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2 11: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极地地区
课前·自主预习
◎新知梳理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1614805229235(1)位于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2)范围
①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②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
(1)南极地区
①气候特点:严寒、干燥、烈风。
②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山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③特殊称谓:“冰雪高原”、“白色沙漠”和“风库”。
(2)北极地区:终年冰封,但气温比南极高,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风速比南极小。
3.代表动物
①南极:代表动物是企鹅;
②北极: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1588770130175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现状
(1)南极地区: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2)北极地区:
①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
②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导致环境污染。
③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2.生态环境保护: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辨析判断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全部是海洋。(×)
提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部分地区。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南极大陆由于海拔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提示: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南极大陆大部分分布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由于纬度高,再加上冰雪对阳光的反射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
3.环绕在南极地区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示:环绕在南极地区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提示: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分别是南、北两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5.南极地区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提示:南极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6.长城站、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两个科学考察站。(×)
提示: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在北极地区我国只建立了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
7.为了保护极地地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应该禁止乱捕滥杀,保护环境,防止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8.提示:极地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进行科学考察的宝地,保护好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利于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课中·质疑探究
探究点 极地地区
【例1】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要求。
(1)A点在长城站的正南方(在同一条经线上),B点在中山站的正东方(在同一纬线上)。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
(2)从南极洲最北端出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沿南极大陆周围航行,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白色是南极洲永恒的基色,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大陆的冰体积占世界固体淡水总体积的90%以上,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4)南极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富含蛋白质的磷虾,脂肪和皮的经济价值都很高的鲸和海豹,体形肥胖不能飞翔的企鹅等。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它们有流线型的躯体,站在那里,活像身穿白衬衣黑燕尾服的绅士,所以,有“南极绅士”之称。
(5)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在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站是长城站。
【例2】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亚洲,B欧洲,C北美洲;
岛屿:D格陵兰岛;大洋:E北冰洋;科学考察站:①黄河站。
(2)站在北极点,四周方向是南。
(3)图中C点在D点的西南方向,A、C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白令海峡。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加剧,造成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答:滥杀海洋动物;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石油泄漏等。
◎学法指津
归纳总结
素养提升
1.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2)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和北极熊、海豹等生物资源。
2.我国在两极地区的考察站
1985年,在乔治王岛上建立了长城站;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了中山站;2009年,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昆仑站。2004年,在北冰洋附近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北极黄河站。
两极地区对比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范围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自然环境
酷寒、干燥、烈风
不像南极地区那样严寒,但是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
代表性动物
企鹅
北极熊
课后·巩固提升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B)
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
B.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C.沿岸栖息着无数食草动物
D.大陆内部有大片地衣、苔藓
【点拨】主要是地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A)
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东方站
【点拨】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是长城站。
3.关于南极地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范围一般是指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
B.降水稀少,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C.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到9月
D.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
【点拨】A.是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C.最佳时间是11月到次年3月;D.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4.关于两极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B.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而北极地区没有
C.南极地区大部分是陆地,而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
D.北极地区降水要比南极地区多
【点拨】北极地区同样有极昼极夜现象。
5.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还有人定居,主要原因(B)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风小
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点拨】主要是北极地区气温较高,风较小。
如图所示为某大洲的代表动物,读图回答6~8题。
6.中国人在“我”这儿成功建立了他们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是(C)
A.长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昆仑站
【点拨】据图,可判断该地是南极洲,我国在此建立的第四个考察站是泰山站。
7.“我”这儿的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D)
A.成群的企鹅B.皑皑的白雪C.多彩的极光D.漂浮的冰山
【点拨】南极显著的自然景观是漂浮的冰山。
8.“我”这儿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储存着大量的(C)
A.煤炭资源B.生物资源C.固体淡水资源D.铁矿资源
【点拨】地上储藏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底下储藏这丰富的矿产资源。
9.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对南极地区的考察只限于(D)
A.核试验B.经济开发C.旅游观光D.科学研究
【点拨】为保护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科学研究。
10.在世界各国土地资源极其宝贵的今天,南极大陆却无人定居,主要是因为(C)
①气候极其寒冷②南极地区风太大③环境污染太严重④到处冰雪覆盖,很难找到裸露的土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点拨】③环境污染严重不为主要原因。
11.有关南极地区保护与和平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应大力开采南极的煤炭资源,解决全球的能源问题
B.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获得更多的海洋产品
C.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不能丢弃海中
D.各国应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点拨】据所学知识,D项符合;ABC明显有误,不利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和平利用。
能力提升
12.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它们都在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2)随着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两个考察站,名称分别是:D长城站,E中山站,D在E的西北方向。
(3)如果以E点为起点,向东、向南、向北连接各走10米,最后到达③。(填代号)
①原地②原地以东
③原地以西④原地以北
(4)为什么要制定《南极条约》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答:因为南极地区保留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如果遭到破坏,人类将失去对原始自然环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