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2(课件+习题共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2(课件+习题共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1 21:30: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8)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直径扩大为原来的(
)倍,周
长扩大为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倍。
(2)
如果一幅建筑施工图的比例尺是
1∶1000,那么这幅建筑施工图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
(3)
如果把一个图形按m∶1的比放大,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是(
)。
2.在一幅地图上,用40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和15,如果一个外项是4,另一个外项是(
)。
4.把一个长为2毫米的零件画在100:1的图纸上,在图纸上这个零件长(
)厘米。
5.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6.如果8a=5b(a≠0),那么a:b=(
),如果=,那么AB+5
=(
)。
7.能与、0.75和8三个数组成的比例的最小数是(
)。
8.
把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
9.在比例a:b
=
c:d中(a、b、c、d均不为0),如果把a缩小3倍,把b扩大2倍,c不变。则d应(
),比例仍然成立。
10.把一个长为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在图纸上量得这个零件长为4分米,则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11.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涟水与南京相距24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
)厘米。
12.圆锥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底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13.若X
=
Y,则X:Y
=
(
):(
)。如果Y
=
60,则X
=
(
)。
二、解比例。
X:14=6
:
28
:X=3
:
8
=5
:
X:
=:
X:12=:2.8
:=X

【综合训练】
1.红旗小学操场长108米,宽64米,画在练习本上,选择(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
2000∶1
B.1∶2000
C.1∶200
D.200∶1
2.如果把一个图形按n∶1放大,放大后图形周长与放大前图形周长的比是(
),放大后图形面积与放大前图形面积比是(
)。
A.1∶n
B.1∶n2
C.n∶1
D.n2∶1
3.甲地到乙地的距离约是1050千米。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如果画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那么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应画多长?
4.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4厘米,如果将甲、乙两地
画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图上,学校操场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如右图,A、B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是B的,A、B两个图形空白部分面积的比是(
)。
2.某班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平均成绩90.5分,男生平均89.7分,女生平均91.1分,这个班男、女人数比是(
)。
3.把一块长与宽的比为7∶5的长方形草坪,画在比例尺为1∶400的图纸上,得到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这个草坪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比例的练习(8)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1)
2
2
4
(2)1∶1000000
(3)
m2∶1
2.
1∶45000
3.
3
4.
20
5.
56
6.
47
7.
8.
1∶2000000
9.
扩大6倍
10.
100∶1
11.
10
24
12.
9
9
13.
4
5
48
二、解比例
X=3
X=2
X=45
X=
X=
X=
【综合训练】
1.
B
2.
C
D
3.
(1)
4.2厘米∶1050千米=4.2厘米∶105000000厘米=1∶25000000
(2)3000000厘米=30千米
1050÷30=35(厘米)
4.
500000厘米=5千米
2000000厘米=20千米
14×5÷20=3.5(厘米)
5.
图上面积∶实际面积=12∶20002=1∶4000000
4000000平方厘米=400平方米
9×400=3600(平方米)
【能力提升】
1.
8∶13
2.
3∶4
3.
560
0
20
40
6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5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实践活动
面积的变化
2.以下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复习引入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1.8厘米
72千米
?
2.5厘米
?
1:5000
?
450千米
1:300000
1:4000000
125米
150厘米
1.填表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s=ab
长方形面积=长×宽
s=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面积
圆的面积
s=ah÷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лr?
圆的面积=3.14×半径×半径
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面积有没有变化呢?面积的变化跟边长的变化之间有没有关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下面的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和宽,写出对应边长的比。
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长的比是(
):(
),宽的比是(
):(
)。计大
3
1
3
1
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再算一算,看看你估计得对不对?
大长方形的面积:9×3=27(cm?)
小长方形的面积:3×1=3
(cm?)
大长方形与小长方体的面积比:27
:
3=
9
:
1
长方形是按(
)∶(
)放大的。
3
1
长方形是按3∶1放大,它的面积按(
)∶(
)放大。
9
1
是指图形的边长度按3∶1放大
把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按比例放大,得到下面的图形。
上面的图形分别是按几比几放大的?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面积的比各是多少?先算一算,再把下表填写完整。
放大前
放大后
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
正方形
边长/cm
面积/cm2



