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6.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共33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6.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共33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01 20:4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6.5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沪粤版 八年级下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阿基米德
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真的可以
撬起地球吗?
m地球≈6.0×1024kg
新知导入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某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新知讲解
观察图片中这些简单机械的工作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
A、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
B、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
1.为了便于探究跷跷板怎样才能成水平状态,可以对它进行简化。
设计方案:
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代替人进行实验研究。
(1)调节木尺两端的螺母,使木尺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
2、阅读课本,明确实验步骤
平衡螺母
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直尺的平衡状态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静止
C
D
在实验前,要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
实验前,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了避免直尺自身的重力对直尺平衡的影响。
(2)在木尺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木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把O点右方手钩码对木尺的拉力用F1表示,O点左方的钩码对木尺的拉力用F2;用L1、L2表示它们离开悬挂点O的距离。
L1
L2
A
B
A、B两图中的直尺静止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为什么采用A图呢?
实验时,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直尺上直接读数。
(3)改变钩码数和它们离开O点的距离,使木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序号 左边 右边 拉力F1/N 距离L1/m 拉力F2/N 距离L2/m
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序号 左边 右边 拉力F1/N 距离L1/m 拉力F2/N 距离L2/m
1 0.49 0.1 0.98 0.05
2 0.98 0.1 1.47 0.68
3 0.98 0.15 1.47 0.1
结论:F1×L1=F2×L2
(一)杠杆
特征:
1.受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比较坚硬
杠杆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二、杠杆的概念
(二)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0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
阻力
o
支点
力臂: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
动力的力臂叫动力臂;
阻力的力臂叫阻力臂;
(力的作用线)
动力臂
动力
(力的作用线)
杠杆“五要素”
阻力臂
o
支点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0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小结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F1
二“力”——
阻力F2
动力臂L1
二“臂”——
阻力臂L2
杠杆五要素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平衡。
三、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B
A
O
F
例题1:如图,一轻质杆OA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点转动,已知0A=0.8cm,OB=0.5cm,在A点处悬挂一重物G,质量为20牛,若在B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拉力F为多少?
四、例题分析
B
A
F2=G=20牛
F1
l2=0.8厘米
l1=0.5厘米
O
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32牛。
F1=
F2×l2
l1
=
(20牛×0.008米)
0.005厘米
=32牛
例2:如图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应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F1=
F2×l2
l1
=
=80N
答:应在A点加一个8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60N×0.8m
0.6m
解:如图:
OA=60cm=0.6m
AB=20cm=0.2m
L1=OA=0.6m
L2=OA+AB=0.6m+0.2m=0.8m F2=G=60N
1、如图所示,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小刚同学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 ×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多少m的轻质杠杆。
地球
课堂练习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L1=
F2×L2
F1
=
答: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6 ×1023 m的轻质杠杆
解:根据G=mg,可得:
G= mg= 6 ×1024 Kg×10N/Kg= 6 ×1025 N
6 ×1025 N×1m
600N
=6 ×1023 m
A
O
F
1
F
2
L
2
= 0.4m
L
1
=1m
B
2、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是一个杠杆,题19图是它的结构示意
图O为固定转轴,在A端接着重力为200N的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 g=10N/kg)
求:(1)石球质量是多少?
(2)要将石球抬起,脚要竖直向下踩,
至少用多大的力?
(3)舂米工具是一个省力杠杆还是一个
费力杠杆?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F1=
F2×l2
l1
=
=80N
答:要将石球抬起,脚要竖直向下踩,至少用80N的力
200N×0.4m
1m
(3)省力杠杆
解:(1)根据G=mg,可得:
答:石球的质量为20Kg 。
m=
G
g
=
200N
10N /Kg
=
20Kg
3、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________,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F
3cm
12cm
刹车拉线
杠杆
40
2、杠杆平衡时,动力为10N,阻力为40N, 动力臂为0.4m 求阻力臂
L2=
F1×L1
F2
=
答:阻力臂为0.1m
=0.1 m
10N×0.4m
40N
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课堂总结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作业布置
沪粤版物理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第29页3、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