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版必修三综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新课程版必修三综合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29 17: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新课程版必修三综合检测题
第Ⅰ卷
(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炮烙( pào) 咀嚼(jué) 湮没(yān) 瞋视(chēn)
B. 吮血(yǔn) 峥嵘(zhēng) 畏葸(xī) 畜牧(xù)
C. 鞭笞(chì) 模具 (mó) 即兴(xìng) 镶嵌(qiàn)
D. 晕车(yùn) 幽咽(yè) 颤栗(zhàn) 忖度(d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嬉笑 俨然 礼尚往来 工于心计
B.杀戮 诧异 哀声叹气 迫不急待
C.萧瑟 撕打 穿流不息 徇私舞弊
D.鬼秘 饿殍 含莘茹苦 锲而不舍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B.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时,他虽然努力地挺直腰板,还是显示出了老态龙钟。
C.迎风怒放的非洲菊,在太阳下染成了一片橘黄的浪漫,真可谓国色天香。
D.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浯,恰当的一组是 ( )
(1)走进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者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 公众专注的阅读。
(2)过去我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机种——米格型歼击机是 苏联的,如今我们自己研制的超过音速三倍的歼击机已骄傲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
(3)病人凌晨2:55时的 只有26次/分。
A.妨害 仿造 心律 B.妨碍 仿造 心律
C.妨碍 仿照 心率 D.妨害 仿照 心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高台光滑突兀,陡峭高耸,十分危险。听老人们说,这个高台从来就没有行人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B.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队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C.为了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D.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走出自闭症怪圈
①每一万名儿童中至少有5人患有自闭症,研究者尚不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从前的说法是,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这是无稽之谈。”法兰克福大学儿童及青年精神病研究所所长弗里茨·保斯特卡说。现在人们确信这种病与遗传有关。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
②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他们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例如患儿埃迪,他常莫名其妙地跺脚、叫喊,而且往往一闹就是1个小时。父亲克里姆说:“我们无法让他静下来。”也许父母曾要求他做不愿做的事,也许是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总之变化会让他异常暴躁。
③起初医生建议埃迪的父母送他去儿童疗养院,但埃迪要等2年才能得到入院治疗床位。心急如焚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于是请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来为孩子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的发明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伊瓦尔·洛瓦斯。他早在1987年就宣称这种疗法取得了成功。保斯特卡说:“我们不应给父母打包票。”他认为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的疗效几乎是无法预知的。
④与其他自闭症疗法不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侧重向患儿传授实际的生活能力。父母与医生就像作拼图游戏那样将许多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组合在一起。小埃迪首先要学习说话,自己穿衣服,上厕所,并改善身体的运动机能。父母每周要带他作30小时的训练。
⑤母亲玛丽昂拿着一箱玩具和图片走到埃迪身边。“你的鼻子在哪儿?肚子呢?你叫什么名字?我是谁?拍一下小手。”她一口气说道。埃迪答对了所有问题。“太棒了!”母亲叫了起来,然后抱起孩子,托着他转圈。表扬非常重要,它能激发自闭症患儿学习的积极性。
⑥治疗埃迪的施拉姆医生认为,培养自闭症患儿自立能力的关键在于语言。在治疗的最初阶段,父母应将孩子的玩具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开始接受治疗时只有3岁的埃迪曾为拿不到玩具而发火。“我们和他说泰迪熊这个词,直到他意识到只有开口说话才能得到自己的毛绒玩具。”施拉姆说。埃迪在6个月内学会了300个词。2004年8月底,他头一次叫了“妈妈”。此时玛丽昂为这个词已经等了3年多。
⑦与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患儿无法模仿他人的表情。意大利学者在1991年发现,特定的脑细胞使人具有模仿他人、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自闭症患儿的这种“镜像神经元”也许发育不良。埃迪必须靠图片学习正确地表达感情。喜怒哀乐各种面孔的照片能帮助他学习别人的表情。
6.从全文看,下面对自闭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闭症是一种因7号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的遗传性精神疾病,自闭症患儿常表现为性格暴躁。
B、自闭症表现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回应,病因也许与被母亲冷落或遗传有关。
C、自闭症与遗传有关,表现出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回应等自我封闭症状。
D、自闭症是由于“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导致模仿他人、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丧失的精神疾病。
7.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这是无稽之谈,人们确信这种疾病与遗传有关。
B、患儿埃迪的父母曾经要求他做不愿做的事情,把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这些变化会让他异常暴躁,无法让他静下来。
C、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医生能治疗自闭症,于是就找到了他。
D、表扬是行为分析疗法的重要内容,它能激发患儿学习的积极性,埃迪母亲的表扬方式是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
8.根据全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施拉姆医生认为培养自闭症患儿自立能力的关键在于语言,这是因为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之一。
B、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为治疗自闭症找到了突破口,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
C、既然人们确信自闭症与遗传有关,那么就有希望在将来通过婚前体检预测哪些父母可能生出自闭症患儿。
D、随着科学的发展,改善自闭症患儿“镜像神经元”发育状况也许会成为未来治疗自闭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范增论
苏 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擢以为上将 提拔
B、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假托(义帝)的名义
C、稍夺其权 稍微
D、义帝必不能堪 忍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然则当以何事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知几其神乎! 其孰能讥之乎?