底/cm
高/cm
面积/cm2
圆形
半径/cm
面积/cm2
先进行测量和计算,再把下表填写完整。
1
3
3:1
1
9
9:1
2
4
2:1
1
2
2:1
1
4
4:1
0.5
2
4:1
0.25π

16:1
比较每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度比和面积比,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
的面积比是(
):(

如果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指定的某个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
化规律又是什么?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1∶n
的比缩小后,缩小后与缩小前图形的面积比是1∶n?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1∶n
的比缩小后,缩小后与缩小前图形的面积比是1∶n?
n?
1
在第112页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按比例放大,算一算放大后与放大前图形的面积比,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发现的规律。
(9×6):(3×2)
=9:1
3:1放大
一块长方形地,画在比例尺1:500的图上,长5厘米,宽4厘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5×5=25(m)
500cm=5m
宽:5×4=20(m)
25×20=500(m2)
5×4=20(cm2)
20÷1×5002
=
5000000(cm2)
5000000cm2=500m2
图形按1∶500缩小,面积按1∶5002缩小图上1平方厘米表示实际面积250000平方厘米,即25平方米
在一幅比例尺是1:800的农田规划图上,量出一块三角形的地(如图)。请你算出这块地的实际面积。
3厘米
2厘米
800厘米=8米
(3×8)×(2×8)÷2=192(平方米)
面积按1∶8002缩小
3×2÷2=3(平方厘米)
3÷1×
8002=1920000(平方厘米)
1920000平方厘米=192平方米
在比例尺为1:1000的地图上量得某学校操场的图上面积是20平方厘米,学校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面积按1∶10002缩小
20÷1×
10002=20000000(平方厘米)
20000000平方厘米=2000平方米
1.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那么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2:3
B
.4:9
C
.2:9
D
.1:9
选择题
可以用假设法
2.
小圆半径与大圆半径的比为1:3,那么小圆与大圆的面积比是(
),周长比是(
)。
A.2:3
B
.4:9
C
.1:3
D
.1:9
3.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的棱长为3:1,那么大与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
A.3:1
B
.9:1
C
.27:1
D
.1:9
B
D
C
C
从上图中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计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长方体、正方体等按比例放大后,体积比和长度比会有什么关系?
拓展思考
寻找面积的变化规律,要对放大前后的图形进行比较。
通过今天的活动,有什么收获?
全课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4)
【基础训练】
1.(
)和(
)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4.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从36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比例:(
):(
)=(
):(
)。
6.甲数40%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7.如果A×3=B×5,那么A:B=(
 
):(
)。如果X=
Y,那么X:Y=(
):
(
)。
8.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    )千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用数值比例尺表示为(
)。
图上距离
3厘米
5毫米
6厘米
实际距离
12千米
450千米
比例尺
10:1
1:5000000
1:2000000
9.
10.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200000,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另一幅地图上,图上的长度为(
)厘米。
【综合训练】
1.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行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行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南京到上海约320千米,画在1:4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4.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图纸上长应画多少厘米。
5.在比例尺是1:2000
的图纸上量得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长是4厘米,
宽是3
厘米,算一算这块试验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丙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甲、丙两城的实际距离。
7.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能力提升】
1.已知甲的与乙的2倍相等,甲、乙的和是42。则甲=(
),乙=(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图上面积是30平方厘米,那么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3.一块长方形土地,用
1:2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画在图纸上的长方形的周长是36
厘米,其中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地实际面积是(
)公顷。
比例的练习(4)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2.
40
4000000
3.
10000
5
4.
40∶1
5.
36∶2=18∶1(不唯一)
6.
15∶8
7.
5
3
3
4
8.
20
1∶2000000
9.
图上距离
3厘米
5毫米
9厘米
6厘米
实际距离
12千米
0.5毫米
450千米
120千米
比例尺
1∶400000
10:1
1:5000000
1:2000000
10.
12
4
【综合训练】
1.
4厘米∶180千米
=4厘米∶18000000厘米
=1∶4500000
2.
2000000厘米=20千米
38×20=760(千米)
3.
4000000厘米=40千米
320÷40=8(厘米)
4.
5÷1×12=60(毫米)
60毫米=6厘米
5.
2000厘米=20米
(20×4)×(20×3)=4800(平方米)
6.
780÷13×5=300(千米)
7.
300000厘米=3千米
500000厘米=5千米
12×3÷5=7.2(厘米)
【能力提升】
1.36
6
2.
1080
3.
3.2
0
20
40
60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1)
【基础训练】
1.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6倍,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
)的比放大;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
)的比缩小。
2.把一个图形按1:5的比缩小,每条边就变成原来的(
)。
3.把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按1:3的比缩小后,正方形的边长是(
)。
4.一个圆柱形容器和一个圆锥形容器,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一半,用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倒四次正好倒满,已知圆柱形容器深6分米,圆锥形容器深(
)分米。
5.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按1∶2缩小后,缩小后圆的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综合训练】
1.将下面的三角形、梯形按1:2缩小,将圆和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
2.(1)图②是图①按

