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节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3节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29 18: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课时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B.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
C.用半导体制成的热敏电阻,可以作为测温元件
D.用半导体制成的光敏电阻,可以起到开关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热敏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3.如图5.3-4所示,R 1为定值电阻,R 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A.R 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4.如图5.3-5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若往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表针将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
5.如图5.3-6所示为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用热敏电阻和继电器做成温控电路。
(1)简要分析温控电路的工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50Ω,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左侧电源的电动势为6V,内阻可以不计,试问温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右侧的小灯泡会发光?
6.如图5.3-7甲为在10℃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图,箱内的电阻R1=2kΩ,R2=1.5kΩ,R3=4kΩ,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当a、b端电压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时,电压鉴别器使S断开,停止加热。则恒温箱内的温度约恒定在 ℃。
7.用如图5.3-8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在的示数均为 10 N(取g=10 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 14 N、b的示数为6.0 N,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8.如图5.3-9所示,一条形磁铁置于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作匀变速转动,一磁传感器位于转台边缘。从而可以获得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轴,读数为3秒/每格,纵坐标为磁感应强度。求:(1)请类比平均速度的定义方法,定义平均角速度,并求出转台在测量期间的平均角速度;(2)请类比加速度的定义方法,定义角加速度,并求出转台的角加速度。
参考答案:
1. 答案:CD
2. 答案:CD
3. 答案:C(R 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R 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 L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 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4. 解析:若往Rt上擦一些酒精,由于酒精蒸发吸热,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所以电流减少,指针应该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少,电流增大,指针向右偏。
答案:左 右
5. 答案:(1)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温度升高到一临界值t0时,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将达到或超过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时,继电器将吸合,右侧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当温度低于t0时,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小于动作电流,右侧电路断开,小灯泡不亮。(2)当t≥t0=50℃时,右侧小灯泡发光。
6. 解析:通过审题可知是一个电压的临界点,对应着开关S的动作,而开关的动作对应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由电路分析可知,在R1、R2、R3给定的条件下,热敏电阻Rt的阻值决定了的正负。设电源负极的电势为零,则,,其中U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令即,则可得,代入数据得=3 kΩ,查表得对应的温度为25℃。
7. 分析:传感器上所显示出的力的大小,即弹簧对传感器的压力,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此即为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亦即该弹簧对滑块的弹力大小。
解:(1)如图所示,依题意:左侧弹簧对滑块向右的推力 F1=14N,右侧弹簧对滑块的向左的推力 F2=6.0 N.
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4 m/s2
a1与F1同方向,即向前(向右).
(2)a传感器的读数恰为零,即左侧弹簧的弹力,因两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右弹簧的弹力变为N。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10m/s2,方向向左.
8. 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测量期间,取磁铁转动的最大周期数为7个周期,用时51s,故平均角速度为ω=14π/t=14π/51=0.86rad/s。
(2)类比加速度的定义,角加速度为角速度的增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测量期内,第一个周期开始到第七个周期开始的时间间隔为t=42s。第一个周期的时间为6s,角速度为ω1=2π/6=1.05rad/s。第七个周期约为8s,ω2=2π/8=0.79rad/s,角加速度为a=(ω2-ω1)/t=(0.79-1.05)/42=-0.0062rad/s2.
图5.3-4
触点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0
300
400
500
R/Ω
t/℃
衔铁
热敏电阻
E=6V
r=0
电磁铁
图5.3-6
(a)
(b)
图5.3-7
图5.3-8
图5.3-9
Ω
Rt
欧姆表
图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