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3 太空一日
【点拨】A项,“弧”应读“hú”;B项,“炽”应读“chì”;C项,“模”应读“mó”。
D
C
【点拨】C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用来形容动物不合适。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
B.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C.“唉!”老人叹道:“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D.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点拨】A项,第三个逗号应改为分号;C项,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B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B.人体对大约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
C.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中国、某地域乃至某省上空的时间都很短。
D.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就只是淡淡的红色。
【点拨】B项,“大约”与“以下”矛盾,删去“大约”;C项,语序不当,应将“中国、某地域乃至某省”改为“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D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就”改成“也”。
A
5.(原创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句子中“我”“详细”“描述”“过程”的词性,依次是代词、副词、动词和名词。
B.“缓慢升起”“分析研究”“观看录像”“头脑清醒”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句子的主干是“我说不出话”。
D.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C
【点拨】C项,句子主干为“我激动”。
(一)
阅读课文“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
6.选文中,杨利伟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
飞船发生剧烈的共振,瞬间感觉痛苦难忍。
7.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杨利伟当时紧张与激动的心情。
8.“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这一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插叙;插叙这一段内容,说明了杨利伟遇到的起飞阶段的共振现象属于非正常现象,他的经历有利于技术工艺的改进,为以后宇航员的太空飞行提供了帮助。
9.“就这一下……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杨利伟的这次太空之行是我国宇航员第一次飞上太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种情况下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大家看到他还活着,说明升空顺利,所以大家很高兴、激动、自豪,都鼓掌欢呼。
(二)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是!”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发射塔架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1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
11.怎样理解“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点明这次出征不寻常的意义。“英雄出征”“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出征”等词句,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1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深秋天气寒冷,衬托人们欢送英雄出征的热情和诚意。
1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由“定格”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杨利伟首开中国载人航天之先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的一页。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