):(
)的比缩
小后得到的;
(2)请你画出图②按4:1
的比放大后的图形③。
(3)图③也可以看成
是由图①按(
):(
)放大后得到的。
3.(1)请画出三角形ABC按
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2)请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按1:2的缩小后的图形。
4.下面每小格表示边长1厘米小正方形,请你按要求画出指定的图形:
(1)图A是图C按2∶1的比放大得到的,请你画出图C。
(2)把图B按2∶1放大后得到D,请你画出图D。
5.把一个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按一定比缩小,缩小的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是按(
)的比缩小的,缩小后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能力提升】
1.把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后,所得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平面图上,一个圆形的花园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如果将这个花园的平面图按2∶1放大后,放大后的花园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如右图三角形ABC中,BD∶DC=1∶4,AE∶ED=1∶3。
甲、乙、丙的面积比是(
)。
4.将一个小正方形放大成一个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差63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周长是大正方形周长的。原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
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增加,高减少,体积增加。
比例的练习(1)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6∶1
1∶4
2.
3.
4厘米
4.
9
5.
2

【综合训练】
1.
2.(1)1∶3
(2)
(3)
4∶3
3.
4.
5.
2∶5
10
【能力提升】
1.
30
54
2.
36π
3.
1∶3∶1
4.
81
5.
O

C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4课时
解比例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
:4
=(
?
?)
:12
4
:(??
)=(
??

:6
15
1
24
2
12
3
8
4
6
8
3


复习引入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
6

2
4
外项
外项
内项
内项
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交叉相乘
3
:
6=2
:
4
3×4=6×2
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
是多少厘米?

学习新知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
x
厘米。
6︰4
=
13.5︰
x
6
x
=
4×13.5
6
x
=
54
x
=
9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厘米。
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学习新知
比例的基本性质
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如何检验?
这一步计算的
依据是什么?
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还可以列出怎样的比例式?
13.5:6=χ:4
6:13.5=4:χ
4:6=χ:13.5
13.5:χ=6:4
χ:4=13.5:6
学习新知
突出对应边的比,比的顺序
解:1.2χ=75×0.4
1.2χ=30
χ=30÷1.2
χ=25

1.2
75
0.4
χ
比例的基本性质,交叉相乘。
解比例
试一试
2.
解比例。
9︰
x
=
3︰4

=
x

解:3
x
=
9×4
3
x
=
36
x
=
12
解:
x
=
×
x
=
x
=
解:0.1
x
=
0.01×100
0.1
x
=
1
x
=
10
8:2=24:(

(
)
15

4
5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5
3=(
)
3.4


48
(
)=3.6
9


6
12
1.7
120
24×2÷8=6
15×4÷5=12
1.5×3.4÷3=1.7
48×9÷3.6=120
3.解比例。
解:8χ=5×32
χ=160÷8
χ=20
解:3χ=9×7
χ=63÷3
χ=21
解:
χ=
×
χ=
×
χ=
1
6
1
2
2
5
1
5
6
1
6
5
4.把左边的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图形,求未知数
x

