后,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1397052705
让学生观察电话的结构,使学生了解电话的构造及各部分的组成。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话筒怎样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听筒怎样把
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导学案完成:
话筒的作用是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老式电话的工作原理容易被学生理解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如图:要求每一台电话都可以与其他电话通话,让学生连线,引导学生如何画出最少连接导线,引出交换机。
  
播放一段有关电话交换机的视频,展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历程
学生互相讨论:
正常相互间需要架设10对电话线
如果把它们都连到一个交换机上,只需要5对电话线
使学生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知道现代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课堂活动一: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口耳相传
? 老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两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有一句话。请两组同学分别将下面两句话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到最后一个同学,而最后一个同学将他听到的内容大声说出来。
课堂活动二:学习利用莫尔斯电码来传递信息
? 根据书上所给的阿拉伯数字1、2、3、4、5的莫尔斯电码,推导出6、7、8、9、0的电码,学会使用汉字电报码。
引导学生了解: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
  
请两组同学做游戏,其余小组互动:
游戏结果显示“口耳相传”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效果并不好—信息失真。
请同学们讨论并演示:如何利用“旗语”--挥动彩旗表达出特定的含义。
引出电话信号传递过程中也可能会失真。为后面学习数字通信打基础。
通过游戏,使学生感觉到数字通信并不神秘
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发送呼救信号SOS
向学生介绍呼救信号SOS,三短三长三短。我们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用三短三长三短的声音或灯光向他人求助;或者我们听到或看到三短三长三短的信号就应该想到有人在紧急求助,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帮助。
请同学们讨论并演示:你在现有情况下如何发出求救信号。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必备的科学常识
微课
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向学生讲解:电话技术使“地球村”的概念形成。
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移动通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请同学们深思:你一天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看手机?又看了哪些内容?对你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有多大?请不要回避,要认清危害,远离手机!
利用电话发展史,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提醒学生认清手机的危害性,提高自制力,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成就未来!
小结
老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得到哪些收获
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反馈练习
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题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及时了解学生本节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一、电话
话筒:声 电
听筒:电 声
电话交换机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四、SOS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讲的是“信息的传递”,主要内容由:“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交换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三部分构成。“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讲解的要点是“为何会想到用电来传声的”,“电话交换机”使学生了解程控电话的实际功能,“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要让学生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
明确了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声波、电磁感应等知识的学情,我在设计导学案时注重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二,效果非常好。自主学习三是本节的难点,有关电话交换机这部分知识利用视频突破难点;数字通信这部分知识则是通过带领学生用数字通信做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揭开数字通信的面纱,这部分课堂活动多,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
利用微课讲解电话发展史,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会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同时要提醒学生认清手机的危害性,提高自制力,远离手机,聚焦课堂,成就未来!
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开始时与学生互动比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拿一部老式电话到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对话筒和听筒的构造只停留在图片上,缺乏直观认识。在今后教学中,只要可能就要准备好实物教具,会比图片效果好。知识小结太匆忙,课堂检测留的时间太少,今后教学中要把握好节奏,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