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比例 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比例 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02 11:1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比例
一、单选题
1.将线段比例尺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8000000?????????????????????????????B.?1∶2000000?????????????????????????????C.?1∶4000000
2.100千克稻谷可以碾出大米75千克.则大米重量与稻谷重量的比是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
A.?55∶120,2∶3??????????????B.?100∶75,4∶3??????????????C.?75∶100,3∶4??????????????D.?95∶150,2∶5
3.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a∶c和d∶b ??????????????????????B.?d∶a和b∶c ??????????????????????C.?b∶d和a∶c ??????????????????????D.?a∶d和c∶b
4.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与14:16?????????????????????????B.?3:0.5与5:0.3?????????????????????????C.?3:1=0.6:0.2
二、判断题
5.一场球赛的比分是2: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是0。 ( )
6.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 )
7.两个正方形边比和面积的比能够组成比例。( )
8.一个零件长6mm,画在图纸上长是3d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 ???)
三、填空题
9.看图回答
(1)轿车数量与公共汽车数量的比是________?
(2)公共汽车数量与自行车数量的比是________?
10.在2:4=8:16中,________是比例的外项,________是比例的内项。
11.是________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
12.在一幅地图上,图上14厘米的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是4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用线段比例尺表示是: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
四、解答题
13.从A到B的实际距离大约是440km.根据图上的比例尺,算出A到B的图上距离,再量一量地图上的距离,看看是不是大致相同.
14.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大连到沈阳的距离是6cm,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7:5,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五、应用题
15.在标有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9cm,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4,求客车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1厘米:20千米
=1厘米:2000000厘米
=1:2000000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中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大米重量:稻谷重量=75:100
75:100=(75÷25):(100÷25)=3:4
故答案为:75,100,3,4.
【分析】先根据比的认识写出大米重量与稻谷的重量比,再找出75与100的最大公因数,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3.【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进行验证,所以选C .
【分析】考查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此题易错点是审题不仔细,看清楚选的是不能的。
4.【答案】 B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7:8=7÷8=, 14:16=14÷16=, 7:8=14:16,所以7:8与14:16能组成比例;
选项B,因为3:0.5=3÷0.5=6,5:0.3=5÷0.3=, 6≠, 所以3:0.5与5:0.3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C,因为3:1=3÷1=3,0.6:0.2=0.6÷0.2=3,3:1=0.6:0.2,所以3:1与0.6:0.2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2:0表示比分,不是比。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2:0表示比分,不是比。注意比的后项是不能为0的。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比的后项不能是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可知,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以举例:如果两个正方形边长比为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为4:9,2:3=, 4:9=, 不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可以用举例的方法求出面积比和边长比,然后对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比例尺:3dm:6mm=300mm:6mm=50: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由此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把后项化成是1的比即可,注意统一单位。
三、填空题
9.【答案】 (1)2:1
(2)3:5
【解析】【解答】解:轿车的数量:公共汽车的数量=6:3=2:1
公共汽车的数量:自行车的数量=3:5
故答案为:2:1,3:5.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比的认识进行解答即可。
10.【答案】 2和16;4和8
【解析】解答2,4在两边是外项,反之。
【分析】考察比例的基本组成。
?
11.【答案】 线段;1:12000000
【解析】【解答】解:题干是线段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厘米:120千米
=1厘米:12000000厘米
=1:12000000
故答案为:线段;1:12000000。
【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答案】 1:35000000;
【解析】【解答】4900千米=490000000厘米,14:490000000=1:35000000;
用线段比例尺表示:4900÷14=350(千米),1厘米表示350千米,依次填上0千米、350千米、700千米、1050千米.
故答案为:1:35000000;
【分析】(1)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把比化成前项是1的比就是比例尺;(2)用实际距离4900千米除以14厘米,求出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然后再线段上填上相应的数据即可.
四、解答题
13.【答案】解:量地图上的距离是2.2cm
【解析】【解答】解:看图可知:比例尺是1cm:200km=1:20000000,440km=44000000cm,
从A到B的图上距离是:44000000×(1:20000000)=44000000×=2.2cm,
量地图上的距离是2.2cm,所以量得距离与算出的距离相同。
答:从A到B的图上距离是2.2cm。
故答案为:算出从A到B的图上距离是2.2cm;量地图上的距离是2.2cm。
【分析】本题应先找出图中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从A到B的图上距离;注意:运用比例尺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14.【答案】 解:6÷=36000000(cm),36000000cm=360km
360÷3=120(km)
120×=70(km/h)
120×=50(km/h)
答:甲车的速度是70km/h,乙车的速度是50km/h.

【解析】【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换算单位后除以相遇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根据两车的速度比把速度和按照7:5的比例分配即可分别求出两车的速度.
五、应用题
15.【答案】 解:9÷ =36000000(厘米);
36000000厘米=360千米;
5+4=9,
360÷2× ,
=180× ,
=100(千米);
答:客车的速度是100千米.
【解析】【分析】先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进而根据“路程÷相遇时间=速度之和”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和;进而根据按比例分配知识求出客车的速度.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用到的知识点: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按比例分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