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的练习(2)
【基础训练】
1.表示(
)叫比例。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的比例写下来,不能的打×。
(1):和1.6:1(
);(2)8:4和2.28:1.14(
);
(3):和1:12
(
);(4)3.5:5.6和10:16(
)。
3.(1)5A=3B(A、B均不为0),A∶B=(
)
∶(
)。
(2)甲是乙62.5%,乙∶甲=(
)∶(
),乙比甲多(
)%。
(3)小红比小华轻25%
,小红∶小华=(
)∶(
),小华比小红重(
)%
。
(4)实际比计划多60%,实际∶计划=(
)∶(
),计划比实际少(
)%。
4.下面是灵灵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单。
物体编号
质量/克
体积/立方厘米
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
①
44.5
5
②
78
10
③
106.8
12
④
62.4
8
(1)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2)能组成的比例是(
)。
5.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2:3
B.3:2
C.:
D.:
6.王老师去书店为学校图书馆买单价一样的科技书,先买了30本,一共用了165元;后来又买了85本,又用去了X元。
(1)题目中(
)是不变的;单价是(
)和(
)的比。
(2)请你根据条件写出一个比例:(
)。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9,比值为最小的数,这个比例可能是(
)或(
)。
8.已知a:b=c:d,若将b扩大10倍,使比例式成立的条件是(
)。
A.
c扩大10倍
B.
d缩小10倍
C.a缩小10倍
D.
a扩大10倍
E.
c缩小10倍
F.
d扩大10倍
【综合训练】
1.在24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比值最小的比例,比例是(
)或(
)。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其底边长度的比是5∶7,则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高的比是(
)。
3.甲乙两仓共存粮100吨,甲仓的与乙仓的相等,甲:乙=(
),甲仓存粮(
)吨。
4.
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4和5,这个比例式是(
)或(
);根据9×4=12×3写出比值最大的比例式是(
)或(
)。
5.在等式2×3=10×0.6中,把2和3作为外项,比例式是(
);(
);(
);(
)。
6.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为4.5,则另一个内项为(
)。
7.=12÷15==8∶(
)=(
)(填小数)
8.用小于10的四个不同自然数组成比值最大的比例是(
)或 (
)。
9.给2、6、18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
)或(
)。
10.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能组成比例。
(1)1.2:0.4和75:25
(2):和:
【能力提升】
1.用1.2、4、4.8和1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比值小于1的比例是(
)。
2.把底是4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按3:1放大后,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
)。
3.在比例2:0.6=10:3中,如果第三项减去2,那么第一项要减去(
),比例才能成立。
4.如3a=5b,那么a:b=(
):(
);A-B=B-A,A:B=(
):(
)。
5.已知A数除B数,商是,那么A数和B数的比是(
):(
)。
比例的练习(2)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1):=1.6:1(2)8:4=2.28:1.14(3)×(4)3.5:5.6=10:16
3.(1)3∶5(2)8∶5
60
(3)3∶4
33.3
(4)8∶5
37.5
4.(1)
物体编号
质量/克
体积/立方厘米
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
①
44.5
5
8.9
②
78
10
7.8
③
106.8
12
8.9
④
62.4
8
7.8
(2)44.5∶5=106.8∶12
78∶10=62.4∶8
5.
B
6.(1)单价
总价
数量
(2)165∶30=85∶X
7.
4∶2=18∶9
9∶4.5=8∶4
8.
D
E
F
【综合训练】
1.
1∶12=2∶24
2∶24=1∶12
2.
14∶5
3.
2∶3
40
4.
14∶7=10∶5
5∶2.5=28∶14;9∶3=12∶4
12∶4=9∶3
5.
2∶10=0.6∶3
2∶0.6=10∶3
3∶10=0.6∶2
3∶0.6=10∶2
6.
7.
60
16
10
0.8
8.
10∶2=5∶1
5∶1=10∶2
9.
