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1节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2-29 18: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课时训练
1.传感器的作用是 。
2.现代城市道路两旁的路灯是采用自动控制的,当自然光的亮度低于某个值时,路灯能自动点亮,当自然光的亮度高于某个值时,路灯能自动熄灭,试问在路灯自动控制电路中应采用怎样的传感器?
3.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4.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图5.1-4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5.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图5.1-5是由电容器作为传感器来测定压力变化的电路,当待测压力为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
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
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发生变化
6.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7.如图5.1-6所示,是一种测定角度变化的传感器,当彼此绝缘的金属构成的动片和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试分析传感器是如何将这种变化转化为电学量的?
8.1999年7月12日,日本原子能公司所属敦贺湾电站由于水管破裂导致冷却剂外流,在检测此重大事故中应用了非电学量变化(冷却剂外泄使管中液面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的自动化测量技术。如图5.1-7所示是一种测定导电液体深度的装置,包着一层电介质的金属棒与导电液体形成一个电容器,电容量的变化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容增大反映h增大
B.电容增大反映h减少
C.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先接在电源两极再断开后,当液体深度变化时,如果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增大,反映h减小
D.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先接在电源两极再断开后,当液体深度变化时,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增大,反映h增大
9.下面是动圈式话筒的原理图,请你根据图5.1-8,说出具体原理。
参考答案:
1、答案: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
2、答案:光传感器(如光敏电阻等)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当动片和定片之间的角度θ发生变化时,动片和定片之间的正对面积就发生变化,使得动片和定片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若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接,即电压一定时,电容器在角度θ变化时,就会充或放电,产生电流,这样就将这种变化转化为电学量。
8、答案:AC
9、解析: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象制成的。当声波使金属膜片振动时,连接在膜片上的线圈(叫音圈)随着一起振动。音圈在永磁铁的磁场中振动,其中就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振幅和频率的变化由声波决定,这就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经扩音器放大后传给扬声器,从扬声器中就发生放大的声音。
图5.1-4
P
O
-x
x
V
M
b
R
图5.1-5
C
a
F
A
θ
图5.1-6
图5.1-7
h
金属棒
电介质
导电液
磁铁
音圈
金属膜片
声波
图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