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2.腊八粥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à
bā
zhōu
tián
nì
tāng
chí
zh?ng
zhàng
(
)
(
)
(
)
(
)
nóng
chóu
jiān
áo
r?n
gāng
ji?o
bàn
(
)
(
)
(
)
(
)
二、查字典,完成练习。
“腻”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食品中油脂过多。②因食品中油脂过多而使人不想吃。③腻烦;厌烦。④润泽细致。⑤黏。⑥污垢。
下面句中的“腻”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上面的解释,用序号填空。
1.你翻来覆去说的就是这几句话,我都听腻了。(
)
2.要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如红烧肉、炸鸡等。(
)
3.要想让皮肤细腻不粗糙,就要用好一些的护肤品。(
)
三、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一衣带________落石________生入________里逃________离死别
牛鬼蛇________通广________快人________口如________览无余
手无寸________证如________清水________而不________事求是
虎口余________死存________羊补________不可________门而入
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1)“看羊还不够资格”幽默地写出了八儿
的特点。
(2)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1)这句话运用
、
的修辞手法,细腻描写了
。
(2)选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用句中所运用的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
》《
》,散文集《
》等。
2.本文主要写了八儿
粥——
粥一猜粥一
粥的情节,描述了八儿
、
、
、
的变化,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六、课内精彩阅读。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吧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作者从
、
、
等方面详细描写了腊八粥。这段文字字,使人有一种
的感觉。
2.选文的第2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选文,想一想,如果八儿闻到粥的香味,他的馋样儿该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烧饼葛(节选)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要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来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摄氏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哇,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1)解释词语。
①照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急火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
(4)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的作用是(??
)
A.点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不仅辛苦,而且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烤箱烤制的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腊八粥
甜腻
汤匙
肿胀
浓稠
煎熬
染缸
搅拌
二、月
9
1.③
2.①
3.④
三、水;出;死;生;神;大;心;一;铁;山;秀;实;生;亡;牢;破
四、1.(1)年龄小
(2)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2.(1)比喻
拟人
腊八粥的样子
(2)一个炉台,一口铁锅,让猪肉与粉条圆满地团聚,彼此的结合让北方人充分享受了属于冬季的美味。
五、1.沈从文
示例:边城
长河
记胡也频
2.盼
想
看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猜想
亲见惊异
六、1.口感
选材
香味
垂涎欲滴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腊八粥在锅里的形态。
3.八儿踮起脚尖朝锅里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热气,用力吸了一口粥的香气,禁不住咽了口唾沫。
七、(1)①按照惯例;按照常情。;②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2)①小葛每天早晨做烧饼的情形。②小葛技艺高超,烧饼深受欢迎,高峰时段须限购。③小葛对炉火和电烤箱烤制烧饼的特点的分析。④回忆小葛做烧饼前和决心跟父亲学做烧饼的经历。其中第(2)(3)两件事写得详细;第①④两件事写得简略。
(3)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
(4)B
(5)不同意。文中的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深受大家喜爱。他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