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同步练习(带解析)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N2(g)与H2(g)在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破坏的均是极性键
B.Ⅳ过程是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过程
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
D.合成氨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
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数之比为3∶1∶2
3.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
C.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理论上,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
4.在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
A.H2-2e-=2H+
B.Cu-2e-=
Cu2+
C.2H+
+
2e-=
H2↑
D.Zn-2e-=Zn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6.在2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N2+3H2?2NH3的反应.现通入4molH2和4molN2,10s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
A.3.6mol
B.3.2mol
C.2.8mol
D.1.6mol
7.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①加大盐酸用量 ②增大盐酸浓度 ③粉碎石灰石 ④增大体系压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可逆反应2SO2+
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
②
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只有①
9.根据下表中所列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
)
化学键
H—H
H—Cl
H—I
Cl—Cl
Br—Br
键能/kJ/mol
436
431
299
247
193
A.HCl
B.HBr
C.H2
D.Br2
10.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负极;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b相连时,电流b由到c.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
A.a>c>b
B.a>b>c
C.c>b>a
D.b>c>a
11.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选项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2mol·L-1·min-1
v(B)=2mol·L-1·min-1
B
v(A)=2mol·L-1·min-1
v(C)=2mol·L-1·min-1
C
v(A)=1mol·L-1·min-1
v(B)=2mol·L-1·min-1
D
v(A)=1mol·L-1·min-1
v(C)=1.5mol·L-1·min-1
12.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H4+4OH﹣+4e﹣=4H2O+N2↑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H-
-4e﹣=2H2O
C.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D.溶液中c﹙OH﹣﹚保持不变
13.已知反应2X(g)+Y(g)?2Z(g),某研究小组将4moX和2molY置于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时间内X的转化率,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t/min
2
4.5
5
6
X的转化率
30%
40%
70%
70%
A.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将X的物质的量改为10mol,则可得到4molZ
C.6min时,容器中剩余1.4molY
D.反应在5.5min时,
14.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15.将a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钙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a、b相差不大,但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6.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
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
e-=
Ag
C.也能被KCl
溶液激活
D.镁电极也会与水发生反应
17.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18.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不易被腐蚀
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
+
4e-=4OH-
C.d为锌块,铁片腐蚀加快
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20.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
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n(A):n(B):n(C):n(D)=1:3:2:2
⑥B的浓度不变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
在不同反应时
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该反应的的反应物是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表示反应速率?若能,其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若不能,则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___状态。
2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海水时,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二氧化钛作________。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________能转变为________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_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
A极:2H2+2O2--4e-=2H2O
B极:O2+4e-=2O2-
则A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
23.根据以下叙述回答下列小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1)=
2H2(g)+O2(g)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干馏煤气是一级能源
2.
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3.
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点燃充分反应,在(1)生成液态水,(2)生成水蒸气两种情况下___________
A.反应(1)放出的热量多
B.反应(2)放出的热量多
C.(1)、(2)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
24.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溶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CO2分解实验:2CO2
(g)
2CO(g)+O2(g)。以CO2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
测定CO2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甲曲线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乙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10min所测CO2的转化率。
(1)在1300℃时反应10min到达A点,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随温度升高,曲线乙向曲线甲靠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让B点CO2的转化率增大,除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措施(任填一个)。
(2)下列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O2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d.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Ⅰ中破坏的是N2、H2中的非极性键,故A错误;
B.Ⅳ过程是和H反应生成的过程,故B错误;
C.Ⅱ、Ⅲ、Ⅳ三个过程中能量均降低,所以都是放热过程,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A
解析: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molX时也生成nmolY,同时消耗nmolY,所以Y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正确;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指同一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错误;
C.
