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辛亥革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2-29 12:39:42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武昌
“湖北军政府”
戎装孙中山
孙中山故居
广东省中山市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
南京新街口孙中山塑像
广东省中山大学
台北故宫
燕山大学
香港孙中山纪念馆
澳门孙中山塑像
檀香山唐人街孙中山塑像
曹崇恩雕塑园
尹积昌雕塑园
南京中山陵
芝加哥孙中山纪念展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8课
(人教课标版)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中部
辛亥革命
学生:八年级六班
(示范课)
教师:张 友 军
学习目标:
1.能准确说出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历史作用;明确“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指导地位,能复述出武昌起义的爆发、过程和结果。
2.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三民主义”和《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对应关系。
3.通过讨论,确定正确的判断革命成败的标准,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的两面。

孙中山
第一章 求学经历
第二章 涉世之初
第三章 革命征程
第四章 欢声中失败
第五章 战斗不止
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
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
14岁到檀香山就学意奥兰尼书院,后考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
19岁就读于香港拔萃书屋(今拔萃男书院)
20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
22岁考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的前身)
28岁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港英政府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

1883年,从檀香山回国后 曾偕陆皓东到村庙,见病 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 满巫医骗人,遂分头将神 像捣坏,因而出走香港。
1892年在广州行医期间,常常与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故广州人将此四人名为“四大寇” 。

医人
医国
1894年春在翠亨家中草拟了《上李傅相书》 ,并偕同陆皓东远赴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但被断拒。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医国药方:
猛药重治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自救运动)
(变法改革)
(暴力革命)
自我疗伤
温药慢治
医国药方
猛药重治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自救运动)
(变法改革)
(暴力革命)
革命救国
兴中会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同盟会
总 理: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1905年 日本东京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前 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改革土地制度
推翻清王朝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
(核 心)
民生主义
(发 展)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同盟会
总 理: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 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 日本东京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三民主义”
1895年 第一次广州起义
1900年10月8日 惠州起义
1907年5月 潮州黄冈起义
1907年7月6日 安庆起义
1907年9月 七女湖起义
1907年12月 镇南关起义
1907年9月 防城起义
1908年3月27日 钦州、廉州起义
1908年4月 河口起义
1910年2月 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1911(辛亥)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杭州
京师
贵阳
昆明
广州
长沙
福州
南昌
苏州
上海
安庆
武昌
江宁
镇江
西安
太原
成都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由临时参议院通过,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
袁世凯
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判断一场革命的成败的标准是:
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是:(1840年以来)
2.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反帝(殖)反封建
实现三民主义(共同纲领)
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
1.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民国
1.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代表)窃取
辛亥革命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
成功: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孙中山
舍我其谁
百业根基
勇于成功
课堂巩固
必答题
每道5分
每组共四道
分别由四名同学回答
1.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2.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地点是在: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D.东京
3.郑州碧沙岗公园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三座纪念亭,分别根据三民主义来命名,其中不可能有的是:
A.民族亭
B.民主亭
C.民权亭
D.民生亭
4.1912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 是为了纪念武昌起义,那么武昌起义是爆发在:
A.1911年10月10日
B.1895年10月10日
C.1905年10月10日
D.1910年10月10日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一年成立的:
A.1894年
B.1900年
C.1905年
D.1911年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谭嗣同
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民报》
4.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统治代表谁的利益: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资产阶级
D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
抢答题
答错不扣分
答对加20分
共3道题
一方答错,权利转移到另外一方
1.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的行动是:
A.发动辛亥革命
B.建立中华民国
C.成立中国同盟会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3.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选答题
此处有三道分值不同的题
答对加相应分数
答错扣掉相应分数
30分
40分
50分

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封建帝制

民国1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请问这一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A.1924
B.1925
C.1926
D.1927

1912 + 民国纪年 - 1 = 公元纪年
此图中三民主义中的一条对应的革命纲领是:
A.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B.建立民国
C.平均地权

1.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2.君志所向,一往无前,
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4.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
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5.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
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