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三、交变电流路中的电感和电容
问题: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交变电流中影响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是否只有电阻呢?
实验: 装置介绍
+
-
∽
现象:接通直流时,灯泡发亮
接通交流时,灯泡不亮(暗些)
请分析原因
直流和交流的电压大小相同
接交流时,由于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发生自感现象,产生阻碍电流变化的感应电动势,使灯泡变暗。
1.实验结论: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大小
问题:感抗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 (实验)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阻碍作用越明显,感抗越大
3.实际应用:
低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大,电阻小,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小,对低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对高频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感抗:XL=2πf L
注意:感抗的大小不仅与线圈构造有关,而且与通过的交流电(频率)有关。这表现了交流与直流不同的特性。。
调换电感不同的线圈、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现象:L越大、f越高,灯越暗
+
-
∽
实验:
现象:接直流时,灯不亮,接交流时,
灯泡亮了。
说明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交流又表现出与直流不同的特性!
请分析:电容器两极板被绝缘电介质隔开了,为什么有电流通过灯泡?
解释:接交变电流时,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电介质,只是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进行充、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二、交变电流能夠通过电容器
交变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
实验:改变电容值 ,观察灯泡亮暗
改变交流频率,观察灯泡亮暗
现象:电容越大,灯泡越亮,
交流频率越高,灯泡越亮。
1.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容抗:表示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3.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阻碍作用越小,容抗越小
4.实际应用: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2πf C
容抗:XC=
1
注意:容抗的大小不仅与电容器构造有关,而且与通过的交流电(频率)有关。这表现了交流与直流不同的特性。
电容大一次充电量大;频率高单位时间内充电次数多,所以电流大,容抗小。
本节小结:
1.交变电流的电流与电压关系不仅与电阻有关,还与电感、电容 有关。
2.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不仅与电感、电容本身有关,还跟交流的频率有关: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 “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频;阻低频。”
3.*
2πf C
容抗:XC=
1
感抗:XL=2πf L
~
~
后级输入
前级输出
巩固练习
1.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电流常常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交流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只要在两级电路之间接入一个电容器(称做隔直电容器)就可以了。电容器应并联还是串联接入电路?右图所示的接法对吗?为什么?
答:电容器应串联接入电路,图示接法是正确的。由于电容器串联接入电路,,直流成分不能通过,而交流成分可以通过电容器被输出到下一级装置。
2.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只要在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器就可以达到目的(如右图)。具有这种用途的电容器叫做高频旁路电容器。请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后级输入
前级输出
答:电容器对高频成分的容抗小,对低频成分的容抗大,如图这样联接,高频成分就通过“旁路”的电容器,而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
可见:在电子技术中,电容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