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1 19:4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原因。
2了解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及译经生涯的史实,认识唐朝文化对其它国家的影响。
3.能说出唐明对外交流对今天的启发。
【重点】
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
【难点】
1.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玄奘西行、唐朝的中外交流给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带来的启示。
2.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邮票图片、目录及李白古诗导入: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玄奘西行
哭晁卿衡
(唐)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曾为留学生,在唐考取进士,官至三品。)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什么叫“遣唐使”?
遣唐使就是派遣到唐朝的使节。
(2)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
目的是为了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描述日本遣唐使团的规模。
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答案: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表现
中央官制
建筑风格
文字
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
货币
这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外形相似,都是圆形方孔钱;空间大小相当;钱币上都有汉字。
茶道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茶文化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服饰
问题:遣唐使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观看教学视频: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688—763):出生扬州,少有大志,出家学佛,成为当时著名的律宗大师。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收集的鉴真的故事,介绍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
鉴真东渡的贡献
思考:为什么鉴真坐像被日本人视为“国宝”?
答案: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将他视为“国宝”,表示对建筑的尊重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思考:日本向唐朝学习,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应向日本学习什么?
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学习日本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
模块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丽、百济和新罗。
(2)为什么这个国家称之为新罗?
公元503年,取“德业日新,网罗四方”之意,定国号为“新罗”。
(3)唐和新罗的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 现: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秋夜雨中
(唐)崔致远
秋风惟苦吟,
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
灯前万里心。
出示图片(崔志远):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
模块三、玄奘西行
观看教学视频:玄奘西行
出示图片(玄奘西行求法(邮票)):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贞观初年西游天竺。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他架起了中印友谊的桥梁,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出示图片(玄奘西行):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感受玄奘西行的精神、决心)
目的:为求佛学真谛
在位皇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
目的地:天竺(即 今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 )
(出发: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学习: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归国: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玄奘西行影响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探讨1:对比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探讨2: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面对重重困难,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探讨3: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1.唐朝的全面繁荣。
2.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
3.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
4.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
5.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