6
54
10.
(1)因为:1.2∶0.4=3
75∶25=3
,所以:1.2∶0.4=75∶25
(2)因为:∶=
:=
所以:和:不能组成比例。
【能力提升】
1.
1.2∶4.8=1∶4
1∶4=1.2∶4.8
4∶4.8=1∶1.2
1∶1.2=4∶4.8
2.
54平方厘米
3.
0.4
4.
5∶3
16∶15
5.
3∶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6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复习引入
1、什么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说下列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1:1500
如下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比例尺:1:8000
学习新知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如下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比例尺:1:8000
学习新知
比例尺
1︰8000,说明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厘米,即80米。
8000厘米=80米
5×80=400(米)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
x
厘米。
x
=
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解设实际距离时用什么单位比较好?为什么?
方法一
方法二
明华小学
少年宫
体育馆
比例尺
1︰8000
北
解:设明华小学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
y
厘米。
明华小学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多少?量一量,算一算。
24000
24000厘米=240米
答:明华小学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是240米。
y
=
3厘米
同一个题目中不同的未知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8000厘米=80米
3×80=240(米)
1.医院在明华小学的正北方向,
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
米。先算出明华小学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在上图中表示出医院的位置。
明华小学
少年宫
体育馆
比例尺
1︰8000
北
解:设明华小学到医院的图上距离是
x
厘米。
240米
=
24000厘米
答:明华小学到医院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
8000x
=
24000
x
=
3
医院
3厘米
8000厘米=80米
240÷80=3(厘米)
2.下面是梅镇汽车站附近的平面图。
(1)分别量出汽车站到镇政府和敬老院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各是多少米。
答:汽车站到镇政府的实际距离是600米。
20000厘米=200米
3×200=600(米)
3厘米
3.5厘米
答:汽车站到敬老院的实际距离是700米。
20000厘米=200米
3.5×200=700(米)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2)幼儿园在汽车站正西方向400米处,
你能在上图中表示出幼儿园的位置吗?
20000厘米=200米
400÷200=2(厘米)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有多种方法。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但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明确比例尺表示的实际意义,用份数解答比较简便。
小结
解:3χ=6×7
χ=42÷3
χ=14
3.解比例
χ=10
×
χ=8
×
χ=12
解:
2
3
4
5
3
2
χ=2.4
×5
χ=12
×5
χ=60
解:
1
5
4.“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的距离是3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解:设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x
厘米。
3︰
x
=1:15000000
x
=
15000000×3
x
=
45000000
45000000厘米=450千米
答: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450千米。
15000000厘米=150千米
3×150=450千米
5.
桃林小学在街心花园正东方向650
米处,大众超市在桃林小学正北方向
200米处。在图中表示出桃林小学和大众超市的位置。
650÷100=6.5(cm)
200÷100=2(cm)
桃林小学
6.5cm
·
·
2cm
大众超市
6.填表
1:16000
1400m
15cm
40000厘米=400米
3.5×400=1400(米)
3000000厘米=30千米
450÷30=15(厘米)
5厘米:800米
=5厘米∶80000厘米
=1∶16000
7.
下面是小青从家到梅花山的路线图。
(1)小青家到梅花山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5+3+2.5)×400=4200(米)
4200米=4.2千米
5cm
3cm
2.5cm
(2)小青早上8:00从家出发,以12千米/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去梅花山,需要多少分钟到达?
