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教学案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时教学案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2 10: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高中部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时教学案
学案编订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 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它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事实。
历史解释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史料史证 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史料,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 坚持文化自信,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习目标 家国情怀 理解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其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
教 材

析 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难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学情分析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
归纳提升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
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
(1)黄河流域、 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
着 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时期。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 、 。
(2)孔子对西周 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3)战国时期,“ ”局面岀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 学说
4.汉朝: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1)表现:汉武帝尊崇儒术, 确立了儒学的 地位。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 。
5.魏晋至唐朝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 、 、 交汇融通的景象;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原因。
①佛教传入和 兴起。
② 盛行,唐朝佛学繁荣。
(2)影响: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6.宋元时期:高度繁荣。
(1)宋代理学。
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 形成。
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7.明清时期:受到禁锢。
(1)明清之际,提倡 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 。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 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8.鸦片战争后: 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9.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封建思想, 与 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10.五四运动以后: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史料一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历史解释)
史料二 清初之儒……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解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1)周公提出“ ”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 ”。
(2)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提倡民本思想
(1)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 ”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 思想的光辉。
(2)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 。
(2)春秋时期,老子提出“ ”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 。
(3)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 而用之”的思想。
(4) 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 发展的关系。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 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 的体现。
5.崇德尚贤,推崇
(1)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 ”“敬德”。
(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 ;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 ,厚德载物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7.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 ”,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 ”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 :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 。
(2)蕴含着丰富的 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维护着中国 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 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古代唯物主义与无神论传统、辩证思想、人本思想、坚持民族独立的爱国传统,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张岱年
材料二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狭义地说,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所谓文化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中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传承性的某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包蕴着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
(2)材料二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合作探究
知识升华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围绕核心知识和重点难点设问,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环环相扣、绕疑深入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本节的知识结构及探究本课重点难点: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大部分位居亚洲大陆的北温带,气候适宜,天灾较少,资源丰富。而且国土大部分以陆地为主,这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从经济上讲,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朝代的经济都是领先于世界的,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3.从政治因素方面讲,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上壤。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直接贯彻于地方,极大的稳定了中国的整体性,中华文明在发展中能得到很好的统一,整个中华民族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意识,这大大减少了文化遭到分裂的可能性。
4.中华文化自身的因素。首先,汉字在世界上是独具一格的,汉字对于记录与保存中华文化的成果起到其独特的作用。其次,中华文化本身便具有兼容性和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在发展中做到求同存异,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历史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着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的重要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现实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把握并协调好各民族的利益关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调节天人关系的行为准则。面对当今世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污水横流、雾霾肆虐等恶果,必须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方面的时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对今天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养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
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地位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与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的形势不适应,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时期,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默写过关
知识深化

高效训练
不练不讲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
当场训练、同步测控:
一.选择题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3.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是(  )
A.封邦建国、制礼作乐 B.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C.帝国分裂、民族交融 D.帝国鼎盛、开放包容
4.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5.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6.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8.早期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五四运动后才逐渐自觉地把它当作改造社会的武器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变化的
B.新思想的传播是艰难曲折的
C.人的认识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10.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 586次
46.53%
法治观念
法、刑
4 648次
12.30%
财富观念
利、财、富
4 765次
12.61%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 427次
11.71%
道德观念

6 367次
16.85%
A.主流价值儒学化 B.法家大行其道
C.重利轻义观盛行  D.伦理脱离政治
11.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
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12.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13.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4.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这表明(  )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15.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材料二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摘编自陈茁《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并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否?”’《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第6课 教学案参考答案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参考答案
(1)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如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都具有进步意义,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参考答案
(1)天人合一、和为贵、以人为本等。
(2)特点:稳定性、连续性和传承性。
关系:传统文化包容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二者并不等同。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据材料“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选B项;材料主要论述道德不是等级,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不是认同贫富,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富裕,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表明墨子强调百姓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因此墨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故选B项;恢复前代礼乐制度主张的是儒家,墨子主要强调的是广大人民百姓的利益,排除A项;强调社会等级和谐的是儒家,墨子强调下层民众的利益,排除C项;适应兼并战争需要的是法家,墨家强调非攻,排除D项。
3.【答案】B。【解析】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在此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推广,私有土地不断发展,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变法,社会上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诸子百家竞相争鸣,故选B项;封邦建国、制礼作乐是西周初期的社会特征,排除A项;帝国分裂、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帝国鼎盛、开放包容是唐朝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 [由材料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和孔子很尊崇周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思想与周制有着渊源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孔子对周公很尊崇,未体现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周公的“礼治”“德治”及强调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未体现周公开启民本思想的先河,故C项错误;周公奉行礼制,但周朝统治并非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面临瓦解,故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修史的传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故选C。B、D与题意无关。A中的“传承文明”符合题意,但“开拓创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6.【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尚贤、尚同”“节用、节葬”,该观点符合墨家思想主张。A项是儒家孟子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提出了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B项正确;C项是儒家孔子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D项属于道家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题干中朱熹的言论实际上为解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且题干中“君之尊又系于二者(国、社稷)之存亡”,故A项错误;题干中“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实际阐述了“民惟邦本”,故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述君、社稷、民之间的关系,未提及压制人欲而合乎天理(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朱熹的言论是对孟子民贵君轻的阐释而已,非新发展,故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由初步介绍到广泛传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新思想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进程,而非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演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不同阶段,但是并未体现发展的曲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否付诸实践,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 “戎”,称东部民族为“夷”,由“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各国自认是统一民族华夏族。故选B。A中的“共识”材料没有体现;C“冲突剧烈”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血缘。
10.【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社会伦理观念比例最高,表明儒学在汉朝确立了正统地位,故A正确。
11.【答案】B。【解析】王艮、李贽的思想是传统思想活跃的表现,而非来自西学,不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故排除A;根据“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可知明朝后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故选B;王艮、李贽的思想是对理学思想的反叛,而非创新,故排除C;他们的思想主要表达了对人的重视和肯定,没有表达民主政治诉求,故排除D。
12.【答案】B。【解析】材料“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思想”等信息体现的是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和”字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强调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体现对个性的否定,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传统的道德准则在西周时期形成,故D项排除。
13.【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义利结合、弘义融利,这是中国传统义利观在中国外交上的新应用,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义利结合、弘义融利,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并非强调把正确义利观放在第一位,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义利结合、弘义融利,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无关,C项错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材料中体现的外交上的义利观具有一致性,但从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开始重视”这一信息,D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C、D三项排除。
15.【答案】D。【解析】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D项正确。
16.【参考答案】(1)演变:西周时,“国”为诸侯的封地,秦以后为“王朝国家”;西周时,“天下”为周天子统治区域,秦以后为政治辖区及影响力所及的地域,并不断扩展。
原因:分封制的瓦解,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疆域的开拓,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2)内涵:顾炎武思想中的“天下”,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而是包含了民众之天下;严复的“国”,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孙中山推动了民族平等、统一观念发展;章太炎强调了“中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观念,建立了富有近代色彩的、具有民主、平等理念的国家观念,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推动近代民主革命与民族复兴。
17.【答案】(1)主要思想:以诚信为国本、人本;言行一致是基本行为准则;诚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年意义: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2)“文化因子”:古希腊的公民道德和古罗马的契约精神;基督教的救赎道德和宗教改革家的信仰学说;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精神。特点:蕴含着法律精神;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3)启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诚信思想的精华,积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