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外国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外国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02 14: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国诗二首》练习题
一、字词书写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你的心____
____
pēng
pēng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2)假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____折和困难,想到海伦·凯勒,是不是会产生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3)让我们带上____qiè意的微笑,迎着和煦的微风,一起遥望无垠____的大海,一起欣赏绚丽的霓虹.
二、选择题
2.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中,体现了作者向往未来,坚信未来是光明的信心。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诗人普希金通过想象,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蕴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C.题目是“未选择的路”,这说明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彷徨和苦闷。
D.《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的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C.《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这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政治抒情诗。
D.《未选择的路》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寄寓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C.《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D.题目是“未选择的路”,这说明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彷徨和苦闷。
6.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作家
B.《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当代作家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法国
D.《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美国
7.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B.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C.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D.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下列选项中,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几项是  (  )
A.生活处处有烦恼,要永远忍耐。
B.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C.要积极对待生活中的逆境,热爱生活。
D.要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
D.《未选择的路》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批注时可从作品的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展开想象、联想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
B.《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借紫藤萝暗示自己的情思,《一颗小桃树》作者借写小桃树来写自己,这种写作手法叫作托物言志。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一句中“肌肉紧张”是动宾短语,“收缩得像一块铁”中的“得”是用在“收缩”后面,表示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D.美国的弗罗斯特在他的《未选择的路》一诗中,用“自然之路”象征“人生之路”,说明选择人生道路时要独立思考,慎重选择。
1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
C.《孙权劝学》节选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D.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未选择的路》等。
1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紫藤萝瀑布》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D.《未选择的路》的作者弗罗斯特,英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一文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描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B.《一棵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是近代俄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国文学之父”。
D.《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以赏花过程为顺序组织材料的。
B.《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迁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15.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是现代诗歌,在章节、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望岳》为律诗,字句、押韵、平厌、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B.“铭”和“说”都是古代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陋室铭》和《爱莲说》分别是这两种文体的代表。
C.《老王)是散文,贵在自我、尚情和真实表达;《台阶》是小说,侧重叙述、虚构和典型塑造。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都是哲理诗,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前者运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后者直抒胸臆,阐释哲理,没有什么具体形象。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①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②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③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④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沾染。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
②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④而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⑤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⑥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只要有那么一股到中流击水的劲头,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
A.①⑤③②⑥④
B.②⑥④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⑥④
D.②⑥⑤③①④
三、作文
18.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完成写作。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宫玺
假如体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悔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以上两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助手)(1)可以关注“生活”和“欺骗”两个词语的内涵,然后基于理解进行写作。(2)你可以由诗歌引向生活,灵活运用表达方式叙写有血有肉的人物,叙述真情实感的故事;可以由诗歌内涵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也可以由诗歌引发思考,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述;还可以结合名著写读后感……
(写作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诗歌鉴赏
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小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9.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国伟大诗人___________。
20.“生活欺骗了你”并非单指上当受骗,而是指________________。
2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告劝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因为我们要相信“______”。
2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应怎么理解?
