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5.孔乙己
chàn
jiàn
zhàn
tuí
diào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2分)
羼水( ) 间或( ) 绽出( )
颓唐( ) 单调( ) 踱进( )
门kǎn( ) zhàn( )水 监dū( )
shì( )候 jiàn( )头 伤bā( )
duó
槛
蘸
督
侍
荐
疤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7分)
3.(河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___①___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___②___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___③___。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
D
【解析】细读第①②处空格后面的句子,不难发现这两个句子是递进关系,所以应选D。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逻辑严密。(2分)
示例一: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 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组成,是一篇小说的核心。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状元”。
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
5.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共4分)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刻画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一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显示了孔乙己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
6.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表现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②“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活画出孔乙己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③“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揭示了孔乙己是一个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人。④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窃书不能算偷”,揭示出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人。⑤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B)(2分)
A.咸亨( ) 羼水( ) 颓唐( )
B.舀出( ) 擦拭( ) 蘸酒( )
C.哄笑( ) 蒲包( ) 笔砚( )
D.不屑( ) 阔绰( ) 门槛( )
hēng
chàn
tú
yǎo
shì
zhàn
hǒng
pú
yàn
xiè
jiàn
chuò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中,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身材高大,却四体不勤;他识文断字,却难以__①__生;他自命清高,却__②__为小偷。“穷困__③__倒半生凉,人情冷漠一世悲”是对孔乙己人生的真实写照,真是可怜又可悲!
A.①谋 ②仑 ③潦 B.①谋 ②沦 ③潦
C.①某 ②沦 ③燎 D.①某 ②仑 ③燎
B
3.(河南中考)班级开展“‘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8分)
(1)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30字左右。(3分)
材料一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人乃至许多海外华人的“祖根地”。2012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旅游局委托中央电视台制作“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该片先后在央视一套、四套等频道播出,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厚重、风光秀美的河南文旅新形象。
材料二 2019年9月26日,河南省“掌游中原老家河南”智慧文旅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助力河南实现全省旅游服务智慧化,打造全国智慧旅游标杆省份。
材料三 2020年4月1日,《河南省旅游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全国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首部订立、实施的地方性旅游法规,着力贯彻全城旅游理念,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助于进一步推广“老家河南”文旅品牌。
示例一:河南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示例二:河南省重视“老家河南”文旅宣传,启动智慧文旅项目,实施旅游条例。(重视宣传、“老家河南”品牌、智慧文旅项目、旅游条例,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2)大家都在为宣传推广“老家河南”文旅品牌献计献策,小化同学展示了自己仿照真实高铁票(图一)设计的一张宣传卡片(图二)。请你结合活动主题,说说这张宣传卡片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80字左右。(5分)
示例一:构思新颖。把宣传卡片设计成“回家专列”高铁票的样子,把“远方”设为出发站,把“老家河南”设为到达站,并用展开的书和“明月”“故乡”二词连接两个站点,巧妙地突出文化旅游的特色。 示例二:主题明确(富有情感)。用“远方”“老家河南”“欢迎来到河南**”等表达欢迎远方朋友的热情;用“回家”“明月”“故乡”等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突出“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 示例三:时代气息与文化意蕴巧妙融合。宣传卡片设计成高铁票的样子,配上二维码方便人们享受智慧文旅服务,有时代气息;卡片上“明月”“故乡”“老家河南”等词语和展开的书有文化意蕴,突出文化旅游主题。
(重庆B卷改编)
草根募捐晚会
①老李突患重病的消息在老街炸开了。
②老李的病情牵动着老街人的心。
③老街,城之一隅,多是出租房,租住者皆为外来务工者,平素大家多有交集。老李五十来岁,在老街的外来工子弟校教体育,他热心善良,喜爱游泳,水性尤佳。老街边上是东江河。在老李的召集下,组建了水上义务救援队。平日里,救援队轮流在江边巡逻,劝导玩水者,救援了数十名溺水者,深受老街人敬佩。
④老李家境普通,不堪承受巨额手术费,加上病痛难忍,他决定放弃治疗。老街人自发组织捐款,无奈大多数人收入不高,只筹得五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
⑤晚上,老街古榕树下,一群人围坐着,又说起了老李。翻看手机新闻的出租车司机小陈突然抬头,说:“要不,咱们也像新闻里一样,搞个募捐晚会,为老李筹集医药钱。”
⑥“主意倒是好,可搞晚会要有舞台、音响设备,还要排练文艺节目,我们这些土包子,怎么弄得了?”卖豆腐的老王一声叹息。“无论怎样,咱们一定要想办法救老李。”清洁工陈老太说。
⑦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给我们音响设备,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菜的丁奶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⑧大家都热切地建言献策,只有卖包子的方姨沉默着不插嘴,半晌,她深吸一口气,有点犹豫地说:“我唱首歌吧!”
⑨“方姨,你会唱歌?平时没见你出过声儿啊?”大家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方姨凝神想了片刻,小声说:“我……我还是唱吧,我也要为晚会出份力,草根晚会嘛,观众不会在意我唱得好坏的。我最后唱,估计那会儿观众走得差不多了,影响不了晚会的。”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是很专业,但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纷纷慷慨解囊。
?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
?“天啊,这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水平,方姨真是深藏不露啊!”老街人连连惊叹。
?哎,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啊!很像当年文工团的歌手安妮。对,她是安妮,我想起来了。20年前,安妮可是小有名气,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台下有不少人高声议论着。
?方姨唱毕,台下掌声雷动,她眼神闪光,娓娓道来:“大家说得没错,我就是曾经的歌手安妮,当年文工团改制后,我下岗了,我去酒吧唱歌,去农村跑商演,做婚庆歌手。后来,有人说我老了,唱法过时了,生活一落千丈,那时,我又生了一场大病,身材变形。为了生存,我只能改行,隐姓埋名,来到老街,开了间包子铺。老街人不知道我是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老李,救起了我落水的儿子,他是个好人,希望好人有好报。”
?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诉台下的老李,我都能重新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引发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4.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4分)
老李患病,牵动人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媒体报道,引起关注
草根献策,筹划晚会
举行晚会,方姨演唱(或:方姨演唱,激励老李)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方姨的形象。(4分)
①知恩图报:登台唱歌,感谢并鼓励老李,也感谢老街人对她的帮助;②性格坚强:勇敢面对下岗失业、病痛等打击,改行开包子铺;③唱功专业:歌声清亮高亢,宛如天籁。(答出两点即可。)
6.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极为巧妙,试结合⑧—?段进行分析。(4分)
悬念:前文写方姨的犹豫和艰难抉择,给读者留下疑惑,后文写方姨自述经历,揭示谜底,吸引读者,引人入胜。铺垫:前文写老街人对方姨唱歌的怀疑,以及对方姨上台前晚会情形的叙述,都是为方姨出场作铺垫,这样能更好地塑造方姨的形象。
7.街坊邻居对待病重中老李的态度与鲁迅小说中周围人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截然不同,请分别说明造成人们持不同态度的原因。(4分)
街坊邻居组织“草根募捐晚会”,热情帮助病重中的老李原因是:①老李一向热心善良,乐于助人,深受街坊邻居的敬佩;②老街邻里对老李心怀感恩、知恩图报;③当今社会邻里崇尚友爱互助的文明风尚。孔乙己受到权贵和普通民众嘲笑的原因是:①孔乙己是科举制度下的失败者,却以读书人自居;②迂腐清高,四体不勤,好吃懒做,却又穷困潦倒;③封建社会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