D、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汉战争时,刘邦的谋士陈平施反间计,离间项羽与谋臣范增的关系,使得范增离开项羽。本文就是对这件史事展开的一篇评论。
B.苏轼认为范增没有及时离开项羽,因而他是贪恋荣华富贵的浅陋之人。
C.苏轼认为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
D.作者先简述范增离开项羽的事实经过,接着在赞同范增应该离开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第Ⅱ卷(共117分)
四.完成下列各题(共2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分)
译文:
⑵.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3).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3分)
译文
13.诗歌鉴赏(8分)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此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时所作。清溪源出安微石台县,象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
②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以水清著称。)
(1).诗歌颈联和尾联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2).诗歌颔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4) ,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
(5)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6)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7)《劝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秦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22分)
我叫张三多
刘 勇
新来的英语老师被校长带着来到我们班,在介绍班里的同学时,指着后面一排座位说:“那几个都是扶不上墙的家伙,就不要问他们了!”英语老师很惊讶地看着我们,点着头说:“好,我知道了。”很多同学也随着校长手指,看着我们露出嘲笑和鄙夷。“看什么看,谁再笑,小心我扁你!”我这一吼,英语老师吓了一跳。校长脸色很难看,他指了指我,给我出来,我也斜了他一眼,没动。校长张了张嘴,来到我面前,我歪着头笑嘻嘻地说:“我鞋还没系好呢。”班里一阵哄笑。
我和校长来到操场东头,我懒洋洋地靠在双杠旁,校长说:“张三多你也给我点面子,我们不是说好了,我不管你,你也不在课堂上闹,我们互不干涉?”我看了看天说,给根烟抽吧。校长不耐烦的掏出烟,提高声音说:“快毕业了,我希望我们都相安无事。”说完扭身就走。
我躺在宽阔的操场上,望着明亮的教室,心里有点说不上的酸痛。
戴虎瞪着眼睛伸长脖子很吃力地看着黑板。我说戴虎我们杀两盘象棋吧,戴虎说:“三多哥,别闹,老师正在讲古文呢!”我的天,连续三年统考的倒数第一,现在还有心情学古文。我感到可笑,对吴秋说你看他那熊样还学古文呢!吴秋他们也跟着笑。
后面的同学,注意课堂纪律,就说你!新来的戴着小眼镜的语文老师指着我。他是安徽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刚到学校,校长就让他带毕业班,可见学校对他的重视。
我站起来说:“你贩卖你的知识,校长没和你说不让你管我们吗?”小眼镜脸上一阵灰白,他推了推眼镜说:“你叫张三多吧?我不管你以前如何,但在我的课堂上你必须尊重我!”
我奋力一脚,把前边课桌踹倒,大声地说:“我不尊重你怎么了,你把我怎么着!”戴虎拽着我说:“别闹了,再闹会被开除的!”“开就开吧!老子不怕!”