4.2÷12=0.35(小时)
0.35×60=21(分钟)
8.找一幅中国地图,量出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并根据地图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注意:
要正确找到表示两个城市位置的点。要测量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一间教室长10米,宽7米,把它画在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下列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
1:50
1:100
1:200
1:1000
50厘米=0.5米
10÷0.5=20(cm)
7÷0.5=14(cm)
100厘米=1米
10÷1=10(cm)
7÷1=7(cm)
200厘米=2米
10÷2=5(cm)
7÷2=3.5(cm)
1000厘米=10米
10÷10=1(cm)
7÷10=0.7(cm)
拓展练习
合适
2.在比例尺为:
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求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画在这幅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0
30
60
9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的农田规划图上,量出一块三角形的地(如图)。请你算出这块地的实际面积。
3.5厘米
2厘米
800厘米=8米
(3.5×8)×(2×8)=448(平方米)
6×30=180(千米)
120÷30=6(厘米)
4.一个机器零件长3厘米,画在一张比例尺为20:1的图纸上,应画多长?
用份数来解答
3÷1×20=60(厘米)
5.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为12厘米。如果把甲乙两地长度画在比例尺为1:6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长?
40000厘米=400米
12×400=4800(米)
60000厘米=600米
4800÷600==8(厘米)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有多种方法。通常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但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明确比例尺表示的实际意义,用份数解答比较简便。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5)
一、填空题。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3cm,已知实际距离是258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用线段比例尺表示(
)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用(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
3.在比例尺是的地图
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18.5cm,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
4.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的距离是3
.5厘米,那么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米。
5.在比例尺是l00:l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9厘米,那么零件的实际长是(
)毫米。
6.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
7.将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图片放大到长18厘米,宽12厘米,就是将这幅图片按(
)的比例放大。
8.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的比缩小。
9.解比例。
X:14=6
:
28
:X=3
:
8
=5
:
2.7:x
=:
10.列比例式,并解比例。
(1)3.6与x的比等于与0.75的比。(2)最小合数与最小素数的比等于x与的比。
【综合训练】
1.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7毫米,但在图上量得长3.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2
B
1:5
C.5:1
D
2:1
2.一幅图纸的比例尺为10:1,实际面积是图上面积的(
)。
A.10倍
B.
100倍
C.
D.
3.有一块边长25厘米的正方形纸,要在上面画长100米,宽90米的长方形操场平面图,你选用的比例尺是(
)比较合适。
A.
B.
C.
D.
4.X是Y的,Y是Z的1.5倍,那么X∶Y∶Z=(
)∶(
)∶(
)。
5.
如果x
:
y
=
,那么x
:
(
)
=y:
(
)。
6.比例3:4=9:16内项4增加8,要使比例成立,外项16应增加(
)。
7.做10节长1m,底面半径为6cm的圆柱形烟囱管,至少需要铁皮(
)m2。
8.某商务宾馆有20个大房间和25个小房间,共可住130人,已知每个大房间比每个小房间多住2人,每个大房间住多少人?
9.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从两端修一段公路,在距离中点20米处相遇,已知甲队修了全长的,乙队修多少米?
10.
六年级三个班人数相等,六(1)班有是女生,六(2)班女生与六(3)班男生人数相等,三个班男生一共56人,三个班女生一共多少人?
【能力提升】
1.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枝燃去,第二枝燃去时,两枝蜡烛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原来两支蜡烛长度相差14厘米,原来较长的蜡烛长(
)厘米。
2.将一个周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实际上是按(
)的比放大的。
3.把一个圆柱体沿直径平均分成两份,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分米,圆柱的高是6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4.六(1)班男生的一半和女生的共16人,女生的一半和男生的共14人。六(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比例的练习(5)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1∶6000000
2.
10
3.
740千米
4.
280
5.
0.9
6.
1
7.
3∶1
8.
3∶16
9.
解比例
X=3
X=2
X=45
X=1.5
10.列比例式,并解比例。
(1)3.6∶X=∶0.75
(2)
4∶2=X∶
解:
X=
解:
X=
【综合训练】
1.C
2.D
3.D
4.
12∶15∶10
5.
5
9
6.
8
7.
1.2π
8.
(130+25×2)÷(20+25)=4(人)
9.
20÷(-)×(1-)=80(米)
10.
