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学生+教师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讲:月相的变化(学生+教师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14:09:30

文档简介

第十二讲:
月相的变化
一、知识梳理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2、
3、月相变化规律:
注:①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4、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二、例题与变式
【例题】
1.月相是指(D)
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面貌
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C

(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2)月球是一个球体
(3)月球绕地球运动
(4)月球位置相对于太阳的变化
A1,2
B2,3
C3,4
D1,3
【变式训练】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农历初一,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下弦月
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月相:春节是新月,中秋节是满月,元宵节是满月,农历一个月一般为30天
三、随堂练习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
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C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5.(1)月球公转到图中C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月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西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垂直,此时海上出现

潮。
6.在下图中画出相应地月相
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8.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9.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10.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1.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12.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BD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3.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C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14.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C

图5—1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5.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图5—2),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C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月食(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B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西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垂直,此时海上出现

潮。
16.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B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17.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B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18.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B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9.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20.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四、课后巩固
1、月相是指〔D〕
A、月球的面貌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形状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2、月相变化的缘故是〔D〕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③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4、关于月相变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C、假如月球能自行发光,就可不能有月相变化
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5、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A〕
6、判断以下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B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春江潮月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唐代诗人张继曾著有《枫桥夜泊》,诗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描述的夜景是〔B〕
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初八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
8、2003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03年10月1日起整个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B〕
A、新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
9、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如今约为农历〔A〕
A、二十六、二十七B、十一、十二C、十七、十八D、初七、初八
11、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C〕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12、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C〕
A、月食B、月相C、月象D、月蚀
13、以下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B〕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F→C→H→D→F
D、E→D→H→C→F→B→G→A→E
14、把以下四幅图按朔望月所能观看到的月相变化顺序排列〔A〕
A、acdb
B、cabd
C、dcba
D、dbca
15、填写下表中我国节日的农历日期,并将以下月相前的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A新月到上弦月之间B上弦月到满月之间C满月D新月
节日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农历日期
正月初一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五月初五
月相
D
C
B
A
16、依照图中的四个月相〔阴影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
A:下弦月
B:新月
C:上弦月D:满月
(2)从初一到十五,这4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BACD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能观测到吗?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吗?正月十五以后再观测
17、读“北半球月相变化示意图”,回答
(1)当出现下弦月月相时,月球运行到B处位置.
(2)A处月相名称是满月,农历日期为十五。
(3)我国的农历月是以为基础
18、回答以下关于月相的问题:
A
B
C
D
〔1〕A表示下弦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B表示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C、B、D、A
〔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日食;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月食。
〔4〕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为C、D时,日地月三者。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依照朔望月确定的.
19、春节、中秋节基本上依
农历
确定的节日,春节的月相是满月。
20、读图,回答:
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位置;
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
答:春节为大年初一,无月。小强可信
2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完成以下要求:
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A
新月
、B;上弦月
C
满月
、D;下弦月
月相从A→B→C→D的周期时间为:29.5日
;又称为朔望月
我们观看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缘故: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第十二讲:
月相的变化
一、知识梳理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2、
3、月相变化规律:
注:①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4、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二、例题与变式
【例题】1.月相是指()
A月球的形状
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面貌
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2)月球是一个球体
(3)月球绕地球运动
(4)月球位置相对于太阳的变化
A1,2
B2,3
C3,4
D1,3
【变式训练】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_________
写出下列我国传统节日的月相:春节是____,中秋节是_______,元宵节是_________农历一个月一般为__________天
三、随堂练习
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3.
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5.(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6.在下图中画出相应地月相
7.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8.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
9.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
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
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
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
10.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1.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

A.新月
B.满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12.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3.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A.近日点、朔、大潮
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
C.远日点、望、大潮
D.近日点、满月、大潮
14.图5—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图5—1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5.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图5—2),回答:
(1)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
(天文现象)。
(2)月球公转到图中
点时为上弦月,月面朝

(3)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此时海上出现
潮。
16.如果某人看到上弦月上中天,那么这个人的位置正在(

A.晨线上
B.昏线上
C.晨昏线
D.不可能在晨昏线上
17.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

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
B.适逢满月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D.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18.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

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
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
19.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月,农历初一出现一轮明月
B.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月面朝西
C.满月,农历十五、十六出现,通宵现
D.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出现,月面朝西
20.关于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面受光面积大小的变化
B.农历月份安排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
C.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时间大约为7天
D.从朔到望的周期为一个朔望月四、课后巩固
1、月相是指〔

A、月球的面貌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形状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2、月相变化的缘故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③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
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4、关于月相变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C、假如月球能自行发光,就可不能有月相变化
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5、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6、判断以下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春江潮月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唐代诗人张继曾著有《枫桥夜泊》,诗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描述的夜景是〔

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初八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
8、2003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03年10月1日起整个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
A、新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
9、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如今约为农历〔

A、二十六、二十七B、十一、十二C、十七、十八D、初七、初八
11、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12、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A、月食B、月相C、月象D、月蚀
13、以下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A、A→B→C→D→E→F→G→H→A
B、E→A→G→B→F→C→H→D→E
C、F→A→G→B→F→C→H→D→F
D、E→D→H→C→F→B→G→A→E
14、把以下四幅图按朔望月所能观看到的月相变化顺序排列〔

A、acdb
B、cabd
C、dcba
D、dbca
15、填写下表中我国节日的农历日期,并将以下月相前的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A新月到上弦月之间B上弦月到满月之间C满月D新月
节日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农历日期
月相
16、依照图中的四个月相〔阴影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
A:
B:
C:
D:
(2)从初一到十五,这4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他能观测到吗?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吗?
17、读“北半球月相变化示意图”,回答
(1)当出现下弦月月相时,月球运行到处位置.
(2)A处月相名称是,农历日期为。
(3)我国的农历月是以为基础
18、回答以下关于月相的问题:
A
B
C
D
〔1〕A表示月,发生在农历;B表示月,发生在农历。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3〕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
〔4〕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为C、D时,日地月三者。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_.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依照_____确定的.
19、春节、中秋节基本上依照_____历确定的节日,春节的月相是________。
20、读图,回答:
绘制出新月的月相图;
重阳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位置;
小明说春节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
2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完成以下要求:
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A
、B;
C
、D;
月相从A→B→C→D的周期时间为:
;又称为
我们观看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