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yáo
tù
méng
qì
jū nì
chàng
遣
啸
苟
zǎi
zài
契合
锲而不舍
旷远
粗犷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文学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________,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作家写文章,________要把最适当的文字集合起来,________要审查那些文字有没有应当修改或增减的。
(3)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________的力量。
B
A.熏染 不是 而是 震耳欲聋
B.熏陶 不仅 而且 振聋发聩
C.熏染 不仅 而且 震耳欲聋
D.熏陶 不是 而是 振聋发聩
4.(武汉中考)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解析】C.搭配不当,应该改成“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凝聚了社会共识”,故选C。
C
5.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阅读离不开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阅读书籍,实际上也就是随着作者的笔触,神游于文章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③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只是可以通过阅读文本去获取,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④与文章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
D
6.作者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作者是如何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作者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结果是全然得不到诗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接着详细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D
2.(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9分)
2020年央视春晚继续采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在河南郑州炎黄广场、粤港澳大湾区两地设立分会场。
郑州炎黄广场拥有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塑像,面向黄河,背靠邙山,能够集中展现炎黄二帝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的恢宏气势,达到“黄土、黄河、黄帝”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突出体现“依山造像,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广场共设九鼎,象征九州统一,江山永固,九州炎黄子孙共祭先祖,更象征祖国领土完整,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结合材料说明2020年央视春晚选定郑州炎黄广场作为分会场的原因。(4分)
炎黄广场为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而建,象征着中华儿女对祖先的追念;炎黄广场上设九鼎,寓意祖国领土完整,繁荣昌盛。
(2)除郑州之外,河南另一座城市洛阳被选为2020年央视戏曲春晚的分会场。河南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下面三幅图片,为家乡写一段推介语,展现河南魅力。(要求:包含图中的元素,100字以内)(5分)
示例:魅力中原,大好河南!铿锵大气、唱腔优美的豫剧响彻中原大地;汤鲜味美、劲道营养的烩面牵动您的味蕾;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厚重的文明。淳朴的河南民风、无限的中原风光,静候您的探寻!(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3~5题。(共10分)
文本一
经过20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以新的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
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
此外,越来越多90后、95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以其轻松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地加入,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张珊珊)
(选自《网络文学:既要高质量也要正能量》,《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文本二
今天,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需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其一,鼓励海外华裔作家从事网络文学创作。早在1991年,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即已问世,为日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国门开辟了先河。鼓励海外华裔作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的形式之一。
其二,拓宽国内外媒体推介渠道。随着中国网络文学越来越受海外受众的欢迎,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还是数字报刊、手机网络等,都可积极推介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
其三,培养翻译人才,建立翻译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翻译家、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以及各翻译网站都为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了贡献。(董晓波 卢敏)
(选自《网文多路出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2月27日)
文本三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
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轫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房伟)
(选自《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光明日报》2020年3月18日)
3.围绕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三则文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3分)
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走出去”需从三方面着力;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4.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整体稳健升级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流风向标;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不断进化;新锐作家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
5.如今,我们青少年应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列出四种具体可行的做法。(4分)
选择具有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精品网络文学阅读;采用多种途径介绍、传播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文学创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如邀请网络文学作家开讲座、利用网络空间进行阅读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