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八下 第七单元 第21章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八下 第七单元 第21章 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03 17:2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女娲造人
亚当和夏娃
小 资 料
相似特征

黑猩猩

金丝猴

兔子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认亲
由小组成员扮演黑猩猩、金丝猴、兔子,老师扮演人类。由扮演动物的小组成员说出你认为和人类亲的证据。
请阅读资料,完成表格。
1.比较黑猩猩与金丝猴的不同之处,判断它们是同类吗?
黑猩猩
大猩猩
猩猩
长臂猿
现代类人猿的种类
2.哪些动物和黑猩猩亲缘关系更近?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特征(举例)
类人猿面扁平,无尾。
类人猿的骨骼与人相似,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
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
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族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
外部形态
身体结构
面部表情
行为表现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极其相似特征。
长臂猿,2005年,印度东北部的种群总数约2600只 ,全球种群处于下降趋势;过去100年间猩猩的数量减少了91%,全球还剩下3万只左右。1979年调查,大猩猩的数量只有1000只左右,比此前调查的数量在20年间下降了99.3%。
曹植的“七步诗” :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现代类人猿
人类
树栖生活
地面生活
森林减少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320万年前,露西化石
树栖生活
两足直立行走,
前肢获得解放,
发挥手的作用。
地面生活
手越来越灵活,会使用工具。
感官集中,声
带发展,产生
语言,大脑变
得越来越发达,
形成人类社会。
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东非人石器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小组活动
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请小组成员,两人一组,一人依次完成下列活动,由同伴记录完成动作的持续时间。
活动项目
持续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B
拿出笔,在纸片上写上你的名字。
H
拿出课本,翻到第50页。
方法步骤:
选择多媒体显示的两到三个活动项目,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一人操作、一人记录。
先测试用正常状态的手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然后将拇指与食指用胶带捆绑在一起,模拟非灵长类动物的手,在测试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
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使大脑的发
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抓笔困难,握笔不牢。
四指尽量向大拇指方向
1.关于人类的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2.现代类人猿不包括( )
A.长臂猿 B.金丝猴 C.黑猩猩 D.大猩猩
B
D
B
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鱼??B.狗????C.大猩猩?????D.鸽子
4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
D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