56÷(1-+1)=40(人)→一个班人数
40×3-56=64(人)
【能力提升】
1.
24
2.
2∶1
3.
54π
4.
(16+14)÷(+)=40(人)
0
60
120
18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
复习引入
1.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大小
形状
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
大
小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复习引入
4
3
7
4
3.5∶2=
0.75
∶
=
20厘米∶1.5分米=
5
8
6
5
3
4
∶
9
8
3
4
=
÷
9
8
=
2
3
张卫欣把一张照片放大,放大前后的照片如下。
(2)
(1)
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新知学习
放大前:
长∶宽=6.4︰4
放大后:长∶宽=9.6︰6
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8︰5,它们的比值都是1.6。
这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右面的等式:
6.4︰4
=
9.6︰6
6.4
4
9.6
6
=
或
6.4︰4
=
9.6︰6
6.4
4
9.6
6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或
张卫欣把一张照片放大,放大前后的照片如下:
9.6︰6.4
=
6︰4
或
9.6
6.4
6
4
=
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和9∶15
20∶5和1∶4
因为:6∶10=3∶5
9∶15=3∶5
所以:6∶10=9∶15
因为:6∶10=0.6
9∶15=0.6
所以:
6∶10=9∶15
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因为:20∶5=4
1∶4=0.25
4∶1≠1∶4
或者
及时反馈
或者
因为:20∶5=4∶1
4∶1≠1∶4
所以: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课堂练习
1.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
10︰12
和
25︰30
(2)
2︰8
和
9︰27
(3)
0.9︰3
和
︰
10︰12
=
25︰30
1
5
1
15
︰
=
︰
1
8
1
16
1
8
1
4
(4)
︰
和
︰
1
8
1
16
1
8
1
4
不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
2.
商场开展促销活动,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
40
写出一个比例
50
64
80
还还能写出哪些比例?与同桌说一说
3.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32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24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路程(千米)
4
320
3
240
上午:路程∶时间=
下午:路程∶时间=
320∶4
240∶3
320∶4=80
240∶3=80
所以:
320∶4=240∶3
(1)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下午呢?这两
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上、下午行驶路程的比和上、下午行驶时间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320:240=4:3。
上、下午行驶路程的比和上、下午行驶时间的比能组成比例。
4.
(1)5:4
(2)20:1
1
5
判断下面哪个比能与
:4组成比例。
(3)1:20
(4)5:
1
5
1:20
=
:4
1
5
=
1
5
=
1
20
=20
=25
5.写出比值是2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
(
)=
2
(
):
(
)=
2
组成的比例是(
)
6.
李梅为了布置教室墙报,剪了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剪纸。
写出每张长方形剪纸长与宽的比,并算出比值。
15:10=3:2=
3
2
18:12=3:2=
3
2
24:16=3:2=
3
2
选择其中的两个比组成比例。
15:10=18:12
15:10=24:16
18:12=24:16
7.
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数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40:4
=360:6
2.1:3
=3.5:5
20:5
=28:7
不能组成比例
3:5
=
6
:10
4
.5
:9
比例
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从意义上
从结构名称上
有2个项:
前项和后项
有4个项
比和比例:
两个数相除
等号连接两个比(=)
讨论比较
在2、3、4、5、10这几个数中,选出其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
2︰4=5︰10
4︰2=10︰5
2︰5=4︰10
5︰2=10︰4
拓展练习
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和比例练习(6)
【基础训练】
1.一张正方形照片,边长为5厘米,将其按(
):(
)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25厘米。
2.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把它按照4:1的比放大画到图纸上时,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5,如果一个内项是0.6,则另一个内项是(?
)。
4.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并且比例的外项是3.2和6,这个比例是(
)或者是(
)。
5.将3、8、10在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能是(
)、(
)、(
)。
6.(1)如果4ɑ=5b,那么ɑ:b=(
):(
)。
(2)如果甲的75%等于乙的62.5%(甲乙均不为0),那么甲:乙=(
):(
)。
(3)已知A÷2.5=8÷B(A与B都不为0),则AB+3的结果是(????????
