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木兰诗 讲练课件——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木兰诗 讲练课件——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1 18: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9 木兰诗
zhù
jiān

tuò
xūn

bìn
tiě
kè hán



对着
织布的梭子

军中的文告
早晨
战事
越过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记功
外城
穿
动弹
动弹
怎么  辨别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对偶
对偶、夸张
反问
排比、互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
5.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选自________朝_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6)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 
代父从军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对偶
雄兔脚扑朔
互文
雌兔眼迷离

北方
有余

7.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远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雌雄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么能辨别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是雌兔呢? 
8.对《木兰诗》中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人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C
9.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达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写征途,渲染悲凉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二)
【甲】《木兰诗》
【乙】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①,感激强起颜。老父隶②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③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⑤。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⑥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选自《木兰歌》)
【注释】①戚戚:悲伤的样子。②隶:属于。这里意为“在……写着”。③羸(léi):虚弱。④秣(mò):喂牲口。⑤干将:代指宝剑。⑥巾帼:妇女盖发用的头巾。
哪里
不同
搀扶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晨驻扎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
12.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木兰歌》和《木兰诗》的结尾方式有什么不同?
《木兰歌》的结尾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对木兰忠孝两全的赞颂。《木兰诗》的结尾则以兔为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了讴歌和赞美。
【乙参考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日益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华丽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早晨驻扎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
将军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极了,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壮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女子的容貌。亲戚们举着酒杯来祝贺木兰的父母,到如今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外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一起出生入死十几年。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13.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人民心中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史料,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 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此,英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
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奇功 
刘胡兰舍生取义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