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拓展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拓展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1 15: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触动到)
B.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修正圆润)
C.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商量斟酌)
D.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
D.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描写)
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议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明)
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记叙)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的籍贯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
D.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9
江苏常州清潭中学期末,12—14)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
1—3
题。
(10
分)
①叶圣陶先生于
1988

2

16
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③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④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
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⑤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
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
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
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
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
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4
分)
答:
2
.(★★☆)第③段写叶圣陶先生待人之厚,用了两个事例。能否删去其中的一个?(3
分)
答:
3
.(★★☆)下面的句子里有两个副词,找出来并说明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
分)
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
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答:
五年中考全练拓展训练
1.(2019山东泰安中考,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
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2019
湖南株洲中考,7)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1)(★★☆)某校文学社将请著名作家王先生来讲座。这几天,大家正抓紧时间阅读王先生的代表作《天地有节》。文学社楠楠对艳艳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天地有节》还没有看完,麻烦你告诉她不要着急,我会抓紧看,后天一定还她。”第二天,艳艳见到了小琪,对小琪
说:“
。”(3分)
(2)(★★☆)讲座在学校书吧举行,书吧门口有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2
分)
答:
(3)(★★☆)讲座开始前,请你作为文学社代表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3分)
答:
(4)(★★☆)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文学社名义起草的致王先生的感谢信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多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每处不超过
4
个字。)(3
分)
您讲的内容很有趣味,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一些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



核心素养全练拓展训练
(2019
黑龙江绥化中考)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
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小林要参加某社区的“语文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帮小林完成以下任务:
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答: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结账时服务员表示: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小林母亲准备照做。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50字左右)
答:
中考结束后,小林跟父母去北京旅游。他们首先来到故宫。走进故宫,一眼千年,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神韵犹在。爸爸说:“故宫中这些修复文物的工匠真了不起!”小林听后深受触动,看起来平凡的工匠,却有着伟大的价值。请你帮助小林设计一段赞美工匠的话。(50
字左右)
答:
1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
答案
B
修润:修改润色。
答案
D
D项中的“得”是“得到”的意思,是动词,A、B、C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助词。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
答案
C
该项的表达方式为议论。
答案
B
删去“的籍贯”或“人”。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①叶先生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②叶先生请“我”修润他的文章;③叶先生送客;④叶先生给“我”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