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3比例的应用
一、单选题
1.把一个长方形按5:1的比例放大后,长和宽的比是(?? )。
A.?1:5?????????????????????????????????B.?5:1?????????????????????????????????C.?不变的?????????????????????????????????D.?无法确定
2.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5厘米,宽4 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A.?20平方米???????????????????????????????B.?500平方米???????????????????????????????C.?5000平方米
3.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5厘米,一辆汽车按3:2分两天行完全程,那么第二天行的路程是(?? )。
A.?6.6千米?????????????????????????????B.?66千米?????????????????????????????C.?660千米?????????????????????????????D.?6600千米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cm2 , 把它按10:1的比放大后,所得图形的面积是(??? )cm2。
A.?10000??????????????????????????????????????B.?1000??????????????????????????????????????C.?10??????????????????????????????????????D.?1
二、判断题
5.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 (??? )
6.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米。(?? )
7.周长是20cm的的正方形,经过放大镜放大后就变成了长方形。(??? )
8.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4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4毫米。(?? )
三、填空题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我国长江的全长是42cm,长江的实际全长是________km.
10.看图填空.
熊猫馆在大门的________方,相距约________m;
老虎馆在大门的________方,相距约________m;
孔雀馆在大门的________方,相距约________m.
11.在一幅比例尺是 地图上,2.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0厘米.那么,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________厘米。
四、解答题
13.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的距离是10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4.百货商场正东方向1000米是街心花园,街心花园东南方向500米是小明家,小明家西偏南15度800米是图书馆.
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五、应用题
15.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长和宽的比是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分析】题干中5:1只是图形放大的倍数,并没有告诉我们长和宽的比,所以无法确定。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5÷=2500(厘米)=25(米),4÷=2000(厘米)=20(米),面积:25×20=500(平方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由此先分别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实际面积,注意换算单位.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5.5÷
=5.5×30000000
=165000000(厘米)
=1650(千米)
1650×=660(千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第二天行的路程。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按10:1扩大,10×10=100,面积是原来的100倍,所得图形的面积:100×100=10000。
故答案为:A。
【分析】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因此正方形面积扩大的倍数是边长扩大倍数的平方倍。按10:1扩大正方形,正方形边长的比就是10:1。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幅图的比例尺应根据图纸的大小来确定,图纸大了比例尺可以适当大些,反之可以小一些。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它没有单位。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周长是20cm的的正方形,经过放大镜放大后还是正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缩放,缩放前后形状不变,大小变了;生活中的放大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放大,形状不变,据此判断。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4厘米=40毫米,40÷10=4(毫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10:1的比例尺是一个扩大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倍,把实际距离除以10即可求出图上距离。
三、填空题
9.【答案】 6300
【解析】【解答】解:42÷ =630000000(厘米),
630000000厘米=6300千米;
答:长江的实际全长是 6300千米.
故答案为:6300.
【分析】由“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可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即可求解.
10.【答案】北;100;东偏北45°;200;东;150
【解析】【解答】(1)熊猫馆在大门的北方,又因熊猫馆和大门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
则熊猫馆和大门的实际距离是100米;(2)老虎馆在大门的东偏北45°方,又因老虎馆和大门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所以老虎馆和大门的实际距离为2×100=200米;(3)孔雀馆在大门的东方,又因孔雀馆和大门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所以孔雀馆和大门的实际距离为1.5×100=150(米);故答案为:北、100;东偏北45°、200;东、150.
【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即可得出它们的方向关系;量出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又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于是 可以求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由此即可解答。
11.【答案】100
【解析】【解答】解:40×2.5=100(千米),
答:2.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100千米.
故答案为:100.
【分析】本题给出的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40千米的距离,那么2.5厘米表示40千米的2.5倍是多少千米,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得出;此题还可以先把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然后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得出结论.此类题做题的方法一:是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代入数字,进行列式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方法二:说出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40千米的距离,那么2.5厘米表示40千米的2.5倍是多少千米,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得出结论.
12.【答案】 25
【解析】【解答】20÷=5000000(厘米),5000000×=25(厘米).
故答案为:25
【分析】先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然后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列式求出另一幅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即可.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10:192000000=
答: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解析】【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要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解答。
14.【答案】 解:因为1000米=100000厘米,500米=50000厘米,800米=80000厘米,
则100000× =5(厘米),
50000× =2.5(厘米),
80000× =4(厘米),
又因百货商场正东方向1000米是街心花园,街心花园东南方向500米是小明家,小明家西偏南15度800米是图书馆,
所以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确定比例尺,根据题中数据大小可知,此题选择比例尺1:20000比较合适,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然后按图中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据此作图即可.
五、应用题
15.【答案】解:6÷ × ,
=6×5000000× ,
=15(厘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
【解析】【分析】先求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出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进而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解答即可.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