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北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北师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9 12: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
基本线索框架
公车上书
天演论
百日
维新
序幕
准备
经过
公车上书
1、含义
2、原因
3、意义
1、公车上书含义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进京考试的1300多名举人向光绪皇帝的上书——公车上书。
康有为像
梁启超像
2、公车上书原因
根本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
重要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沉沉酣睡我中华,
那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3、公车上书意义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打破了清朝一直以来禁止知识分子干政的局面,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
著作
学堂
学会
报刊
名称
类别
维新派主要活动
《时务报》《国闻报》
强 学 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天演论
《时务报》
《国闻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1895年以后,康
有为、梁启超等
维新派在全国各
地创办报纸、组
织学会,开设学
堂,大力宣传西
学,鼓吹变法。
时务学堂(南学会)
万木草堂
天演论
1、内容
西方的进化论
2、意图
宣传变法思想
3、意义
震动了思想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严复
(1854——1921)
中国西学第一人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改革的旧制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取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
经济 1.在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路
文化 1.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
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 改革科举制,
废除八股取士
军事 1.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2.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裁汰绿营
百日维新
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不知他,是枭雄。
这是1898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
刘光第
谭嗣同
杨 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杨 锐
戊 戌 六 君 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1、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是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足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具体原因:顽固派的强大
具体原因:光绪帝无权,袁世凯的出卖;变法策略失误
公车上书
兴起
发展
高潮
结局
《天演论》
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