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手绘导游图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设计·应用领域
教材 义务教育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通过欣赏、观察、探究、分享等多种教学活动,尝试利用调查问卷自主设计一幅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2. 理论依据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设以利用调查问卷自主设计一幅美观、实用的导游图为总任务,利用视频、教材、资料等教学资源作为支架,设计多种平行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图的特点以及导游图的要素。同时设计难度层层递增的梯度任务,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启发学生设计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2.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是北京版美术教材修订中新增加的内容。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导游图的相关知识、学习其绘制方法,能够设计出一幅美观、实用的导游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方位感,了解距离的概念,学会运用绘制导游图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地域的认知。
本课还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一次考察,其中涉及到了数学与品德与社会中相关的知识,也是对设计意识的一次考验,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应以使用者的需要作为前提。既有内部知识的融合,又有外部技能的表现,是一节实用价值很高的“设计·应用”领域课程。
横向系列角度分析:在本册教材的第7节课《我们的科技小报》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尝试了如何利用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有意识的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追求创新的习惯,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纵向系列角度分析:在三年级下册《设计紧急避难路线图》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紧急避难图的设计方法,能够为家庭或小区绘制一幅简洁、明了的紧急避难图,为本课继续学习如何绘制导游图的方法打下了学习基础。
2.学生情况
(1)四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校外探路》一课中已经学会了使用简单的路线图并进行绘制。
(2)四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一)》一课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方位意识,能够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3)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够自主的绘制自己的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4)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与综合探索的能力,可以通过看书进行简单的自学。
3.学生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
·学生对于绘制比较陌生、复杂的导游图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不敢轻易下笔。
解决方法:采用课前调查表的形式,提前尝试学生绘制简单的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以及标志的建筑物,从相对熟悉的路线、环境入手,减轻学生的设计压力,分化本节课难点,为本节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学生绘制的导游图不能明显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解决方法:采用新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白板,使学生更加了解设计应以使用者的需要作为前提。
·学生绘制的导游图形式单一,不够美观新颖。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先分析组内导游图的新形式,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创新,绘制出形式新颖、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4. 3.教学手段
通过教师提出的不同任务创设情景增加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讨论等逐步开展教学活动。
4.技术准备
学生用材料——课前调查表、水彩笔、胶棒、剪刀、彩纸。
教师用材料——教学课件、示范用具。
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地图、导游图的定义,以及导游图上必须具备的方为坐标、图例等必要信息。
技能:学习手绘简单导游图的步骤以及方法,运用此技能设计一张与自己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导游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发现课本中导游图的特点,并尝试应用到自己所设计的导游图中。
(2)从实际的生活中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到导游图的实际应用价值,设计一张美观实用的导游图,并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课程学习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而爱生活的情感。
(2)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完成导游图的设计,树立设计服务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导游图的相关知识和绘制步骤,能够运用已学知识绘制一幅导游图。
难点:设计一幅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教学策略:
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里特征,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分化本节课重难点,直观形象解决学生的困难,构建乐学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引入新课 (一)声音
同学们,听,他在说什么?
(二)视频
1、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以去看一看。
2、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他?
·除了路线图,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吗?
(二)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来学习《手绘导游图》一课吧!
二、新课授课
(一)了解生活中的导游图
1.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导游图呢?
2.老师也带来了一幅导游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了解导游图的相关知识
1.导游图的要素
·方位坐标
为什么导游图中的方位坐标一定要指向 “北”?
·比例尺的作用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图例的作用
方位坐标、比例尺、图例又称之为地图的三大要素。
2.自主探究(小组)
·图例
·请打开书P36-38页,观察书中的导游图:
看一看,图例都在导游图的什么位置?
说一说,图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表现?(如:符号、颜色……)
想一想,设计师这样设计的原因?
·方位坐标
·请打开书P36-38页,分别在( )里填出各个坐标方向:
·请打开书P36-38页,观察书中的导游图: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哪些不同形象的方位坐标?
想一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比例尺
·打开书P36-38页观察书中的导游图,
想一想,地图和手绘导游图有什么区别?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导游图中没有标注比例尺?
3.我们那一组能成为勇敢之星呢?分享一下他的挑战任务。
(二)导游图的设计步骤
1.游戏排序:导游图的绘制步骤。
2.教师示范:
1、选择恰当的作业纸。
2、画出方向坐标。
3、添加标志性建筑物以及图例。
4、最后我们根据调差问卷画出路线图。
(三)如何设计一张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1.拼摆游戏:
请利用小组内的资料完成导游图的设计。
2.分享:
你认为哪组设计的导游图更加美观?
3.视频: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导游图设计的更加实用?
三、艺术实践
(一)作业要求
请根据调差问卷,自主设计一幅美观、使用的导游图。
(二)教师指导要点:
·美观
·实用
四、评价展示
1.自评:
·你觉得你成为“美观之星”请举起你的作品。
·你觉得你成为“实用之星”请举起你的作品。
2.互评: 你认为谁能够被称为全班的“设计之星”
3.师评:老师要为“设计之星”颁发星星奖励。
五、课后拓展:
现在的导游图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雨伞、围巾、书包等都有导游图的身影,当然还有更多,让我们在课下继续寻找吧。
学生聆听
学生观看视频
·导游图
·路线图
·地铁线路图
·公园游览图
·方位坐标
因为在数学课中我们学过,地图中的方向坐标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比例尺
·图例
地图地第二种语言,能够更好的认识导游图。
·标志性建筑
·道路
图例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
各种符号和颜色
利用颜色设计的图例更加醒目。
利用符号设计图例更加的直观。
·方位坐标表现的需要更加具体,明确。
·方位坐标表现的简单、明了。
·方位坐标表现的醒目、突出。
·导游图:注重简洁有趣的展示区域的相关内容。
·地图是说明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图。
·导游图可以绘制的更加简单、随意,能将重要的景点、主要信息标注出来就可以。
按比例安排主要街道和建筑
会出主要标志性建筑物
画出路线图
学生观看
·颜色对比
·不同的构图形式
·外形的变化
利用折的方法
利用小弹簧支撑架,使标志性建筑物更加突出。
利用立体建筑物,使标志性建筑物更加突出。
学生进行艺术实践。
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聆听
利用声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击任务重点,引出课题《手绘导游图》。
了解生活中的导游图
了解导游图的基本知识。
把教学重点分化为多个平行性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探究。
了解图例的定义以及作用
根据教材中的导游图进行自主分析。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导游图,了解图例的表现方法和设计意图。
了解方位坐标的基本信息。
总结导游图中不同形象的方位坐标以及设计意图。
了解导游图与地图的定义。
明确绘画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导游图。
丰富导游图的表现方法。
解决本课难点,了解如何设计导游图才能更加实用。
学生根据调查问卷,自主设计一幅美观、实用的导游图。
从多种角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了解导游图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