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凤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2 10:0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语文科开学考试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2分)
(2)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3)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分)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戍边战事吃紧,戒备森然严的句子是(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4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fèi xū(   ),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2)掌柜说,样子太傻,怕shì hóu(   )不了长衫主顾。
(3)然而它仍然wú dòng yú zhōng( ),让自己牺牲。
(4)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经过班主任的撺掇,班上的同学都踊跃地报名参加校运会的长跑接力赛。
B. 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C. 一部由广东卫视制作播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老广的味道》介绍了妇孺皆知的粤菜,受到观众的喜爱。 D.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身心健康”后加上“的犯罪行为”)
B.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命令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将“命令”改为“要求”)
C. 粤剧是广东的一张重要名片,加大对它的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粤剧、知道粤剧、了解粤剧,不然粤剧会走下坡路。(删去“力度”)
D.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将“亲切地”与“走过来”调换位置)
5.根据下面的材料,给“粤语讲古”下定义。(4分)
粤语讲古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讲古艺人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并为民众讲演,是粤方言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讲古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长篇章回小说,还包括现代生活题材和民间掌故,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成为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有着深厚的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价值。同时,这种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可以寓教于乐,是人们陶冶情操、增进知识的一种形式。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所欲有甚于生者/甚矣,汝之不惠
B. 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C. 万钟于我何加焉/大王加惠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文章第二段在列举了路人和乞丐“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后,还列举了什么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二)(9分)
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杰也。闻皇京多才,钦羡弥至。犹在渚①住,司马著作往诣之,言容鄙陋,无可观听。天锡心甚悔来,以遐外可以自固。王弥②有俊才美誉,当时闻而造焉。既至,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不贯悉。又谙人物氏族中来③,皆有证据。天锡讶服。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渚:指江边码头。②王弥:王珉,小名僧弥。③中来:一说当是“中表”之误。
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闻皇京多才(听说)
B. 司马著作往诣之(拜访)
C. 以遐外可以自固(顽固)
D. 王弥有俊才美誉(美好的)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不贯悉
11. 结合选文,说说张天锡与司马著作和王弥会面后为什么会有不同感受?(3分)
(三)(10分)
气节犹如蚌之珍珠 乐 其
①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气节,失去了气节,无异于行尸走肉。
②评书大师单田芳从艺60余年,传世的各类评书作品达100余部。有人曾问他,说书应该怎么说?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梅兰芳与杨小楼的故事。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梅兰芳送杨小楼回乡。到运河畔,杨小楼问梅兰芳还唱戏吗?梅兰芳说不唱了。杨小楼说我也不唱了,演了一辈子忠臣孝子,不能临了失节。说完这番话,二人在码头上最后演了一出《霸王别姬》。一年后,杨小楼病故,而梅兰芳也蓄须明志。
③中华民族历来重气节,不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而且涌现出许多讲品行、重气节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屈原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句有口皆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等故事家喻户晓。
④所谓气节,指的就是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正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的气节,既表现于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慷慨赴死、在所不辞,也表现在对自己内心秉持原则的坚守。历史上,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留下的作品《乞米帖》,其实是一个借条。当时,唐朝社会受安史之乱重创,又恰逢关中大旱,江南涝灾,加之宰相元载推行“厚外官而薄京官”的俸薪政策,导致为官清廉、拙于生事的颜真卿生活异常拮据。他带头一日三餐以粥度日,数月之后,罄竭瓢空,遂决定借米。向谁借呢?他不向朝廷申要,不向奸佞求要,不向显贵索要,而是向为人耿直、忠厚孝悌的好友李太保乞告。宁愿举家食粥,向挚友借米,也绝不愿失掉清白为官的气节。
⑤泰戈尔说过,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展示自身之中最上乘的东西,那就是这个民族的财富——高洁的灵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批又一批有风骨、有气节、有操守、有胆魄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面对敌人无所畏惧、敢于亮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冲锋陷阵,面对诱惑心有戒尺、不为所动,面对名利心如止水、视若浮云。当成千上万的个人气节组成一个民族的气节时,它挺起的就是民族的脊梁,光耀的就是高洁的灵魂,创造的就是人间的奇迹。