X、Y、Z的浓度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
D.达平衡时,X、Y、Z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可能是3:1:2,也可能不是3:1:2,这要看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C三种物质是否按3:1:2比例而定,故D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
B.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可能都是非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如Zn、石墨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以石墨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故B错误;
C.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根据异性相吸原理,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
D.理论上,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4.C
解析:
该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C。
5.A
解析: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正确;
B.没有新物质生产,不属于化学反应,B错误;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多种转化形式,如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C错误;
D.图中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所以如图所示的过程,是放出能量的过程,
D错误;
答案选A。
6.B
解析:
利用反应N2+3H2?2NH3,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s),参加反应N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L?s)×2L×10s=0.8mol,从而得出10s后容器中N2的物质的量是4mol-0.8mol=3.2mol,故选B。
7.B
解析:
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属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①加大盐酸用量,浓度未变,速率并不加快,①不符合题意;②增大盐酸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②符合题意;③块状碳酸钙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③符合题意;④由于没有气体参与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基本不受影响,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8.C
解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①消耗2molSO2的同时生成2molSO3,即V正(SO2)=V正(SO3),速率同向,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①错误;
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这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②错误;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③正确;
故选:C。
9.D
解析:
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越多,这个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被打断;键能越小,化学键越容易被打断,所以最不稳定的分子是Br2;
故选D。
10.C
解析:
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b为负极,则金属性是b>a;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a是正极,金属性是a<c;
c、b相连时,电流b由到c,说明c是负极,金属性是c>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c>b>a,答案选C。
11.D
解析:
可逆反应2A(g)B(g)+3C(g),在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与系数成正比,以此分析。
A.当v(B)=2mol·L-1·min-1,v逆(A)=4mol·L-1·min-1,与v(A)=2mol·L-1·min-1不相等,故A错误;
B.
当v(C)=2mol·L-1·min-1,v逆(A)=mol·L-1·min-1,与v(A)=2mol·L-1·min-1不相等,故B错误;
C.
当v(B)=2mol·L-1·min-1,v逆(A)=4mol·L-1·min-1,与v(A)=1mol·L-1·min-1不相等,故B错误;
D.
当v(C)=1.5mol·L-1·min-1,v逆(A)=1mol·L-1·min-1,与v(A)=1mol·L-1·min-1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2.C
解析:
肼(N2H4)一空气燃料电池中,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则负极反应为:N2H4+4OH--4e-=4H2O+N2↑,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解答。
A.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为N2H4+4OH??4e?=4H2O+N2↑,故A正确;
B.
在碱性环境下,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B错误;
C.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
D.
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原电池反应生成水,则溶液中c﹙OH?﹚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3.D
解析:
A.
该反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A判断不正确;
B.
其他条件不变,将X的物质的量改为10mol,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Y的转化率也不可能达到100%,故不可能得到4molZ,B判断不正确;
C.
6min时,X的转化率为70%,由于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Y的转化率也是70%,Y的变化量为1.4mol,容器中剩余Y0.6mol,C判断不正确;
D.
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5min时已达平衡状态,则反应在5.5min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由于X和Z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D判断正确;
本题选D。
14.B
解析:
同一化学反应,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0.45,②=0.2,③=0.2,④=0.225,则反应快慢为④>③=②>①,故选B。
15.C
解析:
因图中实线表示的块状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虚线所示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又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则反应速率快,即相同时间内虚线所示的曲线对应的损失的质量大,因为a>b,ag碳酸钙反应时放出二氧化碳多,导致最终损失的质量a>b,由图象可知,只有C符合;
故答案选:C。
16.B
解析:
A.
Mg—AgCl电池,活泼金属Mg是还原剂,负极反应式为:Mg-2e-=
Mg2+,正确;
B.
Mg—AgCl电池,AgCl是氧化剂,正极反应为:2AgCl+2e-=2Cl-+2Ag,错误;
C.
KCl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Mg—AgCl电池也能被KCl
溶液激活,正确;
D.
