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评(三)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是
A、革命军事委员会 B、工兵代表委员会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
2.下列条文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D、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加以瓜分
3.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苏俄的是 ①苏维埃政权已经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②农民到市场上卖余粮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④在前线继续同德国军队作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
A、《四国条约》 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条约》
5.世界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反映了哪一个国家被侵略的情况: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西班牙 D、埃塞俄比亚
6.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战略作用最相似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中途岛战役C、不列颠大空战 D、诺曼底登陆战役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意大利停战协定签订 B、德国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C、日本无条件投降 D、日本签署投降书
8.慕尼黑协定决定了哪个国家的命运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法国?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是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北非登陆? C、西西里登陆 D、诺曼底登陆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是
A、西欧国家 B、苏联 C、中国 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11.二战后东欧国家改革多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不彻底 B、资源缺乏 C、 照搬苏联的经验 D、改革的步子过大
12.标志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典型例子有
①万隆会议召开②古巴革命成功③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④多洛雷斯呼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B.柏林墙的修筑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D.杜鲁门主义出台
14.戈尔巴乔夫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C、苏联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1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导致这一变化的具体原因是
①东欧剧变 ②苏联解体③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6.中东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民族进行五次战争的主要是围绕
A、水资源的争夺 B、争夺地区的霸权 C、宗教问题 D、巴勒斯坦的主权
17.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18.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B、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C、美苏争霸的推动 D、发展中国家的推动
19.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生物界的多样性 B、环保问题日渐突出
C、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 D、生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苏东剧变,而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①在不发达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 ②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失败 ③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④社会主义遭遇的挫折有其必然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工业的严重失调。这使得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多数东欧国家,出现了食品短缺、消费品长期供不应求的现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失败,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这主要是因为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
(2)结合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材料三中“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是什么?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4)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改革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评(三)
一.选择题
1————5 DDBDC
6————10 BDBDB
11————15 CCAAA
16————20 DDBDD
二.材料题
2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和指导
(3)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党政不分,权利过分集中;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4).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www.中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