⑥毛泽东对岳飞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名言做过精彩的点评:“是呀,过去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因为它缺了一面,好像文官不要钱,但是可以怕死;武将不怕死,却可以要钱。我们解放军则是文官既不要钱,也不怕死,武官既不怕死,也不要钱,这样岂不更好,天下岂不更太平!”不怕死是气节,不贪财也是气节。军人既要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又要做到正气凛然、一尘不染。守住了这两条,军人就有了“主心骨”“定盘星”,在履行职责和使命中,就能够心存定力、心有所依,时刻警惕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永葆军人本色和革命气节。
⑦对于一只蚌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珍珠,失去了珍珠,蚌就失去了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气节,失去了气节,无异于行尸走肉。气节犹如蚌之珍珠,要加以呵护和恒久坚守。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3月3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题目“气节犹如蚌之珍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讲述杨小楼不唱戏、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故事,只是为了赞扬杨小楼和梅兰芳有气节。
C. 第④段列举颜真卿书写的《乞米帖》,其实是向友人借米的借条,在文中充当了事实论据。
D. 第⑤段加点的“戒尺”是指心有界限,作者告诉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心中要有界限。
13.下列对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B.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C.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D.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14.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请你介绍一位有气节的英雄(除选文中提到的外),结合文意,谈谈他身上具有哪些气节。(4分)
(四)(17分)
老家缝纫店 李 汀
①小店在一棵小叶榕树旁,绿油油的树叶遮挡了店名,只从窗户玻璃反射出“老家缝纫店”五个字。每天上下班,我都要经过这家小店,布料的那种青草和泥土味迎过来,感觉像置身在青草盈盈的田野,吸入的每一口气都那么干净纯粹。
②那天一时兴起,我在下班路上拐进小店。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静静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埋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笑容安静地绽放。她手上的鞋垫已经绣出一朵花的雏形,是桃花绽放的样子。她头也不抬,低声地招呼我一句:“随便看哈。”那声音温暖地传入我的耳朵,像极了母亲的一句问候。
③小店只有几平方米,却很整洁,一排木架子上一字摆好小布鞋,还有叠好的布围裙。这时,屋子里一幅“中国梦,我的梦”的十字绣吸引了我,我静静地欣赏着。老人依然头也不抬,低声地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呢。”我连连称是,随手又拿过一双绣好的鞋垫看,一朵朵花绽放在鞋垫上。
④我拿过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沉甸甸的,手摸上去,那种厚实感一下笼罩过来。我见过母亲做千层底布鞋,一张张白色的土布用面糊粘起来,再剪成各式鞋样,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线地钉。钉好一双千层布鞋底,需要密密麻麻钉上两千多针,母亲要费上十多个夜晚才能做好。
⑤我端详着这一双双千层底布鞋,心里盘算着,做一双鞋需要十几个夜晚,这些布鞋需要多少个夜晚?我眼前的这个老人,她把日子过得这么安静,这么平和。做好一双千层底布鞋,摆一双在木架子上,她为自己的劳动由衷地欢喜。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
⑥我从木架子上抖开一张布围裙,摊开一看,心里一惊:好精致的围裙。一张橘黄色的布围裙,做成了双手拥抱的样子,优雅极了。这样的围裙系在身上,做一顿心爱的午餐或者晚餐,用双手拥抱那些蔬菜的气息,用双手感受生活的味道,想起来就满满的幸福。我问:“这围裙多少钱?”老人抬头看我,笑嘻嘻地说:“三十元。”我递钱给老人,老人满脸笑容地夸我:“一个懂生活的男人。”我摇摇头说:“我给母亲买的,母亲喜欢。”我确实觉得母亲系着这围裙,倚门看我吃着可口的饭菜,一定很温暖。
⑦小店在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老人却视而不见。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走进这家小店,我或者买一双千层底布鞋,或者买一双鞋垫。每次我走进小店,和老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几句话,心里也会像被春风拂过一样,平展而安静。即便什么也不说,能够在小店门口呼吸一下那些布料的气息,心里也会安逸很多。
⑧一天,小店贴出一张告示,告知小店搬去了东城。我赶紧骑车去找。一条街上,清一色的小店,传出“嗒嗒嗒”响的缝纫店,散发着木香的小木工店,满屋子小背篼、小箩筐、小斗笠、小蒸笼的篾具店,还有摆着小铁锤、小锄头、小镰刀的铁具店。我走进“老家缝纫店”,老人一眼认出了我,不停地跟我说,这街上人气旺,整条街都是小商店。老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个城市好呢,专门给我们腾出一条街来,让我们小店都经营得很体面。”
⑨我推着自行车走到一棵小叶榕树下,看着那些缝纫店、木工店、篾具店、铁具店,我很激动,为这个城市拥有这些小店激动,为这些小店的老人们激动。这个城市有这么多小店,为我们的日子积聚点点滴滴生活的便利与温暖。
⑩回到家里,我有了新的愿望,哪天退休了,我也要去东城开家小店,做老布鞋垫,做千层底布鞋,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老家缝纫店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概括。(4分)
16.文章第④段回忆母亲做千层底布鞋的情景,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17.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恭敬地把手上的一双千层底布鞋放回木架子上,深深地回望了一眼。
(2)她要么专心绣着鞋垫,要么精心纳着千层鞋底,要么专注地转动着缝纫机,给顾客缝补一个拉链,为顾客改一条裤子。
18文章结尾写到“我”退休时的愿望,希望天天享受那种布料带来的“幸福味道”。试结合全文探究“幸福味道”的丰富意蕴。(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孩子啊,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像是妈妈的千叮万嘱,更是人生的经验之谈。人生这条路,我们不能缺少独自的思考、独自的坚持和独自的勇气。
请你迈出成长那个的一步,以“独自”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凶?哪儿的话!她是严格。她讨厌的是我的缺点。”
“可要是我换了你,我会讨厌她,对她反抗。她要是拿那个鞭子打我,我就从她手里夺过来,当着她的面把它折断。”
“你也许不会那么做。可要是你真那么做了,勃洛克赫斯特先生准会把你从学校开除出去。那就会让你的亲戚非常痛心。宁可忍受一点除自己之外谁都感受不到的痛楚,总比冒失行事,让所有和你有关的人都受连累好得多。再说,《圣经》也教我们要以德报怨。”
“可是,在满是人的屋子中间罚站、挨打,终归是丢脸的呀。再说你是这么大的姑娘了,我比你小得多,还受不了呢。”
“可是既然你躲不了,那就只好忍着点儿了。命中注定要你忍受的事,你尽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