五、综合性学习
23.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来仿写一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飞宇朗诵后兴奋地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毫不畏惧,愈挫愈勇,做一个生活的强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你会怎么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诵会上,向来胆小的陈玉梅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作为她最要好的朋友,请你写几句话,鼓励她把这首诗朗诵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___________》。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他的创作对俄国________和_______的发展影响很大。
(2)《未选择的路》选自《_________》,该诗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25.综合性学习。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仅要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学校举行“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班长围绕此次活动设计的一段开场白,请你仿照画线句,将其补充完整。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想要它对你笑,你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它笑。善于生活的人,总会笑着面对一切。笑像阳光,拨开人生的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温暖;笑像雨露,滋润枯萎受伤的心'灵,让人焕发青春的光彩;_________________。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笑对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起领略笑的魅力。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在题为“笑对生活”的演讲稿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作为论据,下列不适合引用的是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①我们曾经为欢乐而斗争,我们将要为欢乐而死。因此,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伏契克)
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
③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陶铸)
不适合引用的是第③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中国,我们青年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这片热土上,我们自强不息,扬帆起航,铸造复兴华夏的伟大中国梦。九(1)班开展“励志青春,中国梦”的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补写标语]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英雄的氛围,请你根据划线句子拟写出下联:
自强不息展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策划活动]为了让这次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更加丰富多彩,请你仿照例子再补写两个。
活动一:搜集资料,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在“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整理出下面的材料,请你运用这些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名人名言
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享利·门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材料二、名人故事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问题:这些材料从哪些角度对我们的生活作了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嘴八舌]
我们学校准备在校园中安放一些自强不息名人塑像,以丰富校园文化环境。为此,校学生会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会说些什么?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名人的塑像,比如越王勾践、司马迁、范仲淹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吧?就知道古代,古代,古代就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离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央视《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离别”为主题,仿照上面的示例写出一段开场白中的一部分内容。
人生难免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准备在活动中朗读一首关于“离别”的小诗,请你帮他完成相关问题。
我们还是走上了离别的路,
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
或许,我们无需回眸,
带着喜盼的泪光更令人心痛
悲欢离合本是人生的路。
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
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
毋回首,今生路,
抛开一切的一切,
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纵然,再多的泪水,
也只能默默的,默默的,
带着祝福伴你到天涯。
①请你帮忙给诗中的两个汉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回眸(_______)
毋回首(________)
②请你帮忙选择诗中划横线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B.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C.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③请你帮忙选出关于诗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情感语调最恰当一项是(_______)。
A.伤感
惆怅
B.不舍
振奋
C.慷慨
激昂
(3)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整理的古人送别的习俗,请你根据诗句总结。
①李白的《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②戴叔伦的《送吕少府》诗:“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③李白的《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六、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同学们,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预习《未选择的路》时所做的旁批,请你和他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28.请你帮这位同学解答旁批③中的疑问。
29.请帮该同学划出旁批④中点题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
30.请补全旁批⑤中的内容,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①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
②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
③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还坚持写作,出版自传《克里斯托弗·里夫的生涯和勇气》。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路旁有路,心内有心,凭的是眼界与心胸。
④命运只有自己掌握,拐弯是前进的一种方式。有人说,人生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
⑤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只要你愿意走,路的尽头依然是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⑥人生之路,有崎岖有平坦,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总有许多咸涩需要品尝。旅途在前进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面对痛苦,无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态,坦然面对。做一枝倾情绽放的花朵,盛开时无须肆意遮掩,凋零时坦然面对凄凉,用简单快乐的心,笑迎人生。
⑦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其实,弯路走到底差不多就成绝路了。这个世界,弯路有无数条,绝路只有一条。区别是,弯路是把正路走绕了,绝路是把正路走反了,弯路是山穷水复,绝路是一去无归程,路走不通时,何不选择拐弯呢?
⑧已故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105岁那年曾接受央视的采访。主持人崔永元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崔永元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说:“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弯路给予人生的好处是,你可以看清正路在哪里。
⑨要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该收敛时收敛,该隐忍时隐忍,要有气度。生活不会亏待有雅量的人,待人要厚道,让善念相伴一生,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少生气,多争气。对于漫漫人生路来说,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为走得对才能走得远。
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3.如果运用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的论据,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谋生的老妇人的施舍。因此,韩信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并善待屠夫,封他为护军卫,他对屠夫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
34.请在下面横线处将本文的论证思路补充完整。
本文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接着论证了弯路和绝路的转换,也重在学会拐弯;最后_______。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就脸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如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山里,是被电影《凤凰琴》中那位扎根山区的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女教师的影子,而大山就是她最厚实的梦。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很美,山里的人们可亲。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她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哩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太多,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⑾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⑿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35.简要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1)主动请缨,执教山村。
(2)_______________。
(3)村民铺路,真情送行。
(4)_______________。
36.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
37.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
38.认真阅读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写出女教师当时的心理活动。(含标点60字以内。)
3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⑥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
40.本文标题是“生活中的减法”,为什么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谈起?
