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初中语文课件
部编版
七年级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
春
韩愈〔唐代〕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目标导航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新知导入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扶持下,她成为活跃在文坛的青年女作家。鲁迅是她思想上的导师,生活中的长者,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鲁迅亲自校阅作序)
《呼兰河传》(追忆了故乡小镇单调的美丽,家乡人民的善良愚昧)
文题背景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自学检测
读准下列的字的读音:
舀yǎo
揩kāi
碟dié
捆kǔn
咳嗽ké
sou调羹
tiáo
ɡēnɡ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
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í
zǎo
悠然yōu
rán
吩咐fēn
fù
抹杀mǒ
shā
疙瘩ɡē
dɑ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ɡ
jué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
阖一阖眼睛(hé)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标明小节。
2、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描写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第二部分(2):描写鲁迅先生走路的姿势轻捷。
第三部分(3——23):描写到鲁迅先生家做客的情形。
第四部分(24——26):描写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来信。
第五部分(27——30):描写鲁迅先生对书稿的处置。
第六部分(31——34):描写许先生日常忙碌的生活状态。
第七部分(35——40):描写鲁迅先生一家和周建人一家及朋友看电影的情形。
第八部分(41——42):描写鲁迅先生与众不同的休息方式。
第九部分(43——54):描写鲁迅先生一天的工作和起居情况,表现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第十部分(55——59):描写鲁迅先生亲尝鱼丸的事件。
第十一部分(60——62):描写鲁迅先生包书仔细整齐。
第十二部分(63——66):描述了生病之后鲁迅先生对待休息与工作的态度。
再读课文
研读
赏析:、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细节?最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可寻找文中的细节描写处,并说说其作用。
细节描写的魅力:细节,即细小的动作或情节;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单位组成;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再读课文
爽朗乐观、率真可亲、平易近人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敏捷
性急
坚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拉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再读课文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
好久不见,好就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尊重妻子幽默风趣可爱可亲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坚定乐观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
寄予厚望
深切关爱
探究归纳
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探究归纳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鞠躬尽瘁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①人之子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再读课文
研读
赏析:、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细节?最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可寻找文中的细节描写处,并说说其作用。
细节描写的魅力:细节,即细小的动作或情节;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单位组成;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说一说:鲁迅先生是一位
……的人
品读课文
1、从生活片段可见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示例:【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对待“我”的拜访:亲切随和、关怀备至。
【4】对待青年的来信:严要求又关怀。
【5】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对他人对亲人充满爱。
【6】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研讨思考
鲁迅的形象特点。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青年——严格要求、深切关爱
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对待亲人——简单随和、关爱有加
对待疾病——乐观精神、不屈斗志
平凡伟大、可亲可敬
本文特色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作者印象中的鲁迅: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
伟大而平凡
课堂总结
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
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
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
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
作业布置
1、背诵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和纪念鲁迅逝世三十周年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2、积累鲁迅先生的一些名言警句。
3、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在随笔中写下你的体会。
4、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