)。
7.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3厘米,上午8点30分有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上午10点30分到达,这架飞机每小时行
(
)千米。
8.
一种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9.
,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2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
)米。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
)分钟。
11.解比例。
χ:4.5
=4:0.3
=
χ:
=:
=
【综合训练】
1.下面各组数中,能组成比例的是(
)。
A.0.75、2、1.25和5
B.12、8、和
C.77、3、21和24
D.
2、3、4.5和6
2.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40,则两个外项不可能是(
)。
A.40和1
B.
20和20
C.
2和20
D.
0.8和50
3.下面(
)可以和:组成比例。
A.:
B.5:
C.
9:10
D.
:
4.如果a×b=c×d,那么下面错误的是(
)。
A.a:c=d:b
B.
b:c=d:a
C.
c:a=b:d
D.
a:b=c:d
5.下列每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2、3、5
B.
、2、3、4
C.
4、6、8、12
D.
7、8、3、2
6.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28个轮子,自行车多少辆?三轮车多少辆?
7.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为18厘米。如果把甲乙两地长度画在比例尺为1:6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长?
8.一块长方形土地,用
1:4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画在图纸上的长方形的周长是90厘米,其中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地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甲乙两幅图的比例尺相等,已知A精密零件长5毫米,画在甲图上长10厘米,乙图上B零件长3厘米,B零件实际长多少?
【能力提升】
1.解比例
(1)(2x+1):5=4:0.2
(2)
(0.6X-X):0.25=
2.如图,AD=12厘米,BE=18厘米,BC+AC=40厘米,
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比例的练习(6)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5∶1
2.
64π
3.
25
4.
3.2∶1.6=12∶6
6∶3=6.4∶3.2
5.
2.4
6.(1)5
4
(2)5∶6
(3)23
7.
900
8.
50∶1
9.
1∶3000000
126
10.
14400
57.6
11.
X=60
X=1.28
X=
X=36
【综合训练】
1.
B
2.
B
3.
D
4.
D
5.
C
6.
(10×3-28)÷(3-2)=2(辆)→自行车
10-2=8(辆)→三轮车
7.
18÷1×40000÷60000=12(厘米)
8.
4000厘米=40米
90÷2÷(5+4)=5(厘米)
(5×5×20)×(5×4×20)=200000(平方米)
9.
5÷10×3=1.5(毫米)
【能力提升】
1.
解比例(1)解:(2x+1)×0.2
=5×4
0.4X+0.2=20
0.4X=18
X=45
(2)(0.6X-X):0.25=
解:0.6X-X=0.25×
0.1X=
X=
1.
AD×BC=BE×AC
BC∶AC=
BE∶AD=18∶12=3∶2
40÷(2+3)×3=24(厘米)→BC的长度
24×12÷2=144(平方厘米)
0
30
60
90
120千米
D
C
A
B
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3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3︰5
18︰30??0.4︰0.2
:
2︰8
9︰27
1.8︰0.9
7.5:3
3︰5=18︰30?
0.4︰0.2=1.8︰0.9
︰
=7.5︰3
8
5
4
1
8
5
4
1
判断下面哪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说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复习引入
6cm
4cm
3cm
2cm
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例4.
两个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相等。
6︰
3
=
4︰2
两个三角形高的比和底的比相等。
4︰
2
=
6︰3
每个三角形底和高的比相等。
6︰
4
=
3︰2
每个三角形高和底的比相等。
4︰
6
=
2︰3
观察这些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说出其它三个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吗?
