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1 20:0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
外交事业的发展
导入
《乔的大笑》
1971年刊登于美国《纽约时报》
左侧大笑的人是谁?
他因何而笑?
为什么一个笑容却能引发世界的关注?
目录
03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全方位外交

中日建交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那时起,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理所当然地就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的合法权利才被长期剥夺,早被中国人民唾弃的蒋介石集团才得以窃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对联合国宪章的恣意践踏。现在,这种不合理的局面终于改变过来了。
——《乔的笑》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
根据材料找一找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
①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的阻挠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抢答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长期的努力,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可。
中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正义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看到无法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步伐,便伙同日本提出“双重代表权”议案,即接纳新中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并保留台湾当局在联合国拥有的代表权。这种制造“两个中国”的荒谬主张,当即遭到中国政府严正拒绝和驳斥。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过程
第26届联合国大会,对阿尔巴尼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表决。10月25日,大会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压倒多数,通过了阿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压倒性通过——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了各个领域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与联合国——不能没有对方
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3.意义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
2.国际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3.历史原因: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应顺理成章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替。.
中美建交
思考:中美双方互相调整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1.原因
从美国方面来看,……1969 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主张利用世界上各种相互斗争的力量的对立,以维持均势,从而确保美国的霸主地位。他希望通过改善对华关系来抗衡苏联,……从中国方面来看,……苏联在中苏边境集结重兵,咄咄逼人。为了抵御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同时,为了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为了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希望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合作
中美建交
1.原因
美国方面:
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政府不得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同时深陷越南战争,无法自拔。
中国方面:
①面临新的战略抉择。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②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建交
2.过程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打开了封闭20多年的中美交往大门
① 1971年4月“小球转动了大球”, “乒乓外交”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重要契机。
中美建交
2.过程
1971年7月9日-11日,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和叶剑英等与他举行多次会谈,着重就台湾问题以及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安排等进行磋商。16日双方同时发布了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举行会谈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中美建交
2.过程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欢迎。尼克松成为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土地的美国总统。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在美媒看来,尼克松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中美建交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宴请尼克松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在赴杭州飞机上
尼克松夫妇游览长城
中国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建交
2.过程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美建交
思考:20世纪70年中美关系改善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敌对状态,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国际战略格局被改变,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两国间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推动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的建交高潮。
3.意义
点名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27日 接见田中角荣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多次会谈9月29日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外交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1979年中国新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图
中日建交
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全方位外交
1.新时期的外交
外交策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全方位外交
外交新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方位外交
重要成果: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方位外交
历史意义: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用自信、诚实、务实的外交风范,用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中国“朋友圈”。未来,他将带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检测
拓展提升
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务实外交政策。
3.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4.中国外交家们的积极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课堂总结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新时期的外交: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谢 谢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