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3.2 血液循环的途径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3.2 血液循环的途径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3 06: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 血液循环的途径
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图示
?
?
1. 血液循环的途径
①左心室 ②上腔、下腔静脉 ③右心室 ④肺动脉 ⑤左心房
起点
________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________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________,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________交给肺泡
血液
变化
______血变为______血
______血变为______血
联系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在________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左心室
左心房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动脉
静脉
静脉
动脉
心脏
图解知识:血液循环途径(如图4-3-2)
图4-3-2
2.血液循环的意义
血液循环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地运来所需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又不断地将组织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和其他废物运走,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
营养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C
A
C
B
A
B
C
11
12
13
D
C
见习题
1.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的特点是(  )
A.含营养物质少
B.含代谢终产物少
C.含氧少
D.在静脉中
C
【点拨】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呈鲜红色,这种血叫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分离,血液中氧含量减少,呈暗红色,这种血叫静脉血。
2.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肺循环途径的是(  )
A.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B.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C.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左心房
D.左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房
A
3.【中考?新疆】当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左心室→右心房→主动脉
D.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A
【点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4.【中考?贺州】关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
B.体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肺循环时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D.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
C
5.【中考?内蒙古】如图,若通过静脉给人注射一种药物,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顺序依次为(  )
A.Ⅳ、Ⅱ、Ⅰ、Ⅲ
B.Ⅰ、Ⅲ、Ⅳ、Ⅱ
C.Ⅳ、Ⅱ、Ⅲ、Ⅰ
D.Ⅰ、Ⅲ、Ⅱ、Ⅳ
A
【点拨】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参与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即依次通过心脏的Ⅳ右心房、Ⅱ右心室、Ⅰ左心房、Ⅲ左心室。
6.下列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血是动脉血,含二氧化碳的血是静脉血
B.含营养多的血是动脉血,含废物多的血是静脉血
C.颜色鲜红、含氧较多的血是动脉血,颜色暗红、含氧较少的血是静脉血
D.干净的血是动脉血,脏的血是静脉血
C
【点拨】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是静脉血。
7.【中考?枣庄】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又回到左心室,用箭头表示血滴的“旅行”方向。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  )
A.小肠动脉→毛细血管 B.左心室→左心房
C.毛细血管→肺静脉 D.右心室→肺动脉
B
【点拨】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室,经历了体循环和肺循环。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左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由左心房流向左心室。
8.【中考?自贡】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  )
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氧的含量增加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A
【点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含氧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将运来的氧气释放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该处毛细血管中血液里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血液由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9.【中考?广东】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B
【点拨】a右心房中流动的是静脉血,e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0.【易错题】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
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
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
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
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点拨】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图中虚线表示肺循环途径,实线表示体循环途径,A的叙述错误。
血液流经①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红蛋白与氧结合,B的叙述错误。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C的叙述正确。血液流经②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D的叙述错误。
11.【教材图片题】如图,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A.⑨是左心室,壁最厚,
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B.②③内流静脉血,
⑤⑦内流动脉血
C.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
D.若扎紧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D
【点拨】如果进行灌流实验,将血管④扎住,向血管①灌水,水会从血管⑥肺动脉流出,D的分析错误。
12.【中考?河南】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C
13.【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下列图示中,图一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流程图,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血管;图二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一种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甲、乙、丙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图三中,A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________ (填序号)。
①④
(2)如果图二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血管。

(3)图三中的A血管对应图一中的______(填序号)血管。
⑤⑥
(4)某人患有急性肾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__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在用药之前,要抽出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血液中___________明显增多。

白细胞
【点拨】(1)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径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在图一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①④毛细血管。
(2)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
因此如果图二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丙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②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3)图三中的A血管血液由主干到分支属于动脉血管,对应图一中的⑤主动脉、⑥肺动脉。
(4)通过手臂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到达肾脏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脏的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肾炎时,药物需两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有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