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案例: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
【设计说明】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如何让学生尽快地找到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意识,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在上一节课中,以钠为例,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通过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引导学生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本节通过对过氧化钠性质的研究,引导学生体验如何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怎样处理程序中每个环节的具体问题,为后续学习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做好准备。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是金属钠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它们既具有相似的性质,又具有各自的特性。一方面,它们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另一方面,它们非常适合用做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因此,本节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过氧化钠的性质为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的暗线。
整个教学过程以过氧化钠的性质学习为知识载体,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教学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充分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在具体实例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
【课前准备】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药匙、纸槽、小木条、火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脱脂棉、试剂瓶。
实验药品:过氧化钠、酚酞、蒸馏水
【课教学及评价目标】
1.通过对过氧化钠性质研究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以及与氧化钠性质的对比,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在观察过氧化钠外观的过程中,体验观察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分类的方法,类比氧化钠预测过氧化钠的性质,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研究和学习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能识别并运用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培养他们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为今后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驱动问题与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能力发展)
新课导入 同学们所知道的日常点火方式有哪些? 【播放视频】播放提前录制的“滴水生火”实验视频。
观看质疑 通过质疑,打破学生对生火方式的思维定式,使学生感到比较新鲜,能较快的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好奇心,感知困惑,主动求知,对过氧化钠这种未知固体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过氧化钠性质的兴趣。
引出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明确学习任务 研究物质需要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呢?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相关内容。 自主学习,并发言总结归纳。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观察过氧化钠的外观 通过对过氧化钠的观察,你了解到过氧化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拿出试剂盒中的过氧化钠的试剂瓶,进行观察。 观察并总结归纳过氧化钠的外观。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观察结果,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预测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过氧化钠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运用分类法,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氧化钠,预测过氧化钠的性质
回顾“滴水生火”实验现象,思考脱脂棉能着火的原因?进一步预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回顾碱性氧化物的通性,类比氧化钠,预测过氧化钠的性质。
对脱脂棉着火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比较法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通过“滴水生火”实验现象进一步预测过氧化钠与水可能产生的产物,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刚才预测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会生成的产物及燃烧的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讨,根据预测结果,再次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相应现象。
组织学生通过试管实验进行验证 1.设计实验验证方案,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3.根据解释与结论,书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依据“滴水生火”实验现象,进行大胆预测,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方案,用实验验证所做预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获得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发展与同学相互合作和有效交流,能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用恰当的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对实验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个预测之外的现象?对“褪色”这一预测之外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或猜想?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特殊现象做出新的假设与预测 交流探讨可能的原因 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通过对特殊现象的反思,提出质疑,做出新的预测核试验设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作为一名神奇的化学老师,我能“滴水生火”,那我要是吹口气呢? 【演示实验】“吹起生火” 观察现象
根据“滴水生火”的实验现象解释“吹起生火”的原因
根据解释与结论,书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通过细致的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解释和结论。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实验探究核心素养。发展运用化学用语表示反应原理的能力。
反思研究过程,讨论对比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 通过刚才两个实验探究结果,请同学们再来对比氧化钠、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据此预测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能否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写出的方程式,思考: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交流探讨得出结果并汇报,使用化学用语表示,得出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的结论。 发展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类比的方法预测相应性质的能力。发展运用化学用语表示反应原理的能力。发展总结归纳能力。
根据过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其用途 既然过氧化钠有这样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它又具有怎样的用途呢? 课前安排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代表投影讲解 培养学生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发展学生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初步认识并运用“价——类”二维图梳理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理清含钠元素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同学们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两个角度画出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之间转化的知识网络图 【组织交流】将这些物质填写到二维认知模型中 填写学案,对比运用“价——类”二维图前后的差异,交流感受。 初步认识并运用“价——类”二维图,发展多角度、有序梳理物质的能力。
发展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目标检测 完成当堂检测两个练习题
组织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评价。 完成目标检测任务并交流展示解题思路。 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落实知识点,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概括提升 以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为例再次小结感悟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
实验本身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实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优化? 【组织交流】回顾探究过氧化钠性质的整个过程,再谈谈有了哪些不同的感受。 回顾、反思、归纳、交流,掌握了以上思路和方法,就可以轻松的研究其他物质的性质。 发展自我反思、归纳提升的能力。
布置作业 学案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