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南宋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2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
生离死别的惆怅感,
国破家亡的民族忧患感,
伤春惜春的生命短暂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日晚倦梳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 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闻说
也拟
只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①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
②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
所作,非一般 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 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
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
女形象。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
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声 声 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