4
︰
2
=
6
︰
3
6
︰
4
=
3
︰
2
4
︰
6
=
2
︰
3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例如:
6
︰
3
=
4
︰
2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再写出一些比例,看看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
:b=c
: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a×d=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a
×
d
=
b
×
c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乘积相等。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
:b=c
: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a×d=b×c
a
b
c
d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6
:1.8和0.5
:0.25
(
)×(
)=(
)
(
)×(
)=(
)
3.6:1.8=0.5:0.25
0.5:0.25=3.6:1.8
3.6
0.25
0.9
1.8
0.5
0.9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
和18
:24
(
)×(
)=(
)
(
)×(
)=(
)
不能组成比例
24
8
18
1
4
1
3
1
3
1
4
9
2
8≠
9
2
2.
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驶速度和所需时间如下表:
(1)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
)×(
)=
(
)×(
)
80
6
120
4
(2)根据上面的等式,写出一个比例。
(
):(
)=
(
):(
)
120
80
6
4
你还会怎么写?
3.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4
2
12
3
8
4
6
……
……
1
40
2
20
4
10
……
……
4.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4:21和
6:9
(2)
和
(3)9:12和12:16
(4)1.4:2和7:10
︰1
15
2
︰
1
10
3
4
14:21=
6︰9
9:12=12︰16
1.4:2=
7︰10
︰1
15
2
︰
=
1
10
3
4
5.
下面哪几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5,7,15和21
(2)2,4,6和8
5:7=
15:21
不能组成比例
(3)4,3,
和
(2)
,
,9和3
1
4
1
3
3
5
1
5
4:3=
︰
1
4
1
3
=9:3
︰
1
5
3
5
6.
学校航模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
(1)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18
:
15
=
24
:
20
答: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
学校航模组有男生18人,女生15人;美术组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
(2)如果能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18
:
15
=
24
:
20
6.
把图A按比例缩小得到图B,按比例放大得到图C。从图中选择两组数据组成比例,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检验。
6
:
10
=
3
:
5
检验:6×5=30
10×3=30
7.
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4、18和12
(2)4、5、6和8
6:4=18:12
4:6=12:18
18:6=12:4
6:18=4:12
拓展练习
把4个数中最大与最小数相乘,看等不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那么比例可以写成a:b=c:d,则a×d=b×c。
全课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3)
【基础训练】
1.求X。
2.5:
X=
:10
=
0.75:
=X:
X:
=:
=
:=X:
:x=
3×12
:x=5%:0.6
2.填空
(1)根据a×b=c×d改写8道比例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一个比例,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
(3)如果4ɑ=5b,那么ɑ:b=(
):(
)。
(4)在一个比例里,其中一个比是,两个外项的积是12,这个比例是(
)或是(
)。
(5)长方形的长比宽多,长和宽的比是(
),宽比长短(
)%。
(6)把3.5:化成最简比是(
);
24厘米:0.8米的比值是(
)。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为1.6,则另一个内项为(
)。
(8)如果x×y=4z(x和y都不等于0),那么x∶z=(
3
)∶y。
【综合训练】
1.在18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比值最大的比例,比例是(
)或(
)。
2.
在比例4:15=8:30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5,那么第二个比的前项应该(
)。
3.如果10x
=
12y,
x、y不等于0,那么x与y的比是(
)。
4.有两个比,它们的比值都是。第一个比的前项与第二个比的后项都是12,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
5.如果=,且x与y互为倒数,则a等于(
)。
6.A÷=B÷,则A与B的比是(
)。
7.用6、8、10和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如果=,那么A:B=(
):(
)。
9.比例5:15=10:30写成分数形式是(
),转化成乘法形式是(
)。
10.把A=B×改写成比例是B:A=(
):(
)。
11.
