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5 黄河颂
C
【点拨】A项,“曲”应读“qū”;B项,
“澜”应读“lán”;D项,“掀”应读“xiā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以它英雄的________,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从昆仑山下________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________南北两面,并向南北两岸________千万条铁的臂膀。
A.气魄 投向 分成 张开 B.气魄 奔向 劈成 伸出
C.体魄 滚向 劈成 张开 D.体魄 奔向 分成 伸出
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B.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不受俗务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C.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A
【点拨】B项,“以免不受”不合逻辑,可删去“不”;C项,语序不当,应调整为“生根、开花、结果”;D项,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改为“能够”。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初夏时节,黄州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A
【点拨】B项,“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中的顿号应为逗号;C项,问号应为逗号;D项,省略号和“等”去掉一个。
5.(原创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我”“在”“望”“东南”的词性分别为代词、介词、动词和名词。
B.“向着黄河”“唱出赞歌”“伟大坚强”“筑成屏障”这几个短语中加点词都是动词。
C.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成为一部反映中华民族抗战的音乐史诗。
D.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点拨】B项,“坚强”是形容词。
6.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请针对诗歌内容做一下批注。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
别让酸雨淋湿了我的梦
别让烟雾遮蔽了我的真诚
别让我看不见蓝天
别叫我内心天蓝的热带雨林
让位给一栋栋冷漠的洋灰钢骨
【批注】这首诗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现代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酸雨
痛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渴望自然生活
洋灰钢骨
烟雾
(一)
阅读《黄河颂》,完成下列题目。
7.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谈谈。
“啊!黄河!”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8.怎样理解黄河是“摇篮”“屏障”?
“摇篮”,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9.“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和“屏障”能否换成“身躯”和“屏风”?为什么?
不能。“身躯”仅仅指身体;“体魄”还指蕴含着精力、精神,用“体魄”更能表现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屏风”太小,不足以形容黄河;“屏障”则显得高大,气势雄伟,用“屏障”比喻黄河,表达团结抗战、抵御外族入侵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形象、贴切。
10.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歌词“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诗中“铁的臂膀”是形容黄河的无数支流。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
(二)
我爱你中国
瞿琮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皑皑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11.这首诗歌涵盖内容很广。从时间上看,它写了______________;从空间上看,它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地下、南、北
春、夏、秋、冬
12.“我爱你,中国!”诗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四次出现,利用具体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抒发的感情越来越强烈。
13.仿照下面的例句,分别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你夏天亭亭的荷花。
我爱你冬日洁白的雪花。
1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的热烈歌颂和浓烈的热爱。
15.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吟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一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近之黄河】阅读下列有关黄河的材料,说说你对黄河内涵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3)【今之黄河】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一: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示例二: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