41.结合②一③段有关内容,说说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
道而行之”是“生活的减法”。
42.文中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4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阅读《你抓住我的手了吗?》,完成下列小题。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那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桥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的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汉江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袋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我。”
女孩惊惶的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样神迷离。
诗人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____》。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少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了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上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的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有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抓住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
45.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的说。
(2)诗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46.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
47.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48.小说的结尾巧妙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结尾。
七、填空题
49.文学常识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是____的奠基人。
(2)《未选择的路》作者____,是____(国籍)诗人。被认为是“____”。
参考答案
1.(1)


(2)cuò
(3)惬
yín
【详解】
“怦怦”的不要误写成“砰砰”;
“挫折”的“挫”
应读cuò,不要读成cuō;“惬意”的“惬”不要误写成“篋”
;“无垠”的“垠”
应读yín,不要读成gèn(艮)。
2.B
【解析】
【详解】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节是告诫读者,在逆境中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要有乐观的态度。C“展示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对诗句理解错误。原诗的意思是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战胜自我。D“政治”理解错误。是勉励青少年,在逆境中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信念。谈不上什么“政治抒情诗”。是一首哲理抒情诗。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不正确,“未选择的路”,强调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重。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项有误,这首诗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不是政治抒情诗。
5.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需要在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作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D项有误,“未选择的路”强调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重。
6.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普希金是俄国诗人。D项正确。
7.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D项有误,正确的划分应为“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8.BC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A项错误,面对生活的烦恼,不应去忍耐,要积极去面对,这样才能走出生活的困境,才能有利于身心的健康。BCD三项正确,故答案为BCD。
9.C
【解析】
【详解】
A.B.D使用无误;C.“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中二三表示概数,不用顿号。故选C。
10.C
【详解】
C.“肌肉紧张”是主谓短语;故选C。
11.D
【详解】
D.
错误,《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故选D。
12.D
【解析】试题分析:D项“罗斯特,英国诗人”错。弗罗斯特是美国诗人。
1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有误,标题中的“瀑布”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非夸张。
14.D
【详解】
D.《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故选D。
15.D
【解析】
【详解】
“后者直抒胸臆,阐释哲理,没有什么具体形象”错。《未选择的路》在诗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倾诉个人经历,也是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故选D。
16.B
【详解】
文段开头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四句话中与之相衔接的应该是第③句“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表明当时选择的艰难;第③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与之衔接的是第①句,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接下来是第④句,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最后是第②句,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故选B。
17.C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词、衔接语,可以用排除法。通读语段可知,第①句是中心句,接着第③⑤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从正面作为道理论据论证“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然后②⑥句再从反面“人生不可能一帆顺”来论述“我们要让青春去拼博”,⑥句紧跟②句,是对②句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故选C。
1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题记
不记得在那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三人约好一同去登山,但在登山的途中却产生了分歧:一人觉得路途遥远,一人害怕登上山顶之后看到的不是想看的风景,而只有最后一个人选择无论如何都要登上山顶,即便是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看到的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美景。就这样,三个人分道扬镳。三名登山人心灵的选择,使他们的收获不同,也许学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可我想说,最后那位攀上顶峰的人是值得称赞的,也许顶峰一片狼藉,他输掉了“比赛”,但却赢得了人生,至少他的旅途有过执著与追求,即使生活欺骗了他,那么,也足矣!
曾经,看见有人在草稿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也许,我前方的路是迷茫的,但只要我始终在这里行走,那么我就决不放弃;生活中的挫折已不能再将我打倒,因为即使双翅折断,我也会带着血与泪飞翔,坚定、永远……”
生活的路总是那样曲折,一切都是未知,徘徊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回想起以前的那些旧时光,那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状态:管理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思绪,在一堆堆耀武扬威的习题和试卷的缝隙间求生存。虽然偶尔会有波折,但心中相信总是有远方,相信远方一切的光明与希翼,也许,这就是年少轻狂的自我吧!充满生活的激情,充满坚定的信作念;爱拼、爱闯、也爱惹点是是非非,所以,总是不顾生活的欺骗,享受凤凰涅槃般的快乐。
可是如今,却站在了一个青黄不接尴尬的路口,却仿佛失去了笔走天涯般的洗练淡定。在失败与彷徨面前,却有一些焦燥与不安,害怕去面对那些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有一些顾虑在充斥着我们的头脑;也许,成长中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份洒脱。但是,从现在起,我们要学会直面人生……
重新拾捡起那些遗忘在沙滩上的人生彩贝,拾捡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拾捡起那份平和与淡定……终于——在其后的其后——我渐渐承认,活着的价值,在于要有一个饱满的人生。隐忍平凡的外壳下,要像果实般有着水蜜汁甜的肉瓤,以及一颗坚硬闪亮的内核。这样的种子,才能在人间之深处生根发芽,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映痕。
【解析】
【详解】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做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表达的意思,然后根据材料的中心立意选材。本题给出的两首诗都是围绕“生活”、“欺骗”这两个词来进行的,其中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现实;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告诉我们:人生必须脚踏实地,真诚面对,这样你的付出才不会存有遗憾,你的收获才能心安理得。据此可以看出这篇作文的立意可以从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等方面立意;选材上可以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可以写自己生活、学习中的相关事情,这样更贴切,更能写出真情实感。
【点睛】
写作提示:材料作文写作时,要仔细研读材料,应把握住两点:一是从材料中提炼关键词;二是把握立意角度;三是选材最好能够贴近真实的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19.
