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宇宙的另一边》(创新教案+课堂活动卡+课前预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宇宙的另一边》(创新教案+课堂活动卡+课前预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2 16: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会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3.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中讲述的“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并说出自己对宇宙另一边的设想。
教学难点
感受想象的神奇,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可以在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绪、吁”的读音。集中指导会写字,引导学生比较“秘”和“密”的字形,注意部件“必”的位置和写法的区别。强调“乘”的笔顺。
阅读理解
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秘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梳理“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然后顺着“我”的想象深入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体会想象带来的乐趣;最后根据课文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积累运用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大胆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眼中的宇宙另一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古诗: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清代高鼎的《村居》;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学生准备:1.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2.试着搜集课文中出现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会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说出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我”大胆和奇特的想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导思:(出示星空图片)晴朗的夏夜,夜空群星璀璨,令人神往。仰望浩瀚的星空,你是否想象过,在“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3.过渡:大家的想象真是丰富奇特,和大家一样,有位叫陈诗哥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宇宙的故事,我们先来了解这位作者。
课件出示 作者介绍
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1年出生于广东肇庆,2009年开始发表童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等。主要作品有《几乎什么都有国王》《童话之书》《故事马上开始》《在我睡着之后》《风居住的街道》等。
4.导入:作者陈诗哥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选择用故事来表达内心。“宇宙的另一边”可能会有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操作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宇宙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可能会有些什么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活动2 检测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课件出示 流淌 秘密 一栋 气喘吁吁 思绪 一篇
2.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
淌 秘 栋 吁 绪 篇
提示“淌、栋”是后鼻音;“吁”和“绪”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篇”是前鼻音。
活动3 学习本课的词语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
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秘密:秘密的事情。
气喘吁吁:吁吁,喘气的声音。呼吸急促的样子。形容非常劳累。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3.小结: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操作指导 在识字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学生质疑、全班解疑、教师点拨等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板块三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第1、2自然段,指名朗读。
课件出示 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提问:星光告诉了“我”一个什么秘密?
预设: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2)什么是“倒影”?“倒影”有什么特点?
预设:“倒影”是倒立的影子。倒影和真实的事物样子相同,上下颠倒。
(3)引导学生体会“倒影”: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所以(师引读)那里有座(生接读)一样的城市,(师引读)有条(生接读)一样的街道,(师引读)街角处有栋(生接读)一样的房子,(师引读)房子里有个(生接读)一样的孩子。
2.默读第3~7自然段,感知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1)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①学生默读课文。
②师生交流,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 
“我”这边
宇宙的另一边
“我”这边
宇宙的另一边
“我”拿出作业本
太阳从东边升起
“我”爬楼梯
石头没有生命
雪在冬天下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③小结:除了和这边有一样的人和物,宇宙的另一边和“我”这边的事情常常是相反的。这都是因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2)这些都是真的吗?星光真的告诉了“我”秘密吗?
预设:不是真的。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
3.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提问:“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4.总结:“我”通过大胆、奇妙的想象,展示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操作指导 抓住“秘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梳理“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初步感知“我”丰富的想象,感受“我”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板块四 交流生字要点,指导书写
活动1 出示生字,交流书写要点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课件出示 淌 秘 密 栋 梯 铃 乘 绪 篇 越
2.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指导。
“秘、密”两个字结构不同,其中“必”的写法也有区别。“秘”中的“必”要写得舒展一些,与左边高低相平。“密”中的“必”要写得宽一些,托住上面的宝盖,盖住下面的“山”。
“栋”的右边是“东”,不要写成“”。
“铃”的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活动2 指导学生掌握部分会写字
1.教师相机进行示范,重点指导“淌”“绪”的写法。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积累抄写。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操作指导 注重书写指导,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示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让学生练习抄写,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我”大胆、神奇的想象。
2.能联系课文大胆想象,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想象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
(1)提问:星光告诉了“我”一个什么秘密?
预设: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2)提问: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特点?
预设1:宇宙的另一边,很多东西都和这一边是一样的。
预设2:宇宙的另一边和这一边的事情常常是相反的。
2.导入新课:“我”用丰富的想象,向大家介绍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展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我”大胆、神奇的想象。
操作指导 通过复习课文,巩固学生对内容的总体掌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 深入读文,感受想象
活动1 学习表述
1.学生齐读课文。
2.指名复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交流讨论:什么叫“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教师总结:“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
活动2 感受神奇的想象
1.在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
2.学生汇报。
3.品读语句。
(1)出示文中语句。
课件出示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①提问:下雪时,大地上的事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预设:地面、树木、房屋……一切都变成了白色的。
②提问:下雪时,孩子们会做什么?
预设:会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滑雪……
③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作者认为加法是“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用加法来形容下雪时的变化,这种想象真奇特!
(2)出示文中语句。
课件出示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以“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春天里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春风吹拂,春雨绵绵,柳绿桃红。
②孩子们在春天会进行哪些活动?
预设:春游、放风筝。
③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作者用乘法来形容春天发生的各种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的气候、春雨、春风、蓬勃生长的植物和活泼的孩子们,让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想象真有趣!
4.教师总结: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奇妙、有趣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去想象。
课件出示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去想象。
操作指导 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对语言的表达运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感受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板块三 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活动1 拓展思路,启发想象
1.过渡:当“我”把自己的想象分享给“我”的同学们的时候,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你能帮“我”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吗?
2.设问启发,大胆想象。
(1)可以围绕“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展开想象。
①我们周一到周五上学,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周一到周五休息五天?这么长的时间里可以做什么?
②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宇宙的另一边我是一个女孩吗?如果我是一个女孩,会发生什么呢?
③宇宙另一边的减法和除法会是什么样的呢?
(2)可以脱离课文的情境,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①在宇宙的另一边,花生是长在空中的吗?长在空中的花生会不会更香呢?
②在宇宙的另一边,小汽车是不是用糖果做的?开着糖果汽车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体验进行大胆想象。
3.创设情境,捕捉灵感。
(1)播放轻松活泼的轻音乐,学生闭着眼睛想象,把自己想到的组织成语言,编成一段话。
(2)同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集体汇报,每人说一个自己想象的情景,师生相互评议。
活动2 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小结: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想象丰富,有意义。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写在作文本上,让老师一睹大家的文采。
2.作业:以“我眼中的宇宙另一边”为题,写一个小短文。
操作指导 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指导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写故事,让学生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当然,这个环节也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如果有的学生说得过于啰嗦,教师可以提醒课下再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以一个问题为引领,指导学生多次与文本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中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宇宙的另一边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你对哪个秘密感兴趣?说说你的理由。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我”的感受
★活动建议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画出能体现其特点的关键词句。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3.全班交流,结合关键词句进行汇报。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宇宙的另一边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写出或补全下面的字的音节。
t____   d____   x___   ______   p____
淌 栋 吁 绪 篇
2.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3.查字典,给能组成词语的生字打“√”。
流(淌 尚)    秘(密 蜜)    门(玲 铃)
思(者 绪)    (篇 扁)章    楼(梯 涕)
4.借助工具书理解下面的词语,并选词填空。
浩瀚  气喘吁吁  宇宙  穿梭  尴尬  拜访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一个个累得(    )。
(2)地球在(    )中就像一叶扁舟。
内容感知
本文中的“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____________,“宇宙的另一边”的所有的人、事和物都与这一边____________,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资料搜集
搜集本文作者陈诗哥的资料。
阅读质疑
1.例:“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