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第一课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作者及作品
1、柳宗元,字
,祖籍河东郡,世称“
”。
(朝代)中期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
、
、苏洵、
、苏辙、
)。与韩愈共同倡导
运动,并称“韩柳”。今存《柳河东集》。
2、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革新,因失败被贬永州,写下一系列山水游记,全称“
”。
3、本文选自《
》,原题为《
》,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
,属于
范畴。
二、字词积累
(一)字音字形
篁(
)竹
pèi(
)环
清liè(
)
坻(
)
嵁(
)
yǐ(
)然
俶(
)尔
xī(
)忽
蒙luó(
)摇zhuì(
)
悄(
)chuàng(
)幽suì(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水尤清冽:
2.为坻:
3.蒙络摇缀:
4.潭中鱼可百许头:
5.日光下澈:
6.佁然不动:
7.俶尔远逝:
8.翕忽:
9.犬牙差互:
10.悄怆幽邃:
11.以其境过清:
(三)一词多义
1.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不可久居(
)
?
2.清:
(1)水尤清冽(
)
(2)以其境过清(
)
?
?
?
?
?
?
?
3.环:
(1)如鸣佩环(
)
(2)竹树环合(
)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隶而从者(
)
5.差:
(1)参差披拂(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6.以:
(1)全石以为底(
)
(2)以其境过清(
)
7.乐:
(1)心乐之(
)
(2)似与游者相乐(
)
(四)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
;今义:
2.乃记之而去
古义:
;今义:
3.不可久居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2.皆若空游无所依(
)
3.斗折蛇行(
)
4.
其岸势犬牙差互(
)
5.
凄神寒骨(
)
6.
心乐之(
)
(六)成语积累
1.
: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
:形容地形交界处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重点句子
(一)名句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
。
2.《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是:
,
,
。
3.《小石潭记》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侧面写潭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
,
,
。
4.《小石潭记》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游鱼生动有趣的句子是:
,
,
,
。
5.《小石潭记》中既能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能含蓄地表现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
(二)翻译句子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课文内容理解
1.
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第二自然段所写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6.总结:
本文是按
次序来描写景物的,第一节写发现小石潭和潭上的大概景象,其中写到了
、
、
;第二节近写潭中
,从侧面表现了
;第三节写远望探寻
,突出了溪身与崖岸势的
;第四节突出潭上的气氛,作都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表现了自己内心
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作者及作品
1、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世称“柳河东”。唐代(朝代)中期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今存《柳河东集》。
2、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革新,因失败被贬永州,写下一系列山水游记,全称“永州八记”。
3、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范畴。
二、字词积累
(一)字音字形
篁(huáng)竹
pèi(珮)环
清liè(冽)
坻(chí)
嵁(kān)
yǐ(佁)然
俶(chù)尔
xī(翕)忽
蒙luó(络)摇zhuì(缀)
悄(qiǎo)chuàng(怆)幽suì(邃)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水尤清冽:格外
寒冷
2.为坻:成为
3.蒙络摇缀:覆盖
缠绕
摇晃
连结
4.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5.日光下澈:穿过,穿透
6.佁然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7.俶尔远逝:忽然。
8.翕忽:轻快迅捷的样子
9.犬牙差互:相互交错
10.悄怆幽邃:凄凉
深
11.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三)一词多义
1.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
2.清:
(1)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
?
?
?
?
?
?
3.环:
(1)如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
(2)隶而从者(跟从)
5.差:
(1)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2)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以:
(1)全石以为底(把)
(2)以其境过清(因为)
7.乐:
(1)心乐之(以为乐)
(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四)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3.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五)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4.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5.
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
6.
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
(六)成语积累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处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重点句子
(一)名句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
2.《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中表面写鱼,实际上是侧面写潭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小石潭记》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游鱼生动有趣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小石潭记》中既能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能含蓄地表现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翻译句子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四周环绕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使人忧伤。
二、课文内容理解
1.
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不惜伐竹开辟出道路,传达了作者喜悦之情,突出其内心之“乐”;
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2.第二自然段所写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澄。侧面描写,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澄。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再加上拟人化的手,表现了作者因被潭中游鱼感染而获得的快乐心情。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
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总结: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景物的,第一节写发现小石潭和潭上的大概景象,其中写到了水、石、树;第二节近写潭中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清澈透明;第三节写远望探寻小潭源流,突出了溪身与崖岸势的曲折、蜿蜒、参差不齐;第四节突出潭上的气氛,作都抓住了小石潭清幽的特点,表现了自己内心孤寂、凄凉的思想情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