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3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36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01 22: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
2、我们分别从哪两个国家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1997、1999

香港主权是从英国手中收回的,澳门主权是从葡萄牙手中收回的。
中国人民从此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回来吧!就缺你一个!
台湾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根同源
同根源
卫温赴_____,
_____收台湾。
隋通流求岛,
元设 ,
清置_______,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
夷洲
成功
台湾府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一、寻根问源
巡检司
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蒋介石败逃台湾
台 湾 问 题 的 由 来
为何骨肉分离
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
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但是香港、澳门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是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与他国无关。
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从性质来看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
时间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二、政策调整唤回归
1.大陆对台方针的调整
1.大陆对台方针的调整
武装解放台湾
(1)新中国成立初:
二、政策调整唤回归
1949年5月,台湾实行《台湾省戒严令》。禁止台湾人民与大陆通邮、通商、通航。

时间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一·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58年到1979年的对金门炮击政策。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
时间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解放台湾
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二、政策调整唤回归
1.大陆对台方针的调整
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由于长期隔绝,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互不了解,对于双方造成各种不便。远居海外的许多侨胞都能回国观光,与家人团聚。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我们认为,这种藩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
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
三、两岸坚冰融化开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
三不政策:
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1982年,台湾老兵高秉涵恳请已移民阿根廷的山东老乡卞永兰女士带一些家乡的泥土回来。作为“分土人”的高秉涵得到了两汤匙泥土。他将一汤匙泥土锁进了银行保险箱,而另一汤匙泥土,则分7次泡水喝了,以慰思乡之情。他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
1987年,在台北街头,一群五六十岁的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字样的上衣,高唱着《母亲你在何方》。他们宁可被枪毙也要走上街头,高喊口号,游行集会,目的只有一个:回大陆,回家!
“我,何文德,湖北省房县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到父母,死也要回大陆!不达目的,死不罢休!你要抓、要杀、要活埋,听清楚,动手吧!
材料一
一个最公平的事实,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可以回到家乡去,唯有在台湾的中国人不能……让我们也能跟全世界的中国人一样,让我们能安心地回去看看亲人吧! ——《台湾日报》
意义: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
2、握手会谈越海峡
请分别谈谈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台湾成立海峡基金交流会(海基会)
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
两岸授权两会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3、两岸关系发展新篇章
(1)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六)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七)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胡锦涛会见连战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3)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说一说
请用你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四、密切交往血脉情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人员往来
两岸同胞骨肉团聚
文化交流
刘谦做客央视春晚
两岸帆船友谊赛
经济合作
捷安特
华硕电脑
材料:2007年,两岸投资贸易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据商务部统计,全年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299项,实际利用台资17.7亿美元;全年两岸贸易额为1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大陆自台湾进口10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大陆继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最大的出口市场
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5˙12地震后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
大陆—援助台湾
2009年8月台湾台风莫拉克袭击
深圳海关验放首批援台物资
四川各界
捐助台湾灾区
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去台湾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李登辉:鼓吹“两个中国”“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材料一:
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拒谈“九二共识”。发动了“去蒋”、“去孙”、“去孔子”等一连串“文化台独”运动,继此前不祭拜黄帝陵,现在连“七七抗战”纪念周年展也宣布停办。
●2015年12月16日,美国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2010年1月6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2010年1月28日 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报告。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习,假想“大陆进攻台湾”与美军协同作战。……
……
今天仍有巴拉圭等26个国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其独立地位。
  
请你思考:
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有哪些?
台独分子和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八条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坚持 的原则
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个中国
和平
(1)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为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两岸在经贸、文化各领域交流日益紧密。
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
盼……
China
期待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