俄国
普希金
20.人生遭受挫折
21.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2.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因为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解析】
19.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普希金有关的文学常识。这首诗的作者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
2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普希金在写作本诗时,正被沙皇流放,过着充满艰辛的流放生活,精神的压抑曾使诗人产生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伤感。所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可以理解为生活并不如你想象的一样,即逆境,也就是“人生遭受挫折”。
21.考查根据题干要求对诗歌重要语句的提取能力。诗歌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所以“我们要相信”的内容可直接提取“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作为答案。
22.考查对重要诗句深刻内涵的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痛苦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无论我们生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斗的决心,要相信一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走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而曾经经历过的美好或哀愁,都会是我们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我们回想曾经的经历就会觉得无比的亲切、熟悉。所以我们应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23.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需要安慰: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示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会和朋友并肩战斗,团结合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示例:陈玉梅,你是最棒的,你的声音是最动听的,我会为你加油助威的,不要害怕,勇敢面对!
【解析】
试题分析:(1)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面的诗句。句式结构要符合原句要求,内容要积极向上。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2)考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要从坚强、勇敢、合作等角度来回答。(3)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气要有一定的鼓动性和激励色彩,要说出对方的优点,让对方产生自信。
24.
(1)《普希金诗集
《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致大海》
文学
语言
(2)
《中外哲理诗精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对普希金和弗罗斯特作品的了解。
25.(1)示例:笑像利剑,斩断密密麻麻的荆棘,让人拥有一路向前的勇气。
(2)示例:阳光拨开阴疆,微笑驱散烦恼。
(3)这句话是关干“理想”的名言。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和修辞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笑像……,起什么作用。(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紧扣主题“以微笑面对生活”,语言简洁,有亲和力和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分析。分析材料主题即可。“笑对生活”演讲稿的主题是“笑对生活”,材料三的主题是“理想”,故不合适。
【点睛】
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二,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
26.示例:扬帆起航铸梦想
活动二:实地采访,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活动三:激情演讲,争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这些材料对我们怎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烦恼、挫折与失败作了指导,对我们怎样去珍惜生命、磨炼意志作了指导,对我们怎样完成人生目标,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做了指导。
示例:我也觉得不能只有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我们是现代中学生,要全面发展。我觉得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作家、教育家,霍金这样用一个指头说话的物理学家的塑像都可以考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黄大年)
【详解】
(1)考查补标语。审题可知,需结合划线句的内容进行拟写,并要注意前句与后句之间应构成对偶的修辞。结合句子中的“我们自强不息,扬帆起航”可知“自强不息”可对“扬帆起航”;结合“我们青年人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及“铸造复兴华夏的伟大中国梦”可知“展未来”可对“铸梦想”。
(2)考查句子的仿写。仿写句子需做到句式、字数、语境、修辞等方面的一致,并注意仿写的内容需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根据例句可知,前半句是活动形式,后半句是这一形式要达到目的。我们还可以设计的形式有实地采访、激情演讲、激情朗诵、角色扮演等;再根据例子的句式写出这些活动形式达到的目的即可。如角色扮演,了解自强不息的人物;实地采访,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等。
(3)考查信息的提取和概括。在材料中找到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指导作用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这一句话说明烦恼也是有趣的,即告诉我们要积极看待生活中的烦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生活欺骗了你”的意思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这一句名言告诉了我们,如果遇到了困难、挫折,不要忧郁,不要愤慨,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就是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材料二通过贝多芬遭遇不幸,仍顽强地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一事例,告诉我们顽强面对困难、要经受得住生活的磨难等等。