……
“很了不起。人家对你好,你也对人家好,这正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要是大家对那些残暴不公的人一味宽容顺从,那坏人就要任着性子胡来了。他们就不再有什么顾忌,也就永远不会改好,反而会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我要说我们一定得这样——要狠狠回击,好好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要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我想,等你长大一点儿,你会改变这种想法的。眼下你到底还是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小姑娘。”
“不过,我是这样想的,海伦。有的人,不管我怎么想讨他们喜欢,他们还是一个劲儿地讨厌我,对这种人,我不能不讨厌。还有,对那些毫无道理地责罚我的人,我一定要反抗。这是很自然的事。正如有的人爱我,我也会爱他,或者我自己认为该受罚,我就心甘情愿地受罚。”
选文中“你的亲戚”是 ;简·爱被送到罗沃德孤儿院的原因是 。(3分)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一下简·爱和海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3.有人认为,只要心怀感恩,稍微忍让一下,简·爱就能在舅妈家衣食无忧地好好生活,避免遭受那么多的苦难。对此,你怎么看?(3分)
2021年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语文月测答案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一 24
1 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1分。
(1) 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
(2) 坐断东南战未休
(3)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1)废墟 (2) 伺候 (3)无动于衷 (4)怒不可遏
3 A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该词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4 C 语序不当,应将“喜欢粤剧,知道粤剧,了解粤剧”改为“知道粤剧、了解粤剧、喜欢粤剧”
5 那一双手,采摘过东尼淡雅的菊花,那一双手,高举过花间邀月的酒杯
二 46
(一) 10
6 B A项超过,胜过 严重 B项 苟且,C项益处,好处 施予 D项 同“德”感激 领会
7 (1)不仅贤能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闲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8 列举了“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仪的道理,更加充分地证明了文章“舍身取义”的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
(二) 9
9 C 认为凭着凉州那样的边远地区还可以自己固守下去。固:固守
10 天锡见其风神青令 言语如流 陈说古今 无不贯悉
11 张天赐一开始认为京都人才很多,对此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司马氏言语粗鄙,容貌丑陋,并非传说中的人才,张天赐十分失望,而王弥风度翩翩,言谈敏捷,能说古道今,又熟悉各方人士宗族和中表姻亲关系,称得上是人才,令张天锡十分惊讶和佩服 。
(三) 10
12 B 单田芳讲述杨小楼和梅兰芳的故事,不只是为了赞扬杨小楼和梅兰芳有气节,也是为了论证“做人要有气节”的观点

13 D 第三段先引用了屈原、文天祥、林则徐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属于道理论证,然 后
举“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等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属于举例论证。
14 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威逼利诱不成,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北海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才 释放回汉,体现了苏武为了国家大义,不受诱惑,临死不屈的气节 。
(四) 17
15 环境干净整洁,气氛亲切温馨,店主细致耐心,物品做工精良 。
16 插叙:用母亲来映衬老妇人,突出老妇人的辛劳和认真做事的态度,表达对传统工艺的认同和热爱,也从母亲的话中加深了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拓宽了文章的内容,表明传统手艺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17 (1)“恭敬”写出了我对凝结着老人心血的劳动成果的尊重,表达了我对勤劳能干的老人由衷的敬意,“深深”写出了我对千层底布鞋的深厚感情。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人不受环境干扰,专心缝纫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心无旁骛,热爱工作的老人的赞美之情。
18 “幸福味道” 体现出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体现出我对裁缝店主人安静、平和、耐心、专注等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体现出我对便利、温暖的小城生活的满足之情;体现出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 50
19 50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书信格式规范,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情感。
2.书信格式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分) 1.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较有情感。
2.书信格式基本规范,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分) 1.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缺乏情感。
2.书信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混乱,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l~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
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附加题 10
1 里德太太 简爱敢于公开对抗在舅妈家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导致舅妈他们对简爱非常厌恶
2 海伦:从面对孤儿院老师凶恨的管束和惩罚,海伦不仅毫无反抗之心,还自愿忍受和宽容对待,可见其逆来顺受、善良纯真的性格特点,简爱:从鼓动好友海伦反抗所遭遇的凶狠管束与惩罚,反抗恶行和回报爱心等语言,可见其爱憎分明,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
3 这种看法是极其片面的。寄人篱下的简爱,在舅妈家经常遭到表哥,表姐,舅妈和其他人的歧视,冷眼和虐待。起初简爱一直默默忍受,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简爱是个非常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勇于反抗和不甘受辱的人,她最看重的不是生活的衣食无忧,而是精神的自由,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