镁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即Mg+2H2O=Mg(OH)2+H2↑,正确;
故选B。
17.B
解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A错误;
B.锌的活泼性大于铜,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能够与硫酸铜反应,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能组成原电池,B正确;
C.乙醇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C错误;
D.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8.B
解析:
A.d为石墨,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腐蚀加快,A错误;
B.d为石墨,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B正确;
C.d为锌块,Zn比Fe活泼,锌块作负极,铁作正极,这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铁片被保护,C错误;
D.d为锌块,Zn比Fe活泼,锌块作负极,铁作正极,在铁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海水呈弱碱性,因此Fe上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答案选B。
19.A
解析: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生成,旧化学键断裂过程要吸热、新化学键生成过程要放热,所以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
B.
物质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反应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氢气和氧气需要点燃才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
反应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有的吸热反应常温下就能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常温下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选A。
20.B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①⑥正确;
②中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②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②不正确;
③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增大的,所以压强也是增大的,因此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③正确;
④密度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④正确;
⑤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所以⑤不正确;
符合题意①③④⑥;
故答案选B。
21.A
B
2A+B?2C
不能
无体积,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
平衡
解析:
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A、B,生成物为C,图象中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计算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变化量之比=n(A):n(B):n(C)=(5mol-3mol):(2mol-1mol):(4mol-2mol)=2:1:2,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B?2C;随反应进行进行2min后A、B、C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可以求出C的变化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定密闭容器的体积,无法求出C物质的变化的浓度,就不能计算出C的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A、B;2A+B?2C;不能;无体积,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平衡。
22.太阳
化学
催化剂
化学
电
H—O
吸热
负
流出
解析:
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二氧化钛)作用下,使海水分解,所以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发生分解反应,O-H键发生断裂,该反应过程为吸热反应;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A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所以A极是负极,又电子的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子从该极流出。
故答案是:(1)太阳
化学
催化剂
化学
电
H—O
吸热;(2)负
流出。
23.AC
AC
A
解析:
1、A.
电能是依靠煤炭、风力、太阳能、水能等一级能源间接获得的能源,属于是二级能源,故A正确;
B.
水力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级能源,故B错误;
C.
天然气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级能源,故C正确;
D.
干馏煤气是煤炭隔绝空气加强热获得的能源,属于二级能源,故D错误;
2、A.水不分解也就是物质不变化,物质不变化也就不会产生新物质氢气.故A研究方向不正确;
B.
水分解消耗能量,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故B究方向正确;
C.
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但水分解是消耗能量的反应,故C究方向不正确;
D.
水分解消耗能量,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故D研究方向正确;
选AC。
3、气态水的能量大于液态水,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放出能量,质量相同的氢气,反应(1)放出的热量多,故选A。
24.Li
Li-e-==Li+
2SOCl2+4e-==4Cl-+S+SO2↑
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SOCl2+H2O==SO2↑+2HCl↑
因为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解析:
(1)Li为还原剂,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2)总方程式减去负极方程式,得:2SOCl2+4e-=4Cl-+S+SO2↑;
(3)题中已给出信息:碱液吸收时的产物是Na2SO3和NaCl,则SOCl2和水反应生成SO2和HCl,则实验现象是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
(4)要求无水、无氧是因为Li会和水、氧气反应,且SOCl2也会和水反应。
25.0.0125c
mol·L-1·min-1
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或: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相同时间后,反应越来越衡。)
减小压强(或:分离CO、O2)
ab
解析:
(1).根据图知10min到达A点,此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25%,所以v(CO2)=0.025c
mol·L-1·min-1,则v(O2)=0.0125c
mol·L-1·min-1;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故反应10min的转化率越来越衡转化率,导致曲线乙向曲线甲靠近;在不增加二氧化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故可以通过减小压强或分离CO、O2使平衡正向移动,来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答案为:0.0125c
mol.L-1.min-1;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减小压强或分离CO、O2;
(2)a项、只要反应发生就有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CO,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b项、反应体系都是气体物质,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
c项、CO2的转化率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
d项、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e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答案选: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