(单位:cm)
20
12
50
χ
(2)
(1)
4.8:6.4
=
3:x
解:
4.8
x
=
6.4×3
4.8
x
=
19.2
x
=
4
20:12
=
50:x
解:20
x
=
12×50
20
x
=
600
x
=
30
5.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看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杯:25
:
200
=
1
:
8
第二杯:30
:
250
=
3
:
25
答: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2)按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计算,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解:设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
x
毫升。
25︰200
=
x
︰300
200
x
=
25×300
200
x
=
7500
x
=
37.5
答: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37.5
毫升。
6.学校合唱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
合唱组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
(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解:设女生有人。
3:4=24:χ
3χ=4×24
χ=32
24÷3×4
=32(人)
3
4
2
5
2
5
÷
3
4

2
5
×
4
3

8
15
m:n=8:15
15
8
拓展练习
1.用4、6、9这三个数和另一个自然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第四个自然数是多少?
2(1)如果7
a=6
b,那么a:b

(?

?

(2)如果9
a=5b
,那么b:a


??

(3)如果
a=
b
,那么
a:b=(??
?

(4)如果
a=0.45b
,那么
b:a=(?
?

3
5
4
9
3
8
(5)如果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4
5
7
9
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1
10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
,一个外项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4
5
3
8
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
,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
,写出这个比例

1
4
3
5
有两个比,比值都是
,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3
5
求比例中未知项的过程,叫作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用内项×内项=外项×外项,把比例转化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也就是方程),从而求出x的值。
全课总结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练习(7)
【基础训练】
1.
如果3a=5b,那么a∶b=
( 
 )
∶(
  ),a∶5=
( 
 )
∶( 
 )。
2.一种5毫米长的机器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3.
写出比值都是0.8的两个比,组成比例,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6和4,这个比例是(
)。
4.用3、4和8这三个数和另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从2,5,8,16和10选出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6.m=n(m、n都不为0),m∶n=(
)∶(
)=(
)。
7.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都是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这个比例是(
)。(写一个比例)
8.绿彩带比红彩带短
,红彩带比绿彩带长(
);一杯果汁,已经喝了
,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比喝掉的多。
9.
小刚家今年收向日葵吨,如果千克向日葵可榨油千克,这批向日葵共可榨油(
)千克。
10.(1)
在一幅图上,量得A、B两个景点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A、B两个景点的实际
距离是9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
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00千米,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
图上,应画(
)厘米。
(3)
某个零件长2毫米,如果画在比例尺是25∶1的图纸上,应画(
)厘米。
(4)
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某段国道长20厘米,这段国道实际长
(
)千米。如果在另一幅地图上,这段国道的长度扩大了2倍,另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这幅地图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
),如果图上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综合训练】
1.
如果a<b<c<d(a≠0),且利用
a、b、c、d
四个数能组成比例,那么下面算式
(
)可能是正确的。
A.
a∶b=d∶c
B.
b∶a=c∶d
C.
a∶c=b∶d
D.c∶b=a∶d
2.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等于
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3.体育馆新建一个游泳池,长100米,宽50米,把它画在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纸上,选用(
)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
)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
B.
1∶500
C.
1∶2000
D.
1∶5000
4.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在一幅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幅图上乙、
丙两地相距18厘米,乙、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树高/米
3
3.5
4
影长/米
1.2
1.4
1.6
5.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不同高度的树的高度和影长如下表。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如果一株小树高1.5米,它的影长是多少?
6.小楠用手机照了一张相片,显示屏上量得长为2.8厘米,宽为1.5厘米。洗出相片后,相片的实际长是16.8厘米,实际的宽是多少厘米?
7.一种药水,药和水的比是3∶200。配置这种药水,270克药需加水多少千克?4吨
水需加药多少千克?
8.将一个小圆放大成一个大圆,它们的面积之差是
209
cm2,小圆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小圆的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
一辆卡车用10天运矿石,晴天每天运6趟,雨天每天运4趟,这10天中晴天比雨天一共多运40趟,有(
)天是晴天。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错(
)道题。
3.在一幅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直角三角形的地的两直角边长度和是15厘米,两直角边的长度比是3∶2,这块直角三角形地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比例的练习(7)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5
3,
b
3
2.
20∶1
3.
1.6∶2=0.32∶0.4