小眼镜对同学们说:“其他同学先自习,张三多你来一下。”又是在操场的东头,校长拉我来是为了维护他的面子,小眼镜让我来不知道要干什么,我冷冷地看着他,满眼挑衅。小眼镜说:“听说你挺能打架的。”便飞起一脚踢来,我没有防备,倒在地上。小眼镜说:“有本事把我打倒,来呀!来!”老师竟然打学生,还得了,我站起向他反扑过去。于是,两个一米八零的大男生扭在一起,一会不是他倒下就是我倒下,直到我们筋疲力尽地躺在操场上,大口地喘气。
小眼镜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还真有力气,和我真的很像,知道吗?我也曾是个很糟糕的学生,比你还恶劣,那时候连父母都放弃了我,我认为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完蛋了,可有一天,我厌倦了那样的生活,讨厌起自己来,就整天地闲游荡。一天,卖烟的老奶奶对我说:“差学生也是学生,你就甘愿被打败吗?其实最可怕的不是被别人打倒,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被自己干掉了。”
小眼镜说完起身走了。我默默念叨着那句“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心里被重重击了一拳,我望着蔚蓝的天空,眼泪悄悄地滚了出来。
看着趴在课桌上酣睡的戴虎,我狠狠敲了他一下,你给我记着差学生也是学生,要发扬不要脸的精神,好好听课。
高三头次模拟考试,我正数30名,戴虎倒数第5,校长看着成绩单说:“张三多,你抄就抄吧,别太过分。”
半年后,我考上了南方一所大学。戴虎选择了复读高四。放假期间,同学们都要求去学校看看。
刚到学校,就遇见了校长。校长绷着脸,张三多同学,给根烟抽吧!
(选自2009年第22期《微型小说选刊》)
15.这篇小说的几组对比艺术用得恰到其妙,试着举例说明。(6分)
答:
16.作者在小说中安排了“卖烟的老奶奶”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6分)
答:
17.同是在“操场的东头”,同是一个教育对象“张三多”,试着分析“小眼镜”采取的教育方式。(3分)
答:
18.“张三多同学,给根烟抽吧!”为何校长在半年后提到这个问题?校长这一“问”,弄得张三多措手不及,结合文本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段“留白”补充完整。(7分)
答:
结尾(不少于50字)
50
六.语言运用(共10分)
19.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3分)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遗传是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语序,使其句式相同或相似。(可增删个别字词,不能改变原意)(3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画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改造它。
调整:
21.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用语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4分)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的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敝工程将于2011年6月10日20时至11月5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本工程施工给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1年6月10日
一处: 改为: ;二处: 改为 ;
三处: 改为: ;四处: 改为 ;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难受极了。”
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经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完好无缺的海蚌说:“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硕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
请以“痛苦与美丽”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此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D ( A 炮páo B 吮shǔn 葸x C笞chī 模mú)
2. A (B唉声叹气 迫不及待 C厮打 川流不息 D诡秘 含辛茹苦)
3. A(A苗而不秀:原用禾苗不吐穗结实,伤悼人早逝。后比喻人资质虽好,但终无成就。B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该成语不作宾语。C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不能用于形容“非洲菊”。 D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于褒义语境)
4. C (仿造:模仿一定的样式制造 仿照:模仿参照 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紊乱” 心率:心搏频率)
5. D(A.“没行人上去过”与“上去的人”自相矛盾;B.“欠缺”与“不当”“不稳定”矛盾;C.“杜绝……不再发生”双重否定不当。
二、科技文答案
6、C(A自闭症并非因7号染色体发生变异所致,只是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B与被母亲冷落无关;D“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仅是一种推测。)
7、D(A是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是无稽之谈”。B“埃迪的父母曾要求他做不愿做的事,把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原文表述均是“也许”。C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然后找到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