(4)考查语言的表达。结合【甲】同学说需放古人雕像,【乙】同学认为不能仅仅放古人雕像,结合两位同学的发言可知,应该从全面的角度来发言,如古今中外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雕像皆可放,这样更利于同学们全面发展。可列举几个古今中外有着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如司马迁、贝多芬、苏永亮、霍金等。示例:我也觉得不能只有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我们是现代中学生,要全面发展。我觉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的黄大年等人的雕像都可以考虑。
27.(1)注意写出两组离别诗句以及作者即可,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离别。
注意写出两组离别诗句以及作者即可,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的离别。
(2)①眸(móu)
毋(wú)
②B
③B
(3)①长亭送别
②折花送别
③唱歌送别
【详解】
(1)认真看题目要求,明确要写离别的诗句,根据例句格式写出两句离别的诗即可,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的离别。
(2)①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注意“毋”不要读成四声。②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等。本句“今生的梦”可看作宾语,系动词“是”应跟随宾语。故选B。③从“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可知应读出不舍的感情;从“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能看出向往未来的振奋。故选B。
(3)①从“长亭更短亭”可判断古人长亭送别的习俗;②从“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可判断古人有折柳送别或者折花送别的风俗;③从“踏歌声”可判断古人唱歌送别的风俗。
28.(荒草茂盛,十分幽寂,说明人迹罕至),这样才更有神秘感和吸引力(富有挑战意味、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29.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30.树林、路、荒草、落叶等(;自然之路可以选择回头,而人生之路没有回头路可走;选择要谨慎,但一旦做出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人生总要面临选择,不要盲从,要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坚持走下去
【分析】
28.“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烦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更具挑战性,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
29.诗的题目是“未选择的路”,第三节中“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就是说“那条路”还没有选择,所以“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起到点题的作用。
30.第一问找景物不难,此诗运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第二问回答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表面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写人生道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定了绝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31.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要善于拐弯前行,这样才能成全别人,成就自己。(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要善于拐弯前行)
32.举例论证。举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意外瘫痪后选择转弯,当起了导演、出版自传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或:有力论证了在人生之路上善于拐弯前行,就会成就自己)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3.合适。因为材料主要讲述的韩信年轻时因家庭贫寒而受到侮辱,并未因一时意气而与人争杀,走上绝路,而是通过自己的睿智,放弃虚荣,学会忍耐,成功“拐弯”,实现自己的人生报负。这与本文的观点一致,因此可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
34.
①通过分析自然现象提出论点(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要善于拐弯前行);
②通过举例论证、道理(引用)论证等方法论证善于拐弯,才能缔造出精彩人生;
③总结全文,提醒人们要有气度,成全他人,成就自己。
【解析】
3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论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持的观点、态度,是一个表明是非态度的肯定陈述句。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问、设问、疑问等句式。面对此类试题通常从几方面入手:①从题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论点;②开头和结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③看中间,提炼论点。结合文章的论题“拐弯”和开头的句子“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心论点:在人生之路上行走要善于拐弯前行。据此作答。
32.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的观点。据此作答。
33.此题考查的是论据的选择。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然后看材料是否能论证中心论点,进而确定它的取舍。材料写了韩信的例子,韩信在收到屈辱后,采取了忍耐的态度,其实就相当于“拐了个弯”,最终成就了大事,这些符合本文的论点,所以合适。据此作答。
34.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对考查文段仔细阅读,划分层次,简单概括层意,然后用“作者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文字表达模式将层意整合。文章首先在①②段通过自然现象引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证了善于拐弯的意义,接着论证了弯路和绝路的转换,也重在学会拐弯;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要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该收敛时收敛,该隐忍时隐忍,要有气度”。据此理解作答。
35.
(2)听从劝告,
决定回城
(4)
毅然返乡,
用心铺路
36.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两种选择比作纠结在一起的麻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教师去留两难的矛盾心理。
37.句子中运用“围、仰、拉、拽、哭”等一系列动词,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挽留老师的场景,表现了孩子对老师的不舍之情。
38.示例:就这样走了吗?孩子们需要我,乡亲们待我不薄啊!叫我拿什么去回报他们?乡亲们,我对不起你们,舍不得你们啊!
