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整理与提高 周长和面积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 整理与提高 周长和面积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14: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与面积
教学内容: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72
任务分析:
1、最终能力:运用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结果分类:解决问题
3、条件分析:(1)必要条件:a.理解绳长就是周长 b. 理解“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或宽)求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c.理解“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的计算方法
(2)支持性条件:观察、画图及分析
4、起点能力:长、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概念;长、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理解绳子的全长就是围成图形的周长。
2、通过画草图、观察分析,掌握“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画草图、观察分析,掌握“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的计算方法
4、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周长与面积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画草图、观察分析,理解掌握“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或宽)求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出示长方形
提问1: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提问2: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出示长和宽,学生口答计算周长
提问3:知道长和宽还能计算长方形的什么?
(2)出示正方形,并口答
正方形周长是24cm,边长=( )cm
(3)小结: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和周长;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求出它的边长。
2.揭题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与周长和面积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用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板贴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求周长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小胖用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60平方厘米,长是10厘米。这条绳子有多长?
1、理解绳子长就是周长
课件演示,观察理解绳子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周长
2、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尝试画草图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画法并板书,学生学习单上补充完整草图。
(3)看草图分析问题
提问:求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还缺什么条件?
(3)引导确定解题步骤,并板贴
先求宽:同桌说说求宽的方法
再求周长:
(4)学生独立解答计算(学习单)
(5)全班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反馈补充完整板书:
先求宽:60÷10=6cm
再求周长:2×(10+6)
=2×16
=32cm
答:这条绳子长32厘米。
3、小结:通过面积求周长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画草图,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步骤。求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如果已知长,面积除以长就是宽;已知宽,面积除以宽就是长。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面积求周长,试想通过周长可以求面积吗?
(二)探究通过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小亚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1、理解“同样长”的含义。“有多大”就是求什么?
交流反馈1:“同样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是32cm
交流反馈2:“有多大”就是求面积
2、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尝试。要求先画草图,再列式计算。(学习单)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反馈,并板书或板贴
先求边长:32÷4=8cm
再求面积:8×8=64 c㎡
答:这个正方形64平方厘米。
3、小结:通过周长求面积的问题,也可以借助草图,理解题意确定解题步骤。求正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边长;周长除以4就是边长。求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长和宽。
三、巩固练习
1、小巧用同样长的绳子也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宽是6厘米,这个长方形有多大?
2、小丁丁也用这条绳子靠墙围了个长方形,长是14厘米,这个长方形有多大呢?
提问:“靠墙围”是什么意思?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