8、B(“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无根据。)
三、文言文答案
9、C(稍:逐渐)
10、C(A、以:因为;B、之:主谓之间;C、其:大概,难道;D、则:连词,就)
11、B(范增不是因为贪恋荣华富贵才没有及时离开项羽)
四、
12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3分:“虽”、“间”和疑问语气各一分)
13不在这时弄明离与留的利害分别,而想靠项羽成就功名,浅陋啊!(3分:“就”、“以”和“陋”各一分)
14虽然这样,但范增,是高帝刘邦所畏怕的。(3分:“虽然”一分,判断句式一分,句意一分)
15、诗歌鉴赏:
(1)答:诗歌颈联描绘了人在清溪岸上行走,鸟在山林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画面(1分);尾联则描绘了向晚时分,猩猩发出阵阵啼叫,那是在为作者远游他乡而哀鸣的凄清画面(1分)。表达了诗人被迫远离长安,怀才不遇的落寞郁闷之情(2分)。
(2)答:颔联运用了衬托(正衬)的艺术手法(2分)。作者用新安江与清溪作比较,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色之更清(1分)。借以寄托自己喜清厌浊的情怀(体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1分)。
16、(1)以手抚膺坐长叹;(2)孤舟一系故园心;
(3)间关莺语花底滑;(4)空闻虎旅传宵柝;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7)学不可以已;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17、①校长和“小眼镜”教育方式的对比;②英语教师和“小眼镜”教育行为的对比;②张三多和戴虎生活轨迹的对比;④张三多前后行为表现的对比;⑤校长对张三多前后态度的对比。(6分;每组2分,写对3组即给满分)
18、①推动了情节的合理发展,张三多的心里“被重重击了一拳”;②借饱经生活阅历的“卖烟的老奶奶”之口传达这个生活道理更有说服力;③“卖烟的老奶奶”的一席话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具有“点睛”之效;(6分)
19、“小眼镜”采取“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和他“打架”,叙述自己的故事,给张三多一个强烈的心里暗示:不要放弃自己,即便你是差生,也会成功;这种“身教”比之一般的语言训斥更能贴近人的心灵。(3分)
20、“校长绷着脸”,很郑重的提到“给根烟抽吧”的问题,一是想以熟悉的问题、调侃的方式化解彼此的尴尬,一个在校长眼里不可救药的学生成才了;二是正视自己过去教育方式的武断、单一,有些愧对和自省之意。(3分)
【示例】张三多挠着头嘿嘿地笑,脸红了起来,摩挲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校长,这是我的喜烟,您抽一支,当初我做得不好的,您多包涵呀!”校长乐了,张三多就是“张三多”呀。(4分,结尾应有情节发展的合理性)
六、语言运用题
21、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22、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
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和渲染。
③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和改造。
23、①“敝”改为“本”;
②“提出”改为“垂询”;
③“对本工程施工给用户造成的不便”中“用户”改为“贵用户”或“您”;
④“不安”改为“歉意”
译文:
【译文】汉王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了楚国君臣之间的关系。项羽怀疑范增同汉王有勾结,逐步削弱了范增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体己定,君王你自己去办吧,请将这把
老骨头赏我回乡里去吧。”范增回去,没走到彭城,恶疮发作而死。
苏轼说:范增离开是好事。如果不走,项羽必然杀他,只恨他不早一点走呢。那么范增因为什么事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刘邦),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掉了天下,到那个时候才离开吗?答:不对。范增想杀沛公,是做臣子的本分;项羽不杀沛公,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为什么因为这事离开呢?《易经》上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微迹,大概算是神明吧!”《诗经》上说:“看那下雪,先像结的是细小的雪珠。”范增离开,应当早在项羽杀害卿子冠军的时候啊。
陈涉得到百姓拥护,是因为假托了项燕、扶苏的名义。项氏的兴起是因为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义帝;而立义帝,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难道只是楚国的盛衰?也是范增跟他同一祸福呀。没有义帝死了而范增能长期活着的。项羽杀卿子冠军,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原因。难道一定要等陈平来离间吗?物体必定是先腐败,然后才有虫生出来。人必定是先有疑心,然后才有谗言进入。陈平虽然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评议义帝为天下的贤君。单派沛公进入关中,不派项羽;从众人中赏识卿子冠军,提升为上将。不贤明能做到这样吗?项羽假托义帝的命令杀了卿子冠军,义帝一定不能忍受。不是项羽杀死义帝,就是义帝杀死项羽。这是不等聪明人指点就知道的。范增起初劝项梁立义帝,诸侯因此服从;中途项羽杀了他,并非范增的本意;那岂止不是他本意,还定会尽力谏争,不听项羽的。不信他的话而杀掉他所立的君主,项羽怀疑范增,定是从此开始了。
当项羽杀卿子冠军时,范增跟项羽并肩服事于义帝,君臣的区分还没确定。为范增设想,如果当时有力量杀项羽,就杀掉,不能就离开他,岂不是坚毅的大丈夫吗?范增年已七十,合得来,就留下,不合就离开。不在这时弄明离与留的利害分别,而想靠项羽成就功名,浅陋啊!虽然这样,但范增,是高帝刘邦所畏怕的。范增不离开,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