0.4∶0.5=1.28∶1.6
4.
5.
16∶8=10∶5(不唯一)
6.
15∶8
7.
2∶10=∶11(不唯一)
8.
9.
140
10.
(1)1∶30000
(2)
6
(3)
5
(4)
800
1∶2000000
11.
1∶160000
400
【综合训练】
1.
C
2.
D
3.
A
D
4.
420÷6×18=1260(千米)
5.
1.2÷3×1.5=0.6(米)
6.
16.8÷2.8×1.5=9(厘米)
7.
(1)270÷3×200=18000(克)
18000克=18(千克)
(2)
4÷200×3×1000=60(千克)
8.
提示:面积比是长度比的平方,根据周长比为9∶10,先求出面积比为
81∶100,再利用面积差求出小圆面积。
92∶102=81∶100
209÷(100-81)×81=891(cm2)
【能力提升】
1.
提示:假设10天都是晴天。
(10×6-40)÷(6+4)=2(天)
10-2=8(天)
2.
6
3.
1000厘米=10米
15÷(3+2)=3(厘米)
(3×3×10)×(3×2×10)÷2=2700(平方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第12册
第四单元
比例
第1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复习引入
我们以前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还记得图形旋转和平移的特点吗? 
 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
发生了变化,
都不变。
 
形状与大小
位置
王晓光拖动电脑鼠标,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放大。
原来长方形照片长8厘米,宽5厘米;
放大后长方形照片长16厘米,宽10厘米。
8厘米
5厘米
16厘米
10厘米
放大前后,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又有什么关系?
8厘米
5厘米
16厘米
10厘米
放大后照片长是原来照片长的2倍,
放大后照片宽也是原来照片宽的2倍。
放大后照片长∶原来照片长=2:1,
放大后照片宽∶原来照片宽=2:1,
王晓光拖动电脑鼠标,把一张长方形照片放大。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放大后长∶放大前长=2∶1
放大后宽∶放大前宽=2∶1
如果要把这幅画按1:2
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8厘米
5厘米
1:2=
2
1
长:8×
=4(cm)
2
1
宽:5×
=2.5(cm)
2
1
按1∶2缩小,长和宽都是原来的
2
1
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比的前项是后来图形的边长还是原来图形的边长?
是图形的什么按这个比来放大或缩小?
后来图形的边长:原来图形的边长
前项大于后项或者比值大于1就是放大;前项小于后项或者比值小于1就是缩小
4:1
1:3
3:2
2:5
思考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缩小后,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几格?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后的长:4×3=12
放大后的宽:2×3=6
缩小后的长:4÷2=2
缩小后的宽:2÷2=1
比较上面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12
6
2
1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是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比值大于1)变大,缩小是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比值小于1)变小。不管放大还是缩小,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是图形的形状没有变。
12
6
2
1
两个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都相等。
图形放大或缩小有什么规律?
按2:1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6
2
量一量,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按1:2的比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2
3
2
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放大是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比值大于1)变大,缩小是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比值小于1)变小。不管放大还是缩小,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是图形的形状没有变。
(1)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
是按(
):(
)的比放大的。

2
1
课堂练习
1.
(2)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
是按(
):(
)的比缩小的。

1
2
2.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2=4(格)

=4(格)

=1(格)
2
1
2
1
看图填空


图中②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直角边的(
)倍,
②号三角形短直角边的长度是①号三角形短直角边长度的(
)倍。
2
2
图中②号三角形是把①号三角形按(
)的比放大得到的。①号三角形是把②号三角形按(
)的比缩小得到的。
看图填一填。


2︰1
1︰2
你知道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
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
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
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
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
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