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窗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天窗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1 18: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的“天窗”里会发生怎样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去感受小小的“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和无尽遐想,以及孩子们透过天窗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强烈愿望吧!
3 天窗




安慰
慰藉
卜辞
闪烁
我会写


尖锐

海滩
zhàng
biān
ruì
tān

蝙蝠

蝙蝠
jiè

shuò
wèi

蚊帐
yīng


霸王

老鹰


jiè
慰藉
多音字
狼藉


shì
似的
似乎


占卜
bo
萝卜


和平
huó
和面
huò
和弄
[扇]辨读:shàn(电扇)shān(扇动)
运用:电扇(shàn)的微风吹拂着我的脸,给我送来阵阵凉爽。
傍晚,人们扇(shān)动着芭蕉扇在院子里纳凉。
近义词
反义词
暖和——
唯一——
慰藉——
想象——
锐利——
展开——
温暖
唯独
安慰
设想
打开
丑陋
虚假
词语对对碰
关闭——
美丽——
真实——
喜欢——
展开——
厌恶
锋利
张开
合拢
词语解释
暖和:
扫荡:
慰藉:
唯一:
在地面下挖成的洞。
(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
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安慰。
地洞:
泛指彻底清扫。
锐利:
(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展开:
张开;铺开。
活泼:
生动自然;不呆板。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等。
知识链接
初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像黑洞似的。人们为了获得光线,于是在屋顶上开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比喻
把屋子比作地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孩子们被关进地洞似的屋里时,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天窗成了孩子们心灵飞翔的窗户和唯一的安慰。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拟人
形象地写出了雨点的急促和闪电的锐利。
怎样理解这句话?
通过这句话,既把透过天窗所感受到的自然变化与从中所获得的慰藉联系起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看到
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看到了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的是无数奇幻的云彩;看到一条黑影,想象到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当夜晚来临时,孩子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看到
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一粒星,一朵云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
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奇幻的云彩。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怎样理解这句话?
“无”和“虚”是指没有的,虚无的。“有”和“实”是指由看到的景物所想象到的。文中孩子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所以会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板书设计
天窗
看见:
雨脚 闪电 星 云
想象:
无穷无尽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中心思想
本文叙述的是乡村里的小孩子借助家里的那方天窗,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强烈愿望。
作业
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试着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参考答案:天窗开在屋顶,在屋顶上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这就是“天窗”。
因为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只要打开木板窗,光线和空气都有了,而碰上大风大雨,或是北风呼呼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为了让屋里亮堂,所以就在屋顶开了个玻璃窗,叫“天窗”。
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参考答案:在夏天阵雨来的时候,孩子们不能在外面雨里跑,小小的天窗就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相关语句:课文第5自然段“从那……锐利起来”。在晚上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相关语句:第6~7自然段。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参考答案: “扫荡”会给我们带来横扫千里的感觉,带给我们力大无比的感觉。因为孩子们透过“天窗”能想象到屋外的大雨磅礴的景象,从天窗上落下的雨声也能感受到外面的世界,雨的威力无比。本来威力就很大的风雨雷电,在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之中加以夸张,威力变得更大。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 中看出“实”。 (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他们想象的内容比看到的更阔达,他们可以从“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从“无”到“有”)
孩子们还可以从玻璃上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灰色的蝙蝠,或是会唱歌的夜莺;或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从“虚”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