39.既指乡亲们为女教师用黄沙铺的路,包含着乡亲们感恩、尊师之情,体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及对女教师的感激之情;也指女教师决定回乡,用爱心为孩子们铺就一条成长之路,蕴含着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学生走出大山的奉献之心,体现了她献身山村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分析】
3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通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找到关键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什么事物怎么样”进行概括。“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锹产……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等句提示了故事脉络。此题抓住“女教师”来概括,可用四字短语来概括。如:主动请缨,执教山村→听从劝告,决定回城→村民铺路,真情送行→深受感动,教师返校。
36.本题考查学生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首先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可用以下格式: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写出了xx,表达了作者xx的情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种选择比作缠绕在一起的乱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教师面对抉择时矛盾纠结的心理。
37.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从动作描写的角度结合语句赏析即可。这里是动作描写,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哭着让她不要走。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的不舍,不希望老师离开的情形。
38.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人物性格,分析把握人物心理活动。文章讲述了乡村女教师因为父母哀求等众多压力而不得不离开学校,临走时,乡亲和孩子们修路相送,女教师在离去后第三天返回的故事。乡亲们修路铺沙相送,女教师因感动和不舍而一路流泪。“泪流到山外”既是感动之深,也是不舍和自责。答题时应表达出女教师对乡亲们的感恩和不舍之情。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9.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结合文章分析,?“路”既指村民雨后用黄沙为她铺的通往山外的路,又指她要为学生铺的通往外面世界的知识之路,因为这是用心铺就的充满深情的路,既包含村民对她的感恩之情,又包含着她对孩子们的爱和希望,所以这是“最柔软”的路。蕴含着女教师立志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学生走出大山的奉献之心的心灵之路,给人温暖与感动。
40.作用是为了引出“生活中的减法”,并与其形成对比,以突出“生活中的减法”的生要性及必要性。
41.因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以牙还牙,你不仁,我不义,从而使生活中的不如意增多。“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从而使生活中的不如意减少。
42.遇事应多忍让,多宽容,甚至以德报怨,最终必将感化对方。
43.[示例]老人用自己的热情、耐心、宽容增进了社会和庇,完美了自己的人格,他的胸怀、品德标志着他的立身高度与处事眼光。
【解析】
40.此题考查学生写作手法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等等,并且能结合具体的文章,准确判断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文章题目是“生活中的减法”,却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说起,目的是为了引出“生活中的减法”两者形成对比,对比的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文章利用“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对比,强调或突出“生活中的减法”的重要性。
4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读懂文意,结合题目要求得出正确答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话作者在第二段中做了充分的论述”你不仁,我不义;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所以说这种做法是生活的加法;”“反其道而行之”作者在第三段中也有充分的论述: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所以说:这样的生活就是减法。
4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可知“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是说要待人遇事宽容,忍让,不计较,最终就会“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也会被感动。意思对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类自主探究的题目,是中考的主流题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43.此题考查学生对内容和论点的理解及语言的运用能力,“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又增进了社会的和谐”这句话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本文的论点。材料中谢亮老人虽遭冷遇,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由此可见他宽容别人,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帮助别人,既展示了谢亮老人宽广的胸怀,又给其他人以启示。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44.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45.(1)表现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2)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46.《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47.诗人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的种种的不幸,用自己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48.略
【分析】
44.此题考查概括文章某部分的内容,考查概括能力。本文的“高潮”部分是文中: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楞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即女孩发现诗人手臂残疾时的那部分的情节。
45.此题考查通过对语言、动作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从诗人说话的语气“冷冷地”这一词,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女孩要跳桥并不关心。(2)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诗人赶到桥上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当时这个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诗人之所以“冷冷地”对她说,是故意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其实,她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46.此题考查对语境的理解,并根据语“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进行推测即可。
47.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种种的不幸,他用自己的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48.此题考查续写能力。围绕主题、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即可。
49.(1)普希金
俄国
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
(2)弗罗斯特
美国
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详解】
(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期间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全文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勇往直前。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被认为是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祭奠人。
(2)《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文学作品。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弗罗斯特自幼喜好文学,自学写诗,20岁时在《纽约独立报》发表第一首诗歌《我的蝴蝶》。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