5∶8=15∶24,若果将比例中的8改为24,要使比例仍成立,24应改为(
)。(其余的项不变。)
【能力提升】
1.甲行的路程比乙多。而乙行的时间比甲多,甲与乙速度的最简比是(
)。
2.两个平行四边形A、B重叠在一起(如右图),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A的,是B的。两个平行四边形A和B的空白面积比是(
)若这个图形覆盖在桌面上,桌面被覆盖的面积是63平方厘米,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如果a÷=b×(b≠0),那么a∶b=(
)∶(
);
4.买同样的一件玩具,小军用去所带钱的,小华所带钱剩下。小军与小华所带钱的比是(
)∶(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5,两个外项的和是25,差是5,这个比例是(
)或(
)。
比例的练习(3)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求X
X=50
X=
X=1
X=
X=36
X=
X=
X=
2.
(1)
a∶c=d∶b
c∶a=b∶d
a∶d=c∶b
c∶b=a∶d
b∶c=d∶a
d∶a=b∶c
b∶d=c∶a
d∶b=a∶c
(2)
(3)5∶4
(4)3∶5=∶4
∶4=3∶5
(5)8∶5
37.5
(6)49∶10
0.3
(7)
(8)3
【综合训练】
1.
18∶2=9∶1
9∶1=18∶2
2.
减去2
3.
6∶5
4.
12∶16=9∶12
5.
6.
8∶9
7.
4.8
8.
7∶4
9.
=
5×30=15×10
10.
4∶3
11.
72
【能力提升】
1.
11∶8
2.
3∶5
42
3.
8∶15
4.
9∶8
5.
10∶4=∶15
15∶6=25∶10
A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5课时
比例尺
复习引入
1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千米=(
)厘米
1米=(
)毫米
100
10
1000
100000
1000
1.填空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厘米:4.2千米
=6厘米:420000厘米
=1:70000
=35:700
=1:20
=2.5厘米:1000厘米
=25:10000
=1:400
2.5厘米:10米
3.5:70
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图上长∶实际长
=5厘米:50米
=5厘米:5000厘米
=1∶1000
学习新知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把它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图上宽∶实际宽
=3厘米:30米
=3厘米:3000厘米
=1∶1000
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学习新知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把它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或:5厘米=0.05米
3厘米=0.03米
0.05
50
5
5000
1
1000
0.03
30
3
3000
1
1000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或
=
比例尺
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你能说说这个比例尺的含义吗?
比例尺是1︰1000
1
1000
红光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把这块草坪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
你能分别写出草坪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
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1000
。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1000倍
。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米。
比例尺
1︰1000
表示实际意义是:
0
20
30
米
10
这是线段比例尺
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米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10米
线段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0
10
20
30米
1
1000
: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
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种方式:数值式、线段式、文字式
0
50
100
150千米
下面是比例尺的几种写法
1:5000000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50千米(5000000厘米)
1
5000000
1.说出下面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
当于实际距离22千米。
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
当于实际距离15米。
2.
荷花村到杏树村的实际距离是
15千米。量出这两个村的图上
距离,并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3厘米︰15千米
=3厘米︰1500000厘米
=1∶500000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
3厘米
量两圆心之间的线段长度
3.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8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5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5厘米︰180千米
=5厘米︰18000000厘米
=1∶3600000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3600000。
4.一个精密仪器零件实际长度是4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是2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厘米∶4毫米
=20毫米∶4毫米
=5∶1
表示的实际意义: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厘米
画在图上是放大,是放大比例尺。
5.把下面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把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0
30
60
90千米
1
:
40000
1厘米∶30千米
=1厘米∶3000000厘米
=1∶3000000
0
1200米
400米
800米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米
5.下面是实验小学体育场的平面图。体育场长150米,宽70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5厘米:150米
=7.5厘米:15000厘米
=1∶2000
20
40
60
3.5厘米:70米
=3.5厘米:7000厘米
=1∶2000
你知道吗?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图示和比例尺绘制的地图叫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有以下几种:
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00000、1:500000、1:1000000
注意点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
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个别表示放大的比例尺可能是后项为“1”)
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所以比例尺没有单位。比例尺通常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形式,像1:1000就是数值比例尺,像
就是线段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