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对于一些事物,你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陷入“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处境。此时,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或许会茅塞顿开,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本课中聪明的孙膑帮助田忌轻松地赢得了比赛,靠的就是思维的转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6 田忌赛马
拳
赢
赢家
拳击
我会写
擦
擦脸
策
决策
cā
cè
yíng
quán
荐
举荐
jiàn
着
zhe
zháo
着急
多音字
听着
中
zhòng
zhōng
中断
中奖
更
gèng
gēng
更名
更加
zhuó
着陆
[差]辨读: (差错) (相差)
运用:①他们两个人的学习成绩相差( )甚远,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②做任何事都不能马虎,否则就容易出差( )错。
chā
chà
chà
chā
近义词
反义词
赏识——
决定——
主意——
信任——
满意——
好奇——
欣赏
选择
讨厌
犹豫
词语对对碰
赏识——
决定——
信任——
满意——
好奇——
胸有成竹——
主张
相信
称心
惊奇
怀疑
失望
冷漠
束手无策
词语解释
胸有成竹:
兴致勃勃:
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试。
比喻熟练有把握。
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跃跃欲试:
出谋划策:
出主意,定计策。
赏识:
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孙膑(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身体残疾,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孙膑兵法》一书中。
知识链接
初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田忌是怎样赛马的?他最后赢了吗?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说明孙膑观察仔细,善于发现问题。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这句话用疑问句式,说明田忌没有明白孙膑的意思,是在试探性地问。朗读时,语气稍轻些,结尾用升调。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胸有成竹”“请放心”“一定能”是对孙膑的神态、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说明孙膑有必胜的把握。
神态、语言描写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这段话是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这两句话是对比赛时的场面描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分别是对比赛双方和观众的描写,形象地说明比赛场面的热闹以及比赛的激烈程度。
场面描写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一点儿都不着急”说明田忌比赛输了,反而很淡定,为下文连赢两场做了铺垫。
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次赛马
齐威王
田忌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第二次赛马
齐威王
田忌
第三次赛马
齐威王
田忌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这句话表明齐威王没料到这样的结果,反衬出孙膑的足智多谋。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田忌与孙膑的关系
孙膑的发现:马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
孙膑想出取胜办法
孙膑献策,田忌赛马取胜
齐威王好奇,田忌引荐,孙膑被任命为军师
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齐国军师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说明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制订出可行的计划。
作业
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参考答案: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比赛时,两个人都把自己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第一次比赛,他们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田忌输了。他的好朋友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给他出了主意,让他与齐威王再比一次。第二次比赛,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用
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三战两胜,赢了比赛。还是用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连一连,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教师指导:
齐威王 对阵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因为孙膑知道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调换出场顺序后,虽然田忌输了第一场,但田忌的上等马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田忌的中等马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田忌就可以再赢两场,从而转败而胜。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只有认真调查研究,把各方面的条件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想出简便易行的办法。
选做
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一找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
示例: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爆发了一场决定性大战。当时北方割据势力以袁绍最大,曹操次之,两大势力决战是势所必然的。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占地面积又大,但不得人心;曹操能用于对抗袁绍的军队仅三、四万。
这年二月,袁绍遣谋士郭图、大将颜良直扑白马曹操所置东郡太守刘延,自己亲率大军驻屯黎阳。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引兵向延津,袁绍派兵增援。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亲率轻骑直趋白马,阵斩颜良,袁军大乱溃散。袁绍大怒,下令渡河追击曹操。此一战役,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