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挂笺过新年》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学段 中段 年级 四年级
课程名称 《剪挂笺过新年》
教材版本 说明 书名(册数):美术 四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程说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中的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指出:尝试从形式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形式原理,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基本元素,组织出具有美观的画面。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美术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帮助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观点,提升美术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次课程的看点:
我所在教研组的课题是科任学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本节课设计制作挂笺,因此教师在设计本课学习时,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特定活动剪挂笺作为学习主题,通过学习剪挂笺,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剪纸这一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来理解感知春节的气息。了解传统美术中的剪纸这一知识。
1、利用反馈技术设计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按点来检测和巩固所学挂笺知识,解决挂笺制作中的难点。
2、利用希沃Link展示学生作品。
3、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特别新年民俗——剪纸。
媒材资料准备说明 (所用信息技术手段及其他辅助材料)
按按按Ez-click互动反馈系统 1.前测按点调查学生对中挂笺的概况了解。
2.课中设置按点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挂件的相关知识、做法以及挂笺的民俗传统。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8课,本课主要围绕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特定的民俗活动——剪挂笺展开学习。
1.?教学内容: 让学生用各种彩色纸,设计制作多种样式,不同风格的挂笺。了解挂笺的文化,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兴趣和美化生活的愿望
2.???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美术学习能力,有较好的学习氛围,他们学习积极性高、喜欢参与课堂活动,愿意通过丰富的形式学习美术制作,所以容易融入到教学情景之中。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挂笺的由来和意义。及相关知识和民族习惯、民俗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做好的挂笺布置教室迎新年,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剪刻的技法,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挂笺
※教学难点:
1、了解挂笺的意义和由来,通过查找资料和教师讲解解决。
2、 挂笺图案和“穗”的设计,通过欣赏、讲解、演示解决。
3、 剪刻的方法,通过演示解决。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 技术使用
学生常规练习训练,提升学生美术感知能力
调查学生对中国春节的概况了解、检测学生看微课学习、完成微课学习单的情况
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春节的民俗。
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课文视频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再次带着问题观看电子书。
通过多样的形式学习小组学习的分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根据按点反馈的答案确定讲授顺序,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赋予学生回答问题同学的权利,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
课前两分钟
学生视频展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相关习俗。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及课堂常规。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
?
二、导入:出示教学课件,看“新年到”动画。
问题:1、听,这是什么声音?
?
2、听这段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挂笺又称门笺、喜笺等,春节前一般以五张贴在门上和梁间表示迎春,从唐代开始就有这种习俗。
一、微课学习
出示挂笺微课,提问学生:
根据微课,完成微课学习单。
学生看微课回答。
二、前测按点。
挂笺一门( )
三张 2、四张 3、五张
三、新知识讲授
1、欣赏书中和教师带来的挂笺作品。
教师提问问题
(1)挂笺是什么形状的?
(2)挂笺上都有哪些图案?
(3)它们都有哪些寓意?
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说一说。
长方形、人物、动物、字等
?吉祥如意、双喜临门、福寿延年等
请一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4)挂笺底部的“穗”有哪些样式?
它们相同吗?
2、分析挂笺的制作步骤。
讨论:制作挂笺的先后顺序。
希沃Link连接教师手机,拍照展示学生作品。
3、小结制作步骤:
1)裁一长方形纸。
2)安排主体部分的位置及大小,
画出主体部分的边框。
3)留出底部“穗”的长度。
4)设计并剪出“穗”
5)设计主体部分图案,画出图样。
6)剪刻主体部分。
4、演示制作方法(可放录像)
1)教师演示穗的剪法。(对折)
问:你还能设计出更新颖的穗吗?
解决穗子与边框在设计和制作中的问题。
分析主体图案的设计要点
按点检测
1、分析图片中挂笺的问题。出示图片(错别字、主题图案和边框连接点少)
2、分析图片中挂笺的问题。出示图片(错别字、主题图案和边框连接点少)
要求:图案要饱满,空隙部不能过大,可用花纹填充,图案与边框要连接在一起。
五、布置作业:
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每人设计制作一幅挂笺作品。
学生作业:
1设计主体部分的图案。
2设计“穗”的样式。
3剪出“穗”。
六、教师巡视辅导
提高升华
教师出示视频:剪挂笺
微课视频
PPT、Ez-click按按按单选功能
PPT
PPT
PPT
希沃Link
挂笺电子书
PPT
PPT
PPT
PPT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是否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式: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设计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按点来检测和巩固所学的挂笺知识。
充分利用希沃Link等多媒体课件提供场景,为学生创设利用微课学习铁屑微课学习单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课堂生成的作品类型及内容: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在本节课开头,让学生通过视频微课形式了解关于春节可以进行的活动,拓展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本课基于学生单选数据来和电子书自主学习的形式对挂笺的学习进行突破,根据学生的需求讲解挂笺制作知识和制作重点。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使用了EZ-click互动反馈,让学生选择正确图片,同时突破了本课所学重点,利用反馈数据检验学习效果。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阶段整合学习。在四年级美术教学内容之中,又进行是、二年级团花设计知识和三年级对称设计知识的复习。并有关于新年民俗的拓展学习,帮助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对本课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升华。
本课运用了按按按的新功能多项选择题,恰巧的适用于春节民俗可以进行的的多项活动,并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思考更多的春节活动。
教学反思(基于课堂反馈数据分析)
本节课利用学生课下学习PPT、希沃LINK、EZ-click互动反馈和微课等形式进行教学。创设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了本节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导入环节请学生观看有关挂笺的微课视频,并设计了一个后测按点,了解学生对于挂笺的认识,为课堂作为铺垫的同时点出本课的主题:剪挂笺过新年。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90,说明绝大多数同学通过观看微课有一些关于挂笺知识的认识。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简单清晰的帮助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本节课课堂,师生配合默契,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和设计练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这节课,我深感孩子们非常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我也要更加以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为依据,不断地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