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仿写
第一单元写作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兄弟
相残
自我
牺牲
仿 写
导入新课
1.初步领会仿写的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仿写的方法,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
什么是仿写
仿写,也叫摹拟作文。所谓摹拟作文,就是选取一篇名作,研究其中的布局构思、修辞等技巧,然后仿照此文,按照自己既得的生活体验(所记录的素材),从中得到的某些启发,塑造自己的人物,抒发自己的意旨而写作一篇文章。
特别要注意的是,仿写是模仿优秀作品的结构层次、表现手法、语言句式等,但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主题都应该是自己的。
片断练习仿写,主要指仿语言。
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
仿写
点仿
全仿
仿篇章结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
仿标题、开头、结尾、句式、细节
仿写的分类
仿写的步骤
1.选好范文。好的范文就像好的老师,能引领同学们尽快入格。
2.确定仿写点。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
仿写点。
(1)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仿写的步骤
①一线贯穿法
如《社戏》: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
②画面组合法
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仿写的步骤
③欲扬先抑法
如《阿长与〈山海经〉》:不太喜欢——产生敬意——敬意消失——充满敬意——永远怀念
④由物悟理法
如《紫藤萝瀑布》:灿烂藤萝,令我停驻——流去悲伤,
带来宁静——十年变迁,花开依旧——跨越不幸,生命长流
仿写的步骤
(2)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有特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还学习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都有可以模仿之处。
仿写的步骤
3.变通和创新。想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自己怎
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
(3)模仿范文的语言风格。
仿课文句式、遣词造句。如仿写《安塞腰鼓》中“……一样,是……;……一样,是……;……”
仿语言的不同色调、不同风格,或幽默或庄
重,或明快或含蓄,或豪放或柔婉等等。
1)写主要是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
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 和表达。
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符合例文的样子,其他的方面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
注意事项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写作练习
【审题立意】心理细节描写是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特征所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从材料看,是要求对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行描写,以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主。
【选材构思】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感受深刻,写出来的文字才能生动。
【写法指导】在写心理描写的片段时,要写出在具体环境下的心理状
态,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写出心理的变化。另外,心理变化描写要细腻,并力求能深入读者内心,让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写作练习
这是我第一次跳水,当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跳台时,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①我站在跳台上,向台下一看,湛蓝的跳水池水平如镜,水池边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样,显得特别矮小可爱。②哈哈,我是一个巨人了。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但转念一想:从这么高的跳台跳下去会不会淹死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③
①“忐忑不安”直接写出了
“我”的心理。
②通过景物描
写,写出“我”内心的喜悦。
③欲抑先扬,先写喜悦的心情,最后一转,写出自己的担心。
范文点评
这一片段,作者综合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把自己第一次跳水时的心理表现得真实可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名师点评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要求:
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写作实践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止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范文欣赏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妈妈的手指轻轻地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着我,永随着我